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赏写作机器人?微信改版谁在欢喜谁在愁?

在读完一篇醒脑好文,一边感叹作者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天赋型作者,一边点击微信上“喜欢作者”的打赏功能,随意金额聊表或崇拜或感激或共鸣的心情,这种场景,你一定不会陌生。但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打赏的作者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机器人,请不要先急着蜜汁惊讶,一起猜想下未来可能真实存在的写作世界吧!

打赏写作机器人?微信改版谁在欢喜谁在愁?

这种“奇思异想”来源于上周的两件大事:一个是微信去中心化的改版,一个是智搜Giiso的写作机器人web版v2.1上线,居然增加了打赏功能。两件事看起来并无直接关联,细细体味还真吓了一跳,似乎是未来时代突然掀开了一个小口,刺眼的阳光一下子侵袭进来,给内容写作者打开了未来空间。

打赏写作机器人?微信改版谁在欢喜谁在愁?

在这次微信改版的功能中,主要是左滑取关操作模式以及排列形式以内容+标题凸显而出,让公众号的每一次内容推送成为了一次严格的用户“体检”,大小账号相对机会均等展示,对内容的要求不断提高,是一次去中心化的内容再洗牌。结合此前微信的一系列行动,比如由打赏公众号升级为喜欢作者,对创作者独立而特色的IP尊重越发明显,这与张小龙阐述的微信去中心化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希望微信成为一座森林,而不是自建宫殿,所有生物或者动植物能够在森林里面自由生长。

打赏写作机器人?微信改版谁在欢喜谁在愁?

现在,张小龙设想的“生物或动植物”,除了才华横溢各显身手的作者们,恐怕写作机器人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加入到微信森林的自由生长中。据智搜Giiso写作机器人的最新版本功能看,在写新闻、写资讯、写报告三个基础功能上,人性化加入了打赏功能,不仅是一次趣味的认真尝试,也可能是我们与机器人写作的未来,一次真正的握手对话。

打赏写作机器人?微信改版谁在欢喜谁在愁?

我们来想象一下,微信生态如若加上了写作机器人,它们能够通过理解网上的素材形成自己的认知,并且它们每天都在学习怎样写文章,形成的记忆机制在后台强大存储下来,再采用深度学习的方式不断进化。那么,有没有可能咪蒙训练出一个咪蒙版的机器人,紧抓时代热点和大众心理,一个个爆款选材让她的5万月薪的小伙伴集体歇菜呢?六神磊磊的写作机器人不仅通晓武侠江湖,还将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融汇贯通,来一场更为精彩的金庸世界的解读?

打赏写作机器人?微信改版谁在欢喜谁在愁?

呀,这对于很久没有出现头部大号的微信,是多么新鲜、快意的一场想象!尽管写作机器人在深度思想写作和情感写作上,还存在各种无法与人类相提并论的问题,但是未来已来,连麦克卢汉老爷爷都在半个世纪前说过,焦虑是电子时代必然要面对的宿命,好比生物物种对自然环境变化会产生不适应的感觉一样,我们作为文化物种对技术环境变化一样会不适应。

打赏写作机器人?微信改版谁在欢喜谁在愁?

但对于写作者来说,反倒是迎来了一个最好的时代,不是有这样一个公式吗?焦虑=未来的不确定性×事情的重要性×自己无能为力的程度,其中任何一项阈值趋向于零,焦虑就不复存在。未来个体的重要性和开放性,给了写作者更多自由的空间,而在这个过程中,写作机器人可能是一个最给力的助手,这样的未来,是不是正将这每一项的阈值都在不断趋近为零?

打赏写作机器人?微信改版谁在欢喜谁在愁?

巧合的是,刚刚曝出的一则新闻,据布鲁金斯学会研究人员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一项调查,人们会为处理日常事务的机器人支付多少费用,42%的人表示他们会支付250美元,10%表示他们支付251美元到500美元之间,3%表示他们将支付501美元和750美元,3%的人表示支付751美元到1000美元之间,3%表示愿意支付支付超过1000美元。

你还在纠结,你打赏的是活生生的人还是机器人吗?嘿!有什么关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