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县“万亩花椒”美生态富口袋助脱贫

伊川县“万亩花椒”美生态富口袋助脱贫

通讯员 葛高远 乔延亮

“昨天湿花椒八块五一斤,今天就涨到九块了。俺家地多,五更都起来了。赶紧摘完这块地,那块地的也熟了。”

7月15日上午,尽管是“桑拿天”。64岁的河南省伊川县鸦岭镇王庄村民牛书争和老伴还是早早就来到了自家的花椒地里。他家的六七亩花椒还不到盛果期,产量不是很大,每亩能收入2500元左右。谈起花椒种植,牛书争脸上洋溢着笑容。

王庄村,曾是伊川县鸦岭镇一个偏远小山村,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贫困多发。穷则思变。2014年,不服输的王庄村女党支部书记李雪华带领村民“外出取经”,前往临县考察花椒产业,回村率先发展花椒3500亩。

小花椒做成大产业。近年来,伊川县鸦岭镇结合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工作,以王庄、楼头、殷沟、董家沟等为试点村,在全镇41个行政村铺展开来,把花椒种植面积扩张到3.5万亩,逐步推动花椒产业向规模化、高效化发展。

伊川县“万亩花椒”美生态富口袋助脱贫

7月15日,在鸦岭镇王庄、楼头、殷沟的沟岭之间,青红花椒满坡遍野。成熟的花椒散发出阵阵麻酥酥的清香,当地的群众正在忙碌采摘。成为伊川西岭一道亮丽的风景。王庄10组村民赵存斌告诉我们,他家成熟的花椒有五六亩,还有15亩明年就可以挂果。今年他们家光花椒一项就可以卖到30000元以上,平时还不耽误外出打工。

“要是种庄稼,赶上好收成,一亩地一年也不到1000块,这几年俺村种花椒,哪一亩一年收成都在3000元以上。”楼头村民李现民告诉我们。

小花椒做成大品牌。如今,鸦岭镇的花椒已经远近闻名。村民们在地头就可以把花椒变成现钱。在鸦岭镇楼头、王庄、殷沟的花椒地头,三三两两的收购商坐在遮阳伞下,喝着饮料,聊着天,等待着村民们前来卖花椒。收购商有来自宜阳县、洛宁县的,还有本地人。收购商赵朝功说,这几天天热,摘花椒的人少了,收购价一个劲往上涨,他有点“受不了”。不过,比起在地里流汗摘花椒的村民来说,他歇着还有利润。

伊川县“万亩花椒”美生态富口袋助脱贫

“俺们村53户贫困户,家家都种有花椒,贫困户董囤家5口人种了5亩多花椒,今年能收入2万元,家里还有到户增收养殖项目,脱贫是没有问题的。”王庄村党支部书记李雪花告诉我们。

花椒丰收时,沟岭显秀容。鸦岭镇党委书记梁智宇介绍,目前,鸦岭镇的万亩花椒已经进入成熟期,农民可增收3千万元。目前,按照县里统一部署,鸦岭镇正在制定新的种植计划,准备再发展3.8万亩,力争使鸦岭镇花椒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以上。接下来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旅融合发展路子,新建集花椒采摘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花椒旅游休闲体验示范园区,不断延伸花椒产业链,全面提升花椒产业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水平,构建起大基地、大品牌、大市场的花椒产业化经营格局。

伊川县政府副县长姬素娟介绍,当地群众尝到产业结构调整增收“甜头”后,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如今,花椒产业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财政增收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不仅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而且带动了当地群众和集体经济增收,还大幅改善了生态环境。

伊川县“万亩花椒”美生态富口袋助脱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