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扇鼓”是流傳在河北省趙縣一帶獨具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也是河北省十大舞種之一,因所用之鼓形似團扇而得名。它具有明快、活潑、詼諧、風趣的藝術風格,深受當地人民歡迎。
2007年“趙州扇鼓”被列入河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被收錄石家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圖》。2010年趙縣被省文化廳命名為“河北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一一扇鼓之鄉。
談起趙州扇鼓,作為第四代傳承人的曹麗敏就有說不完的話。曹麗敏是趙縣文化館舞蹈輔導老師,幾十年來紮根鄉土,注重當地民間舞蹈的挖掘和繼承。
她說,“趙州扇鼓”的分佈區域在河北省趙縣城東楊戶、城南田村、北王村、城北中帳等地,有著各自不同的藝術特色。
“趙州扇鼓”起源於漢代,盛行於明末清初,明清兩代遍及城鄉各階層,是群眾性很強的表演形式。扇鼓開場詞雲:“扇鼓扇鼓圓又圓,上打下墜九連環,雖然不是值錢寶,我靠扇鼓討吃穿”,形象地道出了它的起源。
“趙州扇鼓”起初是乞討者手執扇鼓並即興編些唱詞,在人家門口敲打演唱求取施捨。久之,有人以表演扇鼓為謀生的手段,利用自己的演唱換取人們施捨,雖然收入微薄,但比起沿門乞討,從人的尊嚴方面畢竟略勝一籌。
隨著演唱的形式變化,競技性也日漸提高。首先是改變簡單的演唱和動作的原始狀態,逐漸有了較為複雜的場圖,如“雙人八字”,“三人八字”和“五人剪子股”等,並改單人表演為雙人,三人及多人表演。且將角色由著生活便裝改為戲曲服裝,如男的扮戲曲中的老醜,女的扮成彩婆。
由於物質條件的侷限,只好以笊籬代髮髻,以紅辣椒代耳墜子。終於由簡單的乞討工具變為一種載歌載舞的民間藝術形式。表演者也由求乞討變為賣藝,並逐步轉化為群眾性的自娛自樂活動。
新中國成立後,扇鼓藝術在趙州大地得到迅猛發展,且已形成若干不同流派,並呈現出各自不同的藝術特色,現已發展成為大型廣場表演和舞臺表演的情趣舞蹈。
“趙州扇鼓”的表演形式多樣,有獨唱和對歌形式的《十二月》、《丟戒指》和有角色,有人物,有情節的《二姑娘騎驢王小趕腳》,還有以說唱形式出現的《呂蒙正趕齋》,以及載歌載舞、舞蹈性較強的《撲蝴蝶》等。動作特點:女角可用“後踢有脆勁,起伏有韌勁,鼓環打節奏,甩穗挽八字”來加以概括。男角以大“八字步”半蹲,上身前俯、撅臀、塌腰為基本姿態。其動作特點為:“肩膀要松,腳板要輕,步眼要清,屁股要空”。“肩膀要松”是指聳肩的感覺要靈活,每拍都要聳肩一次。“腳板要輕,步眼要清”是指腳下走起來要給人以輕步前行的感覺。當一腳向前邁出時,另一腳用力向後撓起。一步一撓能將土撓出三尺遠。“屁股要空”是指臀部懸著象凳子一樣,身體重心要放穩,雙腳用力為支點。
從1982年開始,曹麗敏開始搶救和挖掘這門民間藝術,2010年她被河北省文化廳命名為省級非遺項目表性傳承人,她創辦了趙州扇鼓傳習所和趙州扇鼓培訓基地,組建了少兒扇鼓藝術團、老年扇鼓藝術和梨鄉扇鼓隊三支表演團隊並培養出大批趙州扇鼓表演人才,她在扇鼓的傳承過程中吸收民間藝術之精華,在保留原有藝術風格的基礎上力求出新,創作出多項扇鼓作品並搬上了舞臺,得到專家的認可,使自娛性的民間小把戲登上了大雅之堂。
由曹麗敏創編的《平原扇鼓》在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比賽中獲文化部、廣電部二等獎;河北省振興獎。大型女子廣場舞《趙州扇鼓》獲河北省首屆民間藝術節一等獎、燕舞獎和石家莊第六屆文藝繁榮獎。《妞妞扇鼓趙州情》獲河北省第三屬舞蹈大賽和第四屆華北五省市舞蹈比賽一等獎。
閱讀更多 聲宏紫閣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