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認識一味中藥」黃芪——昇陽舉陷、生津止渇、以補益脾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黃芪——昇陽舉陷、生津止渇、以補益脾

黃芪

黃芪

【別名】棉芪、編芪、編黃芪、 棕黃芪、黃耆、箭芪、箭黃芪、內蒙古黃芪、王孫、戴芪、戴椹、獨椹、蜀脂、百本、百藥棉、土山爆張根、獨根等。

【性味歸經】味甘,性溫, 歸肺、脾經。

【現代研究】黃芪主要含有苷類、多糖、黃酮、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藥理研究表明,黃芪具有增強和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抗疲勞、促進機體代謝、增強心肌收縮力、抗心律失常、抗血栓形成、降血壓、降血脂、抗衰老、抗缺氧、抗輻射、保肝、利尿、消除腎炎尿蛋白、改善貧血、抗流感病毒、抗菌等作用。

【如何選購】黃芪的選購以條粗長、斷面色黃白、味甜、有粉性者為佳。

【效用特點】

早在《神農本草經》中黃芪就被列為上品,能夠昇陽舉陷、利水消腫、補血、止血、生津止渇、固表止汗、排膿生肌。中醫認為氣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具有溫煦、防禦、固攝、氣化(即氣血津液的新陳代謝過程)等作用,黃萬主歸肺經、脾經, 以補益脾、肺之氣為主,尤為補脾氣之要藥,脾氣虛弱,則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虛中氣下陷,則久瀉脫肛或內臟下垂;脾虛水溫失運, 則水腫尿少;脾虛不能生血、統血,則致血虛或出血;脾虛不能布津,可致消渇;脾肺氣虛,衛氣不固,則自汗、易感冒;正虛不能託毒外達,則瘡瘍難潰,或潰久難斂。黃萬能以補氣之實而具有上述療效,前人稱其為“補氣藥之長”,實至名歸。此外, 現代臨床上治療腫瘤也常用到黃芪,研究表明,腫瘤的發生與機體的免疫功能密切相關,腫瘤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狀態。

黃芪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並能保護正常細胞,對於腫瘤患者以及接受放化療患者,可改善其倦怠乏力、精神不振、容易出汗、反覆感冒、食慾不振、貧血、水腫等症狀,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黃芪——昇陽舉陷、生津止渇、以補益脾

黃芪

【治病驗方】

玉屏風散:防風30克、黃芪60克(蜜炙)、白朮60克,上藥研末,每日2次,每次6~9 克,紅棗煎湯送服,補脾實衛,益氣、固表、止汗,主治表虛自汗,易感風邪;汗出惡風,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脈浮。

補中益氣湯:黃芪15~20克,甘草5克,橘皮6克,升麻、柴胡各3克,人參、當歸、白朮各10克,水煎服,補中益氣,昇陽舉陷,治療中氣所致的瀉洩、久瀉、久痢、脫肛、臟器下垂等。

當歸補血湯:黃芪30克、當歸6克,水煎服,補氣養血,治療氣血兩虛,面色無華,倦怠乏力,或肌熱面赤,煩渇喜飲等。

玉液湯:山藥30克,黃芪15克,知母18克,雞內金、葛根各6克,五味子、天花粉各9克, 水煎服。補脾昇陽,潤燥生津,治療消渇,症見口渇喜飲,隨飲隨尿, 小使數多, 睏倦氣短;糖尿病等見上述證候者可選用。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黃芪——昇陽舉陷、生津止渇、以補益脾

黃芪

【備用成藥】

黃芪精:補血養氣, 固本止汗,用於氣血虧虛所致的表虛自汗、四肢乏力、久病虛弱。

黃芪顆粒:補氣固表,利尿生肌,用於氣短心悸,虛脫, 自汗,體虛水腫,慢性腎炎。

參芪五味子片: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用於氣血不足、心脾兩虛所致的失眼、多夢、健忘、乏力、心悸、氣短、自汗。

復芪止汗顆粒:益氣, 固表,斂汗,用於氣虛所致的多汗症,症見自汗、惡風、氣短、乏力。

玉屏風膠囊(顆粒、口服液) 益氣,固表,止汗,用於表虛不固, 自汗、惡風、面色白, 或體虛易感風邪者。

【經典藥膳】

參芪靈芝牛肉湯:牛肉250克、黨參20克、黃芪30克、靈芝15克、紅棗10枚、生薑10克, 將牛肉先淨,放入沸水中煮3分鐘,撈出切成小塊,生薑切片;黃芪、黨參、靈芝先淨,放入紗布袋中。湯鍋中加水適量,放入牛肉,煮沸後加入藥袋及薑片、紅棗, 繼續煮30分鐘後,改用小火燉兩個小時,至牛肉熟透,調味後即可食用,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