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子、哑巴、瞎子、瘸子四人参军,别人避之不及,他却视为人才

杨遇春,字时斋,四川人 ,清朝名将。曾镇压白莲教、张格尔叛乱,史称"遇春谋勇俱绝,剧寇半为所歼"

杨遇春和几位翰林同游卧佛寺(因寺内有座佛像,似睡非睡而得名),翰林们见他一介武夫,想捉弄他,便提议以卧佛为题作诗遣兴。杨遇春推不过,便指着佛鼻子道:"你倒睡的好!"翰林们忍俊不禁,杨遇春不理会,继续道:"一睡完事聊,我若陪你睡,江山谁人保?"翰林们听了都愣住了,知道是指物喻人,尴尬不已。

聋子、哑巴、瞎子、瘸子四人参军,别人避之不及,他却视为人才

翰林们不甘心,过了一会儿,看见一群乌鸦归巢,于是指着乌鸦窝,要杨遇春在赋诗一首。"乌鸦闹巢,何诗之有?"翰林以为其为难,便不断催促,杨随口道:"一窝两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翰林们听了,捧腹大笑"这也算诗吗?"杨还是继续道:"食尽皇王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翰林们无地自容

杨遇春的用人之道更是令人佩服。

聋子、哑巴、瞎子、瘸子四人参军,别人避之不及,他却视为人才

1688年,杨遇春平定叛乱,在城中招募士兵。一天,军中来了四个特殊的人:一个聋子、一个哑巴、一个瞎子、一个瘸子,他们四个立志要参军打仗,报效祖国。可是招兵的看到他们的身体条件,坚决不要。

双方争论不休之时,杨遇春过来了,他了解了情况后,看到他们难得一片爱国之心,毫不犹豫的把他们招进了军营。

第二天,招兵的人请求其安排四人的任务,杨遇春说道:"聋子在账内待命,哑巴去当传令兵,瞎子去打探敌情,瘸子去守炮台"

聋子、哑巴、瞎子、瘸子四人参军,别人避之不及,他却视为人才

士兵不解,这么重要的岗位为什么安排他们四个人。杨笑着解释道:"聋子在大帐内待命,听不到说话,不用担心泄露军情秘密;哑巴传达命令,即便被俘了也可以守口如瓶;瞎子听觉灵敏,去打探情报再好不过;瘸子虽行动不便,但炮台受到攻击也不会逃跑,可以稳定军心;"士兵听了,连连称赞。

杨遇春虽武行出身,却聪明过人,他认为军营中无人不可用,常人认为不行,他却能反其道而行,在常人眼里是缺点,在他眼反而成了难得的优点。

正所谓,世上没有庸才,只有放错地方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