督察回頭看|平時不努力,臨時抱佛腳,各地應對中央環保督察「怪象」頻出

點擊上方「中國環境新聞」可以關注我們

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就如同一場大考,讓地方政府戰戰兢兢。一些地方平時整改不努力,如今動起了歪腦筋,笨招怪招頻出。臨時出臺文件、治汙工作打折扣、搞變通、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的招數屢見不鮮,生態環保領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斷曝光。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需要真刀真槍地幹,花拳繡腿、虛張聲勢怎能過關?

平時不作為,臨時抱佛腳

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是從5月30日起陸續啟動的。而督察組發現,一些地方的整改措施和方案都是在2018年5月底甚至是6月初出臺制定的。“之前督察整改久拖不決,看到‘回頭看’要入駐了,就馬上發文件做部署,完全是為了應付督察,逃避追責。”督察組成員說。

比如,記者跟隨督察組現場督察時發現,有不少本來屬於2016年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中明確的整改事項,但時隔兩年,直至此次“回頭看”前才著手整改。比如,垃圾填埋場的汙染問題久拖不決,在督察組到達前夕才匆匆採取覆土、覆蓋無紡佈防塵等措施。

更有甚者,個別地方為了應付督察而臨時編造虛假文件,河南省範縣的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方案、治汙設施運行臺賬就這樣出爐了。個別違法生產企業在督察組到達前才停產,“趕製”的運行臺賬漏洞百出,甚至不同記錄中的具體停產時間都不一致。

平時不努力,臨近考試抱佛腳。“以督察人員的工作經歷與經驗,哪能連這樣的表面文章都讀不懂?”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內蒙古)總協調人說,“汙染治理不同於背單詞、記公式,需要科學評估、系統施策,否則只會讓問題更加嚴重,得不償失。”

表面在治汙,實際掩問題

“忙不忙?明天要去哪裡?計劃在這裡呆幾天?”下沉期間,有地方官員夜訪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駐地,以關心為名,旁敲側擊探聽督察組行程和檢查對象。“這說明,地方整改不嚴不實,極有可能存在敷衍、虛假、表面整改。因為害怕督察組發現問題,所以想方設法打探消息。”

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等生態環保領域的形式主義是此次“回頭看”聚焦的重點問題,但個別地方卻在督察組面前上演了“整改秀”:特警、環保、住建、街道及新聞媒體齊上陣,拆除違規建築的行動聲勢浩大;而一橋之隔,新違建的施工正緊鑼密鼓。

以拆除設備之名,行生產運行之實,江西宜春本應已經關停的企業一直在生產,而且沒有任何治汙設施。通過調整河流考核斷面,在不採取任何汙染治理措施的情況下,廣東省考斷面達標數量增加兩個,不達標數量減少一個;寧夏銀川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明明還在,但整改問題已經被銷號並公示。雖然掩耳盜鈴難以矇混過關,但總有人抱有僥倖心理。

“環保督察就是奔著問題去、奔著責任去,切實把問題查清楚,把責任落下去。問題導向、緊盯責任、較真碰硬,始終是督察工作的內在要求。”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負責人強調。

有部署沒落實,罰單成空文

細數已經曝光的典型案例,許多問題都存在已久,而且地方環保部門也進行了查處,但罰單成空文,問題日益嚴重。

寧夏餘光能源白天停產、晚上生產,汙染直排而且屢罰不改;羅平鋅電整改時間過半,才發現堆存的危險廢物總量遠超之前的測算規模;33張罰單難阻新義煤礦違法排汙,中央環保督察現場仍有基層領導為其站臺。

這一方面暴露出環境執法仍存在重形式、走過場等問題,另一方面也說明,地方政府沒有真正將環境問題重視起來,更沒有真正將群眾利益放在心上。

記者拿到了一份地方“一把手”給督察組的工作彙報,洋洋灑灑十多頁,但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基本沒有,面上的情況介紹多、具體案例基本沒有,一般性內容多、聚焦整改內容基本沒有。如果整改工作這麼抓,成效怎讓人信服?

“實事求是彙報情況,嚴肅認真進行整改。”雲南省副省長王顯剛這樣告誡地方領導班子,問題擺出來是第一步,還要紮紮實實抓好整改。“千難萬難的第一難,就是要解決你們的問題。只要領導班子下定決心,就沒有多大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