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鬧趕緊哄?不要哄?這2個依據,讓爸媽正確應對孩子哭鬧!

當寶寶不停哭鬧的時候,有的媽媽趕緊想方設法去哄孩子,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有的媽媽卻拒絕哄孩子,因為她們覺得這樣會把孩子慣壞。孩子哭鬧的時候,到底該不該哄孩子呢?

其實,孩子哭鬧要不要去哄,一個是年齡,一個是哭鬧的原因,把握好這兩點,讓爸媽可以正確應對孩子哭鬧!

寶寶哭鬧趕緊哄?不要哄?這2個依據,讓爸媽正確應對孩子哭鬧!

1、孩子的年齡。

2歲以前的寶寶哭鬧,除了生理需求以外,心理需求是主要原因。2歲以前的寶寶,他們會經常因為自己的各種需求得不到滿足而不停哭鬧。吃的不舒服他們會哭鬧,渴了他們會哭鬧,不能玩到想玩的玩具會哭鬧。

因為他們還缺乏有效的交流能力,哭是他們唯一能表達自己不滿和需求的手段。這個時候,爸媽要及時的給予寶寶回應,及時的安撫,讓寶寶知道,爸媽對他們的關愛。可以讓寶寶從爸媽的安撫中獲得更多的安全感,這樣,對孩子身心發育更有利!

超過2歲的寶寶哭鬧的時候,爸媽就需要適當的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通過冷處理,讓寶寶知道爸媽的底線和原則。對於培養孩子獨立和堅強的性格更有好處。

寶寶哭鬧趕緊哄?不要哄?這2個依據,讓爸媽正確應對孩子哭鬧!

2、哭鬧的原因。

其實不管多大的孩子,哭鬧的時候,爸媽要做的事情是先找到孩子哭鬧的原因。排除掉餓了、困了、身體不舒服等生理上的原因以後,剩下的基本就是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哭鬧。

2歲以前的寶寶,爸媽應該儘量去滿足他們的需求,給他們一個溫暖的懷抱,讓寶寶知道,不需要哭,學會去溝通,一樣可以滿足需求。

2歲以後的寶寶,如果希望哭鬧來滿足自己額外的一些需求,這時候,爸媽要科學的應對。

寶寶哭鬧趕緊哄?不要哄?這2個依據,讓爸媽正確應對孩子哭鬧!

比如看到其他小朋友的滑板車漂亮,寶寶就哭鬧不停,希望爸媽能給自己也買一個。這個時候,媽媽可以讓寶寶先哭一會,讓他們發洩一下。等寶寶發洩完了,媽媽可以溫柔,但是堅決的告訴寶寶,滑板車可以買,但是要等寶寶再大一點才可以玩。通過溫柔的安撫和擁抱,讓寶寶知道媽媽的愛,也讓寶寶知道媽媽的想法。

這樣,寶寶通過哭鬧也試探到了媽媽的底線,同時也知道了想要的東西可以得到,只是自己還需要等待。

科學的應對寶寶的哭鬧,不要只是為了止哭才去哄,也不要因為哭鬧而滿足孩子一切需求。把握好這兩點,寶寶哭鬧會更理智,媽媽也不會總著急上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