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每個不曾通宵的夜晚,都是對節日的辜負

1.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已經存在。這是每年春節之後的第一個節日,也是我國唯一一個以食物命名的節日。

所以,以下文字請將頻道切換至《舌尖上的中國》,用深沉的“舌尖體”配音輔助閱讀:

元宵,起源於中國北方,是正月十五中國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各種食材製成的餡料與上等的糯米粉交織在一起,經過成百上千次的反覆翻滾,直到厚重香甜的餡料將糯米綿密寡淡的滋味馴化,造就出元宵軟糯鮮香的非凡味道。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充分補充了家人所需。這一碗熱氣騰騰代代心傳的元宵,構成了中國人節日裡最普通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

好了,接下來我們好好說話。

元宵餡究竟是怎麼包進去的,外面為什麼沒有一點痕跡?

據說,歪果仁一直很好奇,把它列為中國十大未解之謎。

咱都別告訴他們是咋整的。對,這是國家機密,急死他們。

有痕跡是南方的做法,把餡兒包進去的,稱湯圓。

不論是元宵還是湯圓,都是我國獨有的小吃。跟月餅一樣,這幾年,為了挽救日漸衰落的傳統食品,元宵花樣不斷翻新。從傳統的豆沙棗泥黑芝麻,到新研發的鮮肉草莓巧克力,勇於創新的麵點師傅們想盡各種辦法,恨不得把毛血旺都包進元宵裡。

但是,不論怎麼折騰,在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大家庭裡,元宵無論如何也進不了500強。

它存在的最大意義在於,吃了這碗元宵,這個年就算是正式過完了。

是的,單位領導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把忍了好幾天的話說出口了:“這十五也過完了,該收收心了吧?從明天開始,各部門加強勞動紀律,堅決杜絕遲到早退現象。對於那些在元宵節之後仍不收斂、不收手的,必須嚴厲打擊,決不手軟。那誰,把一季度的工作計劃跟我說一下。”

所以,元宵節更像是一個標誌,一個節點,一個分水嶺,一個所有人結束醉生夢死迴歸正常生活的里程碑。

元宵節:每個不曾通宵的夜晚,都是對節日的辜負

2.

一年一共有多少個傳統節日?

放假的不放假的,加起來幾十個總要有的。

這其中,你最喜歡什麼節?

什麼節無所謂,誰假期長我就喜歡誰。

這是你們現代人的標準。在我們古代,毫無疑問,大家最喜歡過元宵節。

為啥?別的節日,動不動就祭拜祖先,動不動就走親訪友,煩也煩死了。平時誰也不搭理誰,到了節日,忽如一夜春風來,人間處處充滿愛。大家強顏歡笑,互相祝福,說著虛情假意的客套話,表面一片祥和,內心全是尷尬和無奈。

這樣的節日,除了吃吃喝喝,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別的樂趣。

元宵節就不一樣了。在古時候,元宵節就是狂歡節。

大街小巷點起彩燈萬盞,敲鑼打鼓、耍龍、舞獅、扭秧歌、踩高蹺。男男女女結伴出門,觀燈賞月、猜燈謎、放焰火、看錶演,可以熱鬧整整一個晚上。

《隋書·音樂志》記載:“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

你覺得鬧哄哄的其實也沒什麼意思,還不如呆在家玩手機對不對?

什麼叫生在福中不知福?在過去,這種屬於夜晚的狂歡,人們只有在元宵節才能享受到。平時晚上你要出來浪,想都別想!天一黑,所有人一律呆在家裡不許出門,晚上隨便上街你就觸犯刑律了我跟你講,罪名叫“犯夜”。

因為古代有嚴格的宵禁制度,禁止人們夜間活動。

為什麼一定要實行宵禁呢?

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由於過去街上沒有監控攝像頭,夜間刑事案件發案率明顯高於白天,這些喜歡在黑天干壞事的人後來被稱作黑社會,實行宵禁,可有效減少涉黑案件的發生。

此外,宵禁制度有利於二胎的普及。天黑不讓出門,沒電視沒電腦沒手機,點燈費油睡覺嫌早,倆人在床上大眼瞪小眼,你說還能幹啥?

據瞭解,目前我國仍有部分地區實行宵禁制度,比如大學,門衛老大爺一到點就拉閘熄燈關大門。

這是必須的,你要不給他斷電,這幫小子玩王者農藥能玩兒到天亮你信不信?

所以,為掃除黑惡勢力,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促進人口增長,促進節能減排,構建和諧社會,幫助市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經研究決定,即日起,在全國城市區實行宵禁制度。

元宵節:每個不曾通宵的夜晚,都是對節日的辜負

3.

那麼,還要不要夜生活?還有沒有人權?

