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掉油膩,重拾活力,避免中年化的人生

甩掉油膩,重拾活力,避免中年化的人生

上週收到一位朋友轉發的文章《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看到標題就感覺到會成為爆文。文章討論的主題“中年男”,就如“高企的房價”、“高額的教育支出”等話題一樣,可以時不時拿來新炒並且永遠能切中要害,獲得廣泛認同。

跟保溫杯一樣,這篇文章再次把中年人推上舞臺。那些青春的躁動似乎在中年就轉變成了“大肚腩”、“玩手串”,讓人唏噓,不禁嘲諷。

把人標籤化是一個好辦法,可以通過群體定位快速進行模式識別,但這同時也帶來了盲目和魯莽。殊不知有些中年人依然青春無限,充滿活力,即使到了老年階段依然如此,就像64歲的方勵、81歲的王德順。反觀一些年輕人,即使仍然20出頭,生活卻只有花天酒地,難道這是活力?

所以,我更願意使用“中年化”而非“中年人”來定義那些在生活面前呈現疲態的人群。“中年化”跟年齡、性別無關,更多關乎心態。

那對於特定的行業呢,也會出現“中年化”的情況,今天就不妨來說說保險人。

保險人的“中年化”有以下三大特點,油膩十足。

1.沒有自信

雖然中國的保險業近5年都維持在20%的增長率,但整體來看,國民的保險意識仍然停留在較為初級的階段。做為保險人,現在仍然會聽到類似“保險是騙人的”、“堅決不買保險”這樣的說法。正是因為這樣的說法,保險人容易出現不好意思談保險的情況,不夠自信。

不過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使用這樣說法的人以中年以上人群居多,而80、90後人群,已經開始主動購買保險。那些年輕時說不買保險的人,當年老的時候卻巴不得有一份保險,真是矛盾的人生。

回到保險本身,做的就是概率的生意,不確定未來是不是會生病,但很可能會生病,所以需要一份健康保險。

現在已經積累一定的財富,不確定會不會任性地花掉,不確定未來的投資波動,不確定年齡越大自身的掌控能力,所以需要一份年金保險。這張保單不關乎過高的收益,也就避免極端風險發生時沒有依靠,有的只是給你一個確定的生活以及給家人確定的承諾。

保單能算出收益,卻計算不出保單的存在給內心的安定感。

就像撞車之後,你會說“沒事,報保險”,保險人的工作就是讓客戶在任何時候都能這樣說。

2.保險是萬能的

上一條當中提到的社會對於保險的不認同,恰恰是因為這一點,正是保險人在介紹時沒有把保險條款講清楚。不同的風險類型背後是不同的概率,相對應的就是不同的保險產品,沒辦法做到一款產品保所有風險。每個人因為年齡、收入、職業、家庭情況不同,需要的保障類型也自然是不同的。

別期待萬能了,圍繞需求規劃才是萬變不離其宗。

3.朋友圈就是自己的旅遊展廳。

那些在保險行業留存下來的優秀從業者,他們經過初期的艱難積累,保險事業穩步上升。一旦達成某某獎項,自然少不了朋友圈一通曬圖,隨之而來的是世界景觀一覽。

在任何一個行業,留存下來的精英自然應該有更高的收入,只是這些圖片跟你的客戶有多大關係?真是油膩十足

甩掉油膩,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保險人。

願你的保險從業之路一路暢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