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喪」文化流行,可你真的了解「喪」背後的溫柔反抗嗎?

自從微信公眾號佔領了大家的碎片時間,我們發現朋友圈關於育兒和家庭教育的內容越來越多了。對此的評價大多是,哦,現在的孩子可幸福了,因為這一屆年輕爸媽超愛學習。

然而我身邊也有很多朋友發現,養育的知識看得越多,學得越多,越不知道自己到底做得對不對,每個孩子好像也不太一樣,依葫蘆畫瓢也不是經常有用,那麼多專家,我到底聽誰的?大家好像越發焦慮了。

在我家小朋友大概1歲左右的時候,我大概是個堅定的“助力派”,我認為孩子應該在父母的幫助下成長,父母應該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給到孩子最好的,那麼孩子才能在這個基礎上成長為一個優秀的自己。

後來我開始慢慢將自己在心理學專業的所學應用到孩子身上。我發現,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確實是很大,但是這個影響不是來源於你怎麼教他,你怎麼指導他,而是來源於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平常是如何生活和工作的。

不管專家如何告訴你,作為父母應該怎麼樣做,如果這種理念,沒有滲透到你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那麼你的標準就是分裂的。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跟孩子說過,不能講髒話,不能在過馬路的時候闖紅燈,而你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就是一個滿嘴髒話愛過馬路闖紅燈的人,你叫孩子如何相信你說的話?第一步你就得先意識到自己有做得不妥當的地方,才能去要求孩子。

我們編輯部幾位小編都是90後,對我這個88年的中年人來說,跟一群93、94的姑娘小夥一起共事,可能會遇到代溝,我也曾經想過會不會相處有問題?但是後來我發現,她們身上有一些特別吸引我的特質,就是那種一邊努力靠近目標,一邊很喪地自得其樂的特質。

他們遇到挫折的時候,很懂得自我調適,很真實地面對自己,雖然他們動不動就喜歡講“喪”,似乎這就是他們的日常精神狀態。但她們那種自得其樂,活在當下的心態,是值得我們很多人學習的。

我一度去開始學習和研究喪文化,我發現,喪文化雖然被很多人說有毒,可是在心理調適方面,喪文化卻有著它的積極意義所在。我隨便從我們的群聊記錄裡找了幾個常見的人物形象,大家可以看看:

悲傷蛙,被大家習慣性稱為Sad Frog,漫畫《boy’s club》中的角色。開心的青蛙被網友P成了悲傷的青蛙。

眼看“喪”文化流行,可你真的瞭解“喪”背後的溫柔反抗嗎?

悲傷蛙

馬男波傑克,一位有知覺和洞察力但因內心的不安與絕望而有自毀傾向的半人半馬生物。

眼看“喪”文化流行,可你真的瞭解“喪”背後的溫柔反抗嗎?

馬男

而最後這位美國小胖子來自動畫《King of the hill》,名為鮑比希爾。與前面幾位的不同,在我眼裡,他完全是靠自己的面癱臉以及發神經在喪界佔領了一席之地的。我的年輕同事都說,手機裡要是沒存上百八十張鮑比希爾,簡直不好意思在朋友圈傳播負能量。

眼看“喪”文化流行,可你真的瞭解“喪”背後的溫柔反抗嗎?

眼看“喪”文化流行,可你真的瞭解“喪”背後的溫柔反抗嗎?

關於現在的“喪”風氣,各路人士都呼籲要及時制止。但我覺得那些喊喪的年輕人,其實依然在賣力工作生活,喊喪不過是他們情緒的宣洩口而已。

我們應該更敢於直面自己,除了用力工作,更應該直面自己的脆弱,與自己和解。喪,有時候更是一種自嘲,通過幽默的方式,嘲弄自己的有點或者缺點。

著名的心理學家羅傑斯,將個人對自我的意識分為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當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間存在差距,自身能力無法滿足自我期待時,人們會產生焦慮的感覺,而對抗這種焦慮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自嘲。

我們生活在壓力巨大的社會中,現在的社會景象是二三十年前我們的父母所不能想象的,那麼在二三十年後,誰能夠想象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什麼樣的世界中?他們又會面臨怎樣的壓力呢?

我們在追趕各種社會標準,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比如情商、智商、畫畫、英語、拳擊、擊劍的同時,別忘了以身作則,教會孩子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自得其樂。

有時候,我們總為無法改變的現實或無法預知的未來而擔憂,然而沉浸在悲傷中卻是對當下最大的浪費,有時你覺得很糟的事情,放到你的人生旅程中看,其實不過是一瞬間,不如自得其樂,活在當下吧。


眼看“喪”文化流行,可你真的瞭解“喪”背後的溫柔反抗嗎?

文|劉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