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每位家长都有自己

特殊的社会文化地位,

特殊的经历,

每人对文化判断不一样。

比如对影视、对歌曲,

不同年龄、不同职业

和不同爱好的家长,

判断是不一样的。

应该明白,

我们喜爱的东西,

我们特有的东西,

不一定要求孩子完全延续,

一定要有取舍。

清楚什么东西该传给孩子,

什么东西不应该传给孩子。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你是知识分子,

你很热爱自己的工作,

你是学问家,

成年累月在书房工作。

那么,

你可能对现代经济生活比较陌生,

你热爱自己的事业,

但是可能经济收入不多。

那么,

你对事业的献身精神,

你的敬业,

这种品德和素质,

应该传给孩子。

同时你也要认识到,

作为现代人,

孩子可能比你有更好地发展,

他应该继承、发扬你的优点,

既能把专业做好,

做到古人所说的

“贫贱不能欺、富贵不能淫”,

不受金钱的干扰。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另一方面你要告诉孩子,

爸爸妈妈也有弱点,

比如在社会交往中不够洒脱,

不够大度。

由于你自己的经历,

对现代生活中的某些概念,

比如效益概念、

金钱概念是比较薄弱的。

要让孩子在未来生活中

更洒脱,更大度,

否则,

孩子未来的人生可能不完整。

这就涉及到家长的取舍。

如果你的态度不正确,

可能走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

你对孩子说,

爸爸一生就知道研究学问,

弄得我们现在生活不好,

你以后千万不要走这条路。

这是什么?

这是把做家长的优点丢掉了,

这个取舍是错误的。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也不要走另一个极端,

做学问就是这样,

钱挣不着就不挣了。

让孩子像你一样,

不敢面对现代生活方方面面。

这种思路未必对孩子有益。

有些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

对金钱基本没有概念,

家长很少让孩子注意将来怎么挣钱。

这是一个偏差。

外国大企业家为什么在孩子很小时

就让他锻炼打工呢?

金钱教育未必对孩子生存没好处。

所以,

家长要判断自己的文化结构特点,

知道什么应该传给孩子,

什么不应该传给孩子,

要有科学的认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