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旺强调以“五抓”促“四变”,政协委员献言军运会绿化大提升

6月29日,政协武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武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周先旺,武汉市政协主席胡曙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七位委员围绕如何办好军运会、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建言献策。

周先旺强调,举办军运会,是中央重托、国家使命,是武汉发展的重大机遇。要以筹办军运会为契机形成倒逼机制,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四变”:

一是环境面貌“蝶变”,实现脱胎换骨、有颜值、有气质。做到细致、精致、极致、卓越。

二是品位标准“质变”,定位要准确,对军运会赛事组织、服务水平,要体现世界水准、武汉担当,武汉的雄心。不要有情结,不能过于自负。讲究武汉品质,不将就现状。

三是管理方式“转变”,把推进赛事作为契机,实现武汉城市面貌的大提升。

四是市民文明素养“嬗变”,

让文明成为习惯,围绕素养提升下决心,改变生活方式,如积极研究室内禁烟问题。

周先旺要求,围绕“五抓”推进有关工作。要——

●抓建设、提功能,把“办赛事”和“建城市”结合起来,加快建设场馆和基础设施配套项目;

●抓整治、优环境,做好道路洁化、立面美化、景观亮化、水体净化、生态绿化等工作,营造整洁靓丽的城市环境;

●抓细节、求卓越,发扬工匠精神,推进精细化管理,打造点、线、面各层次的亮点区块标杆;

●抓动员、造氛围,全城动员、全民参与“清洁家园迎军运”活动,齐心协力维护好环境秩序;

●抓营销、扩影响,让全世界更多人了解武汉、来到武汉、感受武汉,不断提升城市美誉度。

会上,各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围绕军运会绿化大提升积极建言献策。

黄开峰委员提出,要以武汉举办军运会为契机,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大提升,大力推进林荫道建设,实施双排行道树、公交站点和渠化岛遮荫树、中分带绿化,推进“见缝插绿、破硬植绿、借地增绿、筑台补绿”;大力推进次第花开,丰富花卉品种,注重色彩、季相搭配,提升景观效果;大力推进控规绿地、城中村绿地、储备用地、未开发土地等建绿,增加城市绿量;大力推进立体绿化,实施院墙爬绿、阳台飘绿、墙面挂绿、屋顶铺绿,提高城市绿视率。他建议,乘势而上,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东湖绿心、长江之珠、长江植物园等一批精品项目,建设一批“街头游园”、“口袋公园”,建设府河生态湿地、长江森林等生态工程,推进显山露水、蓝绿织城和绿道成环成网,增强城市生态承载力。他还建议创新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加大财政投入,每年城建投资的10%用于园林绿化,将控规绿地无偿划拨给园林部门用于建绿,推行“林长制”、“绿长制”等责任制度,建立“天眼、地眼、人眼”全覆盖的生态资源监测体系,实施生态绩效考核等。

市九三学社《关于全民动员参与爱绿护绿,推进生态化大武汉建设的建议》提出,要完善绿地规划布局,构建多级生态绿地体系,实现城市生态空间资源合理保护与有效利用;适时修改《武汉市城市园林条例》,研究制定《武汉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武汉市社区绿化实施办法》,进一步健全立法支撑。三是合理规划建设社区公园。

彭扬委员提出:一是将我市现有的交通规划、慢行系统规划、绿道规划等涉及到人行步道建设管理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专门的人行步道建设与管控规划。二是根据海绵城市各类道路建设的不同要求和城市各区域功能差异进行分类设计,将附着在人行步道上的公共设施、城市家具、建筑立面、绿化等纳入整体设计之中进行协调。三是设立专门的工作推进机构,以军运会场馆及其周边配套市政道路建设为契机,将人行步道建设纳入重大城建项目,定期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突出问题。规划、城建、城管、园林等部门要按照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无缝对接的原则,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体系。

陈湧委员《关于加快规划建设沿汉江亮点区块的建议》提出,要对接长江主轴建设,制定沿汉江段三期规划,将沿汉江核心段打造成集中展示文化、生态特色、发展成就和城市文明的世界级景观带。

胡晓玲委员《关于加强城乡空间艺术化、美化设计的建议》提出,设立城市艺术总监和艺术基金,加强对现有存量项目的优化设计,推动城市公共艺术普及化。二是完善城市绿化管理机制。

赵晓河委员《关于进一步发挥社区公园功能特点的几点建议》提出,要根据不同区位特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社区公园,使之与市政公园、道路绿化带连成一片;按照“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的标准打造社区环境,体现城市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吸引民间资本投入社区公园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公园管理新机制。

市政协副主席干小明主持会议。市领导龙良文、谭仁杰、彭富春、付明星、陈光菊,武汉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彭浩,市政府秘书长刘志辉,市政协秘书长倪子林与会。

周先旺强调以“五抓”促“四变”,政协委员献言军运会绿化大提升

武汉绿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周先旺强调以“五抓”促“四变”,政协委员献言军运会绿化大提升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

市园林和林业局官方公众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