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鴻兵:大規模基建已經過時,政府應該讓出資源追求真實GDP

■ 文 | 宋鴻兵

學員提問:

近兩年中央要求規範各級政府融資平臺的舉債行為,措施越來越嚴厲,這將會減少政府隱性負債、減少資金來源;同時政府採取了減稅政策,將會降低稅收收入;如果依靠土地財政,又會引發房地產價格上漲;請問中國政府如何在刺激經濟發展的同時平衡財政收支?

宋鴻兵:大規模基建已經過時,政府應該讓出資源追求真實GDP

宋鴻兵老師:

在我看來,如果你要刺激經濟,就不要想平衡財政的事,如果你要想平衡財政,就不要想刺激經濟。

中國現在真正應該做的事情,是從很多領域中往回退。首先要從大規模基本設施建設領域退出來,為什麼要退出來?我以前講以色列發展歷史的時候講過,以色列曾經用了20年時間,由政府主導搞基礎設施建設,跟中國一模一樣大量投資基礎設施建設。20年之後,他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它的GDP一下就掉下來了,因為它轉型了,政府退出了,他開始讓經濟體依靠已經建成的基礎設施,去創造新的經濟活動,政府來收稅。

所以一個國家一旦退出了基礎設施建設,他的GDP數字一定會腰斬,甚至更多。但是腰斬這不是壞事,為什麼?因為政府不再去做這些事之後,可以騰出資源,讓經濟的其它的部分利用你已經建好的基礎設施開始發展,開始做生意開始興旺發達。

宋鴻兵:大規模基建已經過時,政府應該讓出資源追求真實GDP

這個時候你獲得的經濟增長是真實的、實實在在的經濟增長,是充滿了活力的經濟增長。而不是為了保GDP,那樣的經濟增長數字應該說毫無價值,甚至有副作用。這種增長有什麼必要去維持它呢?

所以在我看來,現在重要的是要從很多已經沒有效益的基礎投資中撤出來。比如高速公路,能賺錢的路線現在基本上建得差不多了,你再多修已經沒有意義了。這些領域可以停了,就不要再搞了。還有很多其它類似的基礎設施。

我認為中國已經過了大規模投資基礎設施的年代。如果說你停止了或者削弱了基礎設施投資,當然GDP會下降,但那不要緊,因為你現在需要釋放資源,讓經濟其他部門去獲得資源,他才能生存,才能增長。

宋鴻兵:大規模基建已經過時,政府應該讓出資源追求真實GDP

如果你退出了一部分基礎設施建設的話,那麼對土地的需求就會下降。我不需要徵這麼多地,我不需要建那麼多房,因為我的基礎設施已經到這到這個程度,差不多了,我要收了,要降低速度了,所以你就不會再去刺激土地價格上漲。因為麵包之所以漲了這麼多,主要是麵粉漲的快。

政府退出或者部分退出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話,土地價格上漲就不會那麼飆升。當然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對金融問題的緩解,對房地產,就會發生一連串的影響。

那個時候你獲得的真實GDP,哪怕只有3%、5%,都是實實在在的。我寧要真實的3%,也不要虛高的6%。因為虛的就是虛的,虛的只能產生副作用,不會有好的效果。當然,這只是一種理論說法,實際怎麼做,政府還要綜合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要看政府怎麼去考慮這個問題了。

宋鴻兵:大規模基建已經過時,政府應該讓出資源追求真實GD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