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市場「喜提」130億的京東金融,爆發力源自何處?

在資本市場“喜提”130億的京東金融,爆發力源自何處?

今天跟大夥兒聊聊互聯網悄悄發生的一個模式轉變。

先說最近“喜提”的,有好幾家兒。瑞幸“喜提”2億美元融資,小米“喜提”全港股的股民,華帝“喜提”世界盃冠軍。這幾位都是大張旗鼓的,還有一位比較低調:京東金融“喜提”130億融資。

低調歸低調,含金量卻是最高的。這個含金量,從表面上看錶現在融資的金額上,比瑞幸高了數量級,估值也高了數量級。但實際上,在我看來,它更大的含金量實際上在於其發展模式當中蘊含的“乘數效應”。

先說模式

隨著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持續結合,C端的含金量在不斷的下降。瑞幸燒掉10億之後,能否換來一個可持續的咖啡市場,我不敢看好;而另一個著名的案例就是共享單車,融資無數輪之後,已經落得一地雞毛。小米上市之前,上市之後,估值也好,市值也好,究竟該值多少?不僅是眾說紛紜,關鍵是質疑之聲不絕於耳。為什麼呢?因為即使他建立了一個看似龐大的生態,也終究是一個在C端尋求效益的模式。在2014年第5輪融資的時候,小米的估值據稱已經達到了450億美元,4年過去了,IPO上市了,市值幾乎沒有上升。我們至少能夠得出結論,就是小米在C端的發展已經碰到了價值天花板,也說明了包括共享單車、滴滴、美團等等諸多企業在內的C端燒錢換估值模式的窮途末路。

單純以C端為價值來源的金融科技企業也很難再有所建樹和突破,經濟觀察報報道,之前已經上市的多家中國金融科技概念股在美國遭到冷遇,包括NYSE:QD、NYSE:HX、NYSE:PPDF和NYSE:JT等等。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京東金融繼續在C端金融上建築其核心價值,相信是不會被資本市場看好的。日前之所以能夠“喜提”高額融資,完全是因為它從C端金融脫離出來的蛻變結果。

很多人可能會納悶兒,B端在多年前不是沒有重視過,那時候電子商務的典型模式之一就是B2B,後來不是沒落了嗎?沒錯,但那時候沒有大數據,沒有人工智能,或者說這兩者都還沒有成熟。所以那個時候的B端沒有現在的價值。就好像早年的錢莊,只做儲蓄和轉賬,沒有發明出貸款產品,貨幣也缺乏充分的流動性,所以就不具備產生乘數效應的土壤。

回頭來說說什麼是“乘數效應”

搞金融的都瞭解乘數效應,而諸多的乘數效應當中,最常用的是貨幣乘數。通俗一點來講,10塊錢印出來,發給你,然後你存入銀行不動,這10塊錢就是10塊錢。你存進銀行之後,銀行留1塊錢準備金,把9塊錢貸出去,就變成了19塊。貸出去的9塊錢流轉一遍之後再存入銀行,留1塊錢準備金之後,再貸8塊錢出去,10塊錢就變成了27塊……流轉次數越多,流轉速度越快,準備金留存比例越小,乘數效應產生的貨幣就越多。10塊錢甚至到最後會變成100塊錢,也許更多。

那麼,京東金融究竟激發出來怎樣的乘數效應呢?

首先,他們把自己的新模式叫做“B2B2C”,就是“為金融機構提供企業級服務,助力金融機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實現戰略升級”。媒體稱這種模式“不以擴張資產負債表為盈利模式,而是專注於場景、獲客、運營、風控、交易和系統服務等,賺技術服務的錢”,通過將自身利益與客戶利益綁定,成為客戶的利潤中心,而不再是成本中心。

在資本市場“喜提”130億的京東金融,爆發力源自何處?

