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不能丟!


GDP,不能丟!

■文|陳老師

  1. 今年經濟增長很不樂觀,情勢之壞,超出了最樂觀者的預期。
  2. 但是,不設定過高的GDP增速目標,不意味著放棄GDP統計和考核。
  3. 想想看,沒有GDP增長這個標尺,地方“善治”的標準就是千奇百怪。


『2020年,經濟增長很嚴峻』

受疫情衝擊,今年經濟增長很不樂觀,尤其一季度簡直慘不忍睹。隨著國外疫情擴散,經濟學家普遍調低預期。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2月份還預測,本次疫情的影響不超過2003年非典,而她最新的看法是,2020年1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將為-9.3%。情勢之壞,超出了最樂觀者的預期。

梁紅的預測還不算最悲觀。美國最近也受困於疫情,德意志銀行對美國經濟的預測是,二季度GDP將同比降低13%,高盛的研究更嚇人,他們認為會減少三分之一。

GDP,不能丟!

堪比大蕭條的數據,證實了今年中國經濟糟糕的外部環境。受疫情蔓延影響,2020年的中國經濟增長,大概率會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最差的一年。

最近,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接受採訪,建議今年不再設定GDP增長目標。他的理由是,今年經濟有很大不確定性,設定不切實際的GDP增速,地方政府就要搞基建,上投資,而基建投資發揮經濟作用,需要很長時間。衝動之下的投資,很可能造成浪費。


『GDP增長目標不能過高,但一定要有』

馬駿的擔心有一定道理。政府主導經濟增長,一旦面臨巨大壓力,難免行為扭曲。最近看到一篇報道,講浙江某紡織企業沒有訂單,但是為完成地方復工復產的任務,只得開了製冷機、空調、電熱毯之類的機器空轉,一天就用掉1萬度電。

這還只是微觀層面的胡鬧,放在宏觀層面,如果大搞量化寬鬆、經濟刺激,勢必要造成長遠的危害。

疫情發生後,美國利率水平一降再降,最近推出2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這些對中國而言,都不是好榜樣。當年4萬億刺激的殷鑑不遠,這次中國沒有宣佈大規模刺激方案,這是很值得讚賞的定力。

但是,不設定過高的GDP增速目標,不意味著放棄GDP統計和考核。在這個問題上,我比較贊成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的主張:保留GDP考核,放開目標區間。

也就是說,對地方經濟的GDP統計和考核,該有還是要有,並且要保證真實;目標沒有必要定得太高,不給地方過大壓力,但也不能無視一些地方的GDP潰敗。


GDP,不能丟!


『重視GDP增長,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GDP目標增速別設得太高,這一點好理解;為什麼還要統計考核GDP,它的意義何在?要搞清GDP核算的價值,最好先放下對GDP的迷信,才能對它有更全面的理解。

GDP以價格對市場活動進行核算,有很多缺陷。比如說,它沒法衡量不同市場主體活動的長期影響。政府搞低效率的基礎建設,或者大消費刺激,這對經濟是長期傷害,短期GDP數據卻很容易拉上去。

此外,溫和通脹會讓通脹的各項數據顯得更好看,儘管這期間沒有真實的財富增長——這些都是GDP核算的缺陷。

但是,GDP核算的意義在於,它是當代對市場活動最全面的統計。它的核算標尺是市場價格,對各個生產部門的產值估算,要扣掉成本部分;最後統計時,還要扣掉通脹水分。

商品生產越多,服務越豐富,貨幣比值越高,GDP數據越好看。GDP不甚準確,卻有相當合理性,它是最全面反映經濟活動的總數據。反映一個國家地區的經濟水平,它的參考價值最大。

2017年中國各省人均GDP與世界各國對比(來源:網絡)

美國是GDP總量最大的國家,這意味著美國的商品生產和人力服務很發達,美元也很值錢,能在全世界買東西。一個GDP數據很難看的國家,無論這個國家如何吹噓風景優美,人民幸福指數高,它的商品生產和市場服務一定貧瘠。GDP是冷冰冰的,沒有辦法騙人。

當一個國家的治理以GDP增長為目標,意味著“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再是空泛口號,而是有著現實激勵。中央政府的主題工作,不再是一年一變換;地方政府之間競爭,就不是各種虛頭八腦的地方特色。

想想看,沒有GDP增長這個標尺,地方“善治”的標準就是千奇百怪。有些地方拼經濟,有些省份講政治,還有一些地方長官用維穩和犯罪率來標榜政績。而一旦有了GDP這個硬指標,地方政府無論做些什麼,都要考慮到經濟發展。


『“不再唯GDP論”,這是一個陷阱』

長期來看,想讓GDP數字增長,只能依經濟發展。短時期內,政府確實可以人為拔高GDP,但飲鴆不能止渴,借錢始終要還,經濟沒有實質性發展,GDP核算最終會使其顯出原形。

而一旦政府宣稱“不再緊盯GDP”,意味著各種反經濟的活動就要大行其道。

最近幾年,地方政府出於各種原因,經常短期放棄發展目標,進行某個單項治理。有些是出於環保,比如霧霾一起就封停工廠,汽車限購限行;有些是為市場秩序,比如說房產限購,整頓資質不全的小企業;還有出於其他原因的折騰,比如拆除違建。這些對市場的傷害,最終都會體現在GDP 。

因此,當我們看到一些地方政府拋出“不再唯GDP論”,一定要小心,那樣意味著大規模整治來臨。再往大說,哪一天中國不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我們應當感到憂心而不是高興。

回到今年的疫情,假設突然有一天政策宣佈,放棄GDP增長經濟目標,可能發生什麼?

地方政府就會以防疫為唯一工作重心,毫無節制地擴張權力,將人們的衣食住行納入管理。無需組織復工復產,也不需要招商引資,只要人員控制和不斷填表就可以了。相比於發展經濟,防疫其實要簡單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