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回顾」战争下人性的善恶与无关善恶——共读张翎《劳燕》

悦读·回顾

「悦读·回顾」战争下人性的善恶与无关善恶——共读张翎《劳燕》

战争下人性的善恶与无关善恶

——共读张翎《劳燕》

一起悦读 · 周末沙龙 第382期

「悦读·回顾」战争下人性的善恶与无关善恶——共读张翎《劳燕》

文 / 苏 林

2018年6月23日下午,读友杨芳老师领读了加拿大华人女作家张翎的长篇小说《劳燕》。

这篇小说先后在2017年《收获》第二期头条、《长篇小说月报》2017年5月号头条刊载,同年7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

似乎主流媒体都对《劳燕》十分偏爱,素来读书甚多的杨芳老师又如何选中了它呢?

「悦读·回顾」战争下人性的善恶与无关善恶——共读张翎《劳燕》

本期领读人杨芳

为领读这篇小说,杨芳老师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将作家经历、创作缘起、时代背景都做了充分的介绍,条缕分明地将书中主要人物和故事线索一一道来,但最吸引她的无疑是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劳燕》描述了大时代背景之下小人物跌宕起伏却无可奈何的命运。这不是关于战争中炮火连天正面战场的书写,而是一个女性与三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战争只是淡化为一个故事背景,战争的背后依旧是人性。”

「悦读·回顾」战争下人性的善恶与无关善恶——共读张翎《劳燕》

领读人杨芳老师在介绍故事创作背景

小说书名“劳燕”本来就是一个多重的象征,既象征了女主人公一生的辛劳凄苦,也预示了故事的结局——与土地、亲人、爱情、生死间的分离等等。同时,这样一个实际意义上的主人公却是通过三个男人的幽灵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倒叙来不断补充和完整起来的,且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悦读·回顾」战争下人性的善恶与无关善恶——共读张翎《劳燕》「悦读·回顾」战争下人性的善恶与无关善恶——共读张翎《劳燕》

轮读文本环节

说到张翎的文学语言,杨芳老师在书中摘录了很多佳句与读友们分享,如:

她恨我,不是那种可以用语言表述的恨。任何可以找到表达方式的恨,都还不是恨。恨只有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才能撞到遗忘。

乱世是一把六亲不认的刀,乱世将童年一刀砍断,叫所有经过它的少年人,一下子从孩子跳到了大人。

在共读的节选文本之中,也有不少深刻、贴切例子:

耻辱是影子,她走多远,它也走多远;她有多快,它也有多快。她永远无法摆脱。

深秋的日头有些色厉内荏,温德直起身来,看到树枝间漏下来一条一条白花花的光亮,觉得有些割眼,刚想伸手挡一挡眼睛,天突然倾斜了,日头咚的一声朝她砸了过来,把她亳无提防地砸倒在地上。

「悦读·回顾」战争下人性的善恶与无关善恶——共读张翎《劳燕》

正是这样独特的故事、别样的叙述和生动的语言让在场的很多读友都被《劳燕》深深吸引。因此,在下半场的讨论中,读友们不断问到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走向,杨芳老师便不断翻开手中的《长篇小说月刊》为大家补充着情节。

「悦读·回顾」战争下人性的善恶与无关善恶——共读张翎《劳燕》

有读友说,张翎想象和驾驭故事的能力真是了得,一个美国退役军人回忆录中的几句话和家乡老兵们的只言片语就能让她捕捉到灵感,并逐渐丰富成这样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虽然是通俗小说的框架,但故事仍然很有吸引力。”

「悦读·回顾」战争下人性的善恶与无关善恶——共读张翎《劳燕》

相约一起读书的三朵姐妹花

「悦读·回顾」战争下人性的善恶与无关善恶——共读张翎《劳燕》

一起相伴而来的三个好朋友真是兴趣相投,不仅都很喜欢这部小说,还都谈到了自己不同的感悟。范老师说,小说非常感人,打算买来好好读读,并推荐给儿子和她一起看。王老师说,这篇小说就像画家为我们呈现的一幅画,战争是背景,上面是几个不同颜色在演绎。彭老师说,作者认为毁灭我们的是人性,但我想还是战争,如果没有战争,一切都不会发生,因为人性永远都在那。

「悦读·回顾」战争下人性的善恶与无关善恶——共读张翎《劳燕》

是啊,战争,还是人性?张翎在小说的末尾也直接借人物之口抒发了这样的疑问:假如没有战争;战争拿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战争,这是谁的战争?

有人反对战争,有人考验人性,有人看见战争之下的善恶和无关善恶。也许这不是一部完美的小说,但它确实给我们呈现了人物和思考。感谢张翎。感谢杨芳。

1

END

1

加入一起悦读群请找小悦君

「悦读·回顾」战争下人性的善恶与无关善恶——共读张翎《劳燕》

一起悦读

ID:readtogether

快乐阅读 | 共同阅读 | 分享阅读

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六号华亭嘉园A-1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