在這裡,我必須表揚一下某些朝代。

在幾千年封建社會里,只有晚唐、五代十國和大宋王朝的歷任領導,在這件事上表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遠見卓識,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了首位。

對,我大宋朝沒有宵禁制度。

以皇帝為代表,各級領導幹部率先垂範,每天晚上上街與民同樂,頻繁出入各大娛樂場所,有力促進了大宋經濟發展。第三產業空前繁榮,娛樂業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每到夜晚,東京汴梁城內燈火通明,人流熙攘,勾欄瓦舍青樓酒肆鱗次櫛比,夜市裡各種娛樂表演每天不斷。

當時的仁宗皇帝經常輕車簡從,微服出宮,跟老百姓一起看各種文藝演出,鋼管舞啥的,甚至徹夜不歸。

從小砸缸的老臣司馬光實在看不下去了,憤然上書,批評皇帝夜生活腐敗,京城個別娛樂場所的表演格調低俗,有傷風化,要求予以取締。

奏摺呈上去以後,被宋仁宗束之高閣——你管得了朕,還管得了觀眾愛看啥嗎?

當時,大宋國力之強盛說起來讓人難以置信。根據現在的研究數據,宋朝經濟總量在當時佔到世界的60%(也有說是80%)。遠遠超過之前所謂的大唐盛世。

取得這樣的輝煌成就,當然有多方面原因,但必須承認,取消宵禁制度,對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確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他朝代的人們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晚上都給我在家老老實實待著。

唐朝初年規定:每天晚上三更宵禁,五更開禁。

半夜三更不讓在街頭閒逛,這還說得過去。

到了元明清時期就有點過分了,一更宵禁,七八點鐘就禁止上街,晚飯吃多了出去散個步都不行。你膽敢以身試法,一旦被我聯防隊員抓獲,根據《治安處罰條例》,處刑事拘留3天並責打20至40大板。

只有一個日子例外,就是元宵節。

每逢元宵節,皇恩浩蕩,特許開禁3天,稱為“放夜”。

明代,元宵節的假期和暫停宵禁的時間延長到了10天。從正月初八起,至十五達到高潮,十七日結束。

《明會典》記載:“永樂七年詔令,元宵節自正月十一日起給百官賜假十日,以度佳節”。

大街小巷,茶坊酒肆,張燈結綵,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絕。還有各種表演,奇術異能,歌舞百戲,樂音喧雜十餘里。

《資治通鑑·隋紀》記載:“戲場周圍五千步,執絲竹者萬八千人。聲聞數十里,自昏至旦,燈火光燭天地;終月而罷,所費鉅萬。”

還能咋樣?出去浪吧!

不要讓,那夜色, 裹住邁出的的腳步;趁今宵,月色正美,帶上月光上路。

壓抑了整整一年的人們紛紛走上街頭,加入狂歡的隊伍。

元宵節:每個不曾通宵的夜晚,都是對節日的辜負

4.

除了放飛心情之外, 元宵節成為“最受百姓歡迎的節日”還有一個原因。

對,它還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節和七夕節、三月三一起,歷來被稱作是中國的情人節。

我們知道,在過去,年輕女子一般不允許外出自由活動,白天也不行。

你想像韓劇裡那樣,走在大街上邂逅個美麗女孩,四目相對一見鍾情,然後一起吃個飯互相加個微信,順理成章發展成一段戀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那種竹竿從天而降,直接砸在西門大官人頭上的機會更不是每天都有。

特別是晚上,禁鼓一響,不論男女老幼,一律呆在家裡禁止外出,即便是以包容開放著稱的大唐盛世也不例外。

這項規定無疑扼殺了青年男女自由戀愛的空間。

歌德老師說過:那個少年不多情?那個少女不懷春?只能期待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了。

人潮人海中 有你有我

相遇相識相互琢磨

人潮人海中 是你是我

裝作正派面帶笑容

不必過份多說 自已清楚

你我到底想要做些什麼

還能做些什麼?沒對象的,借元宵節相親泡妞;有對象的,趁機約炮。畢竟人家姑娘晚上出來一次不容易。

所以,元宵節自古以來,就瀰漫著不可名狀的濃濃春意。

有詩為證: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這是歐陽修的一首詩:《元夕》,描寫的是元宵節裡失戀單身狗睹物思人悽美的愛情故事。

辛棄疾也寫過同名的一首詞: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詞中前半段描寫元宵節花燈萬盞人頭攢動美女如玉的熱鬧場面;後半段寫作者在人群中發現一位精心修飾過的姑娘,在花燈和月色的映襯下,自帶美顏效果,顯得格外漂亮。正要上前搭訕,人潮湧動,臥槽!人呢?於是,心急火燎地四處尋找。

你知道文人為啥也叫騷客嗎?

每逢元宵節,大家傾巢而出,以觀燈之名尋找愛情(pao niu),這才是這樣一個非主流三線節日得以延續千年並長期雄踞“最受百姓歡迎節日排行榜”榜首的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