這個模式不是憑空而來的,照媒體的說法,他們一開始從京東拆分出來,“其實也是希望依託京東龐大的用戶群體做B2C業務”,但是很快就發現,“中國不缺科技能力很強的金融機構,而是缺少能夠服務金融機構的科技公司”。所以必須要升級,“把自己的技術能力輸出給金融機構”,升級的結果就是B2B2C,“通過服務B端金融機構,最終達到提升金融機構C端用戶客戶體驗的目標”。

在我看來,這個方向是很有潛力的,但他們自己還沒說透。

實際上,既然已經做到了“先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去解決金融的問題,然後帶著場景和客戶,把這些創新金融業務再還給金融機構”,我們就來考察一下這個過程。如果把大數據比喻成貨幣,那麼產生大數據的用戶就是原始發行者;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其進行管理和向B端輸出的過程,就類似於貨幣的貸出和管理;B端企業再到C端應用,就是貸出之後的貨幣流轉;C端在應用過程中會產生更多的大數據,回到B端。大數據從B到B、到C、回到B的流程週而復始,一個非常類似於貨幣乘數效應的演化發酵過程誕生了。在我看來,這就是京東金融發現的新模式,也是投資機構看到並且看好的未來價值。

京東金融與B端的合作到了什麼程度呢?從它與中國銀聯兩家在2月份聯合發佈的《2017消費升級大數據報告》我們不難看出,這個報告融合了“雙方數據的交叉分析,跟蹤三年消費軌跡,圍繞人群結構變化、地區結構差異、消費能力和品質提升、信用消費轉變共五個維度,分析中國將來消費升級的發展趨勢”。看起來這像是一個工程浩大、難以實現的項目,但實際上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基石上,卻只是一個高效精準和非常現實的分析項目,而且“不涉及個人數據隱私”。銀行不缺用戶,而且銀行的用戶都是實打實的實名用戶、剛需用戶。正因為如此,銀行要在用戶當中尋找價值,他們缺的是活性。而京東金融,幫助他們創造活性。京東金融在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算法領域的領先業務能力,決定了他們在服務於金融機構方面天然的競爭力。

以“雅典娜計劃”為細節例子。在這個計劃當中,京東金融本著開放共贏的心態向銀行輸出系統架構和算法,充分利用了京東金融自身多年在消費金融管理當中積累的用戶洞察、精準營銷、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各方面的能力,從技術、運營、風控等多個角度幫助銀行提升業務效率,幫助傳統金融機構全面實現了信用卡領域的無界營銷。媒體報道了某中小銀行在雅典娜計劃當中的成績,3個月內在某三級城市“完成了新增信用卡10萬張,活卡近7萬張,且單卡獲客成本由300元降至180元。”

面向新零售信貸的“北斗七星”,面向新營銷的雲產品“京東來客”,面向企業級數據服務的“京東稻田”……他們還有很多面向B端的產品和細分領域的發展計劃,都在悄悄地滋養著大數據的乘數效應。

在資本市場“喜提”130億的京東金融,爆發力源自何處?

摩根大通的預測報告顯示,如果保持增長速度,到了2020年,中國金融科技市場的整體收入將達到4600億美元,“技術正在讓市場潛力變為現實”。摩根大通還認為,金融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不是一場零和遊戲。“金融機構擁有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和豐富的金融產品知識,而金融科技企業往往擁有卓越的技術、數據挖掘能力和用戶流量。雙方合作實為明智之舉。”

很多人都說大數據是“新時代的經濟石油”,並且想盡一切辦法去壟斷它。這實際上還是在用舊時代的資源有限論在看待世界。在我看來,其實大數據更像是新時代的貨幣,通過充分的開放大數據,來解放大數據,它將產生無窮無盡的乘數效益!

不是自媒體,只是評論人。不跑會、不採訪,不做觀點的搬運工。

環球時報 特約評論員

中國科學報 金融和科技專欄作者

2011中國十大互聯網分析師

2013百強自媒體

2017十大影響力自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