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带出了一群开国上将,自己却只获得中将军衔

1955年,我军对在战争时期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分别被授予了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等军衔。在授衔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少插曲。有人觉得自己的军衔被评高了,主动要求降衔;也有人觉得自己军衔被评低了而表达出不满情绪。不过,有一个人获得的军衔却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他就是倪志亮中将。

此人带出了一群开国上将,自己却只获得中将军衔

倪志亮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虽说中将也是高级将领,但以倪志亮的资历来说,获得中将军衔还是让人颇为惋惜的。

倪志亮早年投身革命,曾担任红四方面军第10师、第11师师长、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红四方面军参谋长。直接参与指挥了各次反“围剿”作战和红四方面军川陕根据地的开辟。在红四方面军中,倪志亮的地位仅次于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而在当时红四方面军中,许多军级、师级干部日后都成为了开国上将,比如许世友、王新亭、陈锡联、洪学智。

此人带出了一群开国上将,自己却只获得中将军衔

抗日战争爆发后,倪志亮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参谋长。129师共出了2位元帅(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3位大将(386旅旅长陈赓、辖各师留守部队政治部主任肖劲光、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王树声),18名上将(师参谋处长李达、副旅长陈再道、团长陈锡联、团政训处主任谢富治等人)。除了刘伯承和徐向前外,其他人在当时都可以算是倪志亮的下属。

不过,倪志亮在129师参谋长的位置上没干多久,就被调去担任晋冀豫军区司令员,后又派到延安马列学院、中央党校学习。在此后的抗战时期,没有再担任前线战场指挥官。

此人带出了一群开国上将,自己却只获得中将军衔

从1945年起,倪志亮被派往东北开辟根据地,一直到1949年。他先后担任了辽北军区司令员、西满分局委员、嫩江军区司令员、西满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不过,虽然是军事主官,但在此期间倪志亮却并没有指挥过什么重大战役,他在东北所做出的主要贡献是培训了大量军政干部。以倪志亮的资历和军事才能,没在战场上得以发挥,还是很让人遗憾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倪志亮被派往朝鲜担任大使,成为了我军中少有的“将军大使”。抗美援朝期间,倪志亮起到了重要的军事联络作用。

此人带出了一群开国上将,自己却只获得中将军衔

虽说倪志亮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没有得到多少建功立业的机会,但以倪志亮早期的资历而言,按说他也至少够资格成为上将,但为什么只被授予了中将军衔呢?

有一种传闻是说倪志亮在长征期间参与了张国焘等人主持的秘密会议,商议如何对付红一方面军。后来事情曝光,倪志亮由此而失去了中央的信任。这种说法看似没什么毛病,但实际却经不起推敲。张国焘当时最亲信的人应该是掌握红四方面军政治保卫工作的周纯全。可是周纯全后来都成为了上将,倪志亮不受重用,显然和此事无关。

其实,倪志亮在后期得不到重用,很大一部分原因和他的性格有关。倪志亮为人刚正直爽,但同时也是个出了名的暴脾气,因此而得罪了很多人。不仅下属们对他避而远之,连上级看到他也都是头疼不已。在职场混过的人都知道,处理好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倪志亮虽然在军事领导能力方面很突出,但在人际关系方面却处理的并不理想。所以他逐渐在高级指挥官岗位上逐渐被边缘化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