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伪存真-秋冻

去伪存真-秋冻

古话说,“冻九捂四”指的是在乍暖还寒的四月不要急于减少衣服,不妨捂一捂;相反,到了九月不必急于增加衣服,不妨冻一冻。

“秋冻”可以保证机体从夏热顺利地过渡到秋凉,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这样的防寒锻炼帮助人体的抗御机能更加稳固,从而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对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秋冻”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指“秋不忙添衣”;第二是指秋季的健身运动也应着眼于一个“冻”字。凡事得有个度,我们不能把“秋冻”简单地理解为“遇冷不穿衣”。

《黄帝内经》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又说“从之则苛疾不起,逆之则灾害生”。由此可见,古人其实并不笼统地主张天热了还要“捂”,天冷了还要“冻”。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当天气骤然变冷时,适当添加衣物还是必要的。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反而会招灾惹病。“秋冻”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而且一定要适度,否则适得其反,易引发心脑血管、呼吸、消化、骨关节、免疫系统疾病,折损寿命。

老年人、小儿、身体虚弱者、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患有胃炎、溃疡病、结肠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骨关节病者,不宜“秋冻”,相反应该适时适度保暖,以免冻出病来。养生谚语中的“秋冻”只适合身体强壮的中青年人,并非“任何人”。

本文供稿源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肺病科 张纾难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