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狄仁杰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近几年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收视率居高不下。人们无不为狄仁杰高超的断案能力而叹服,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是什么样的?其实,比起作为一个神探的智谋而言,狄仁杰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韬略和胆识更为可贵。

历史上的狄仁杰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唐贞观四年(630),狄仁杰出生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的一个庶族官僚家庭。出身名门的狄仁杰从小喜欢读书,又有主见。成年后,通过明经考试,出任汴州参军。然而,由于他性情耿直,上任没多久就被人诬告了。而此案审理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画家、时任工部尚书的阎立本。年轻的狄仁杰凭良好的学术修养和谈吐举止给阎立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结果不但案子水落石出,他还被推荐到并州都督府当法曹。

这个年轻勤奋的法曹兢兢业业,因为政绩出色,于唐高宗凤仪元年升任大理寺丞。狄仁杰刚到大理寺,积压的案件已非常多。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夜以继日,笔不停批,整整奋战了一年,就把积压案件全都清理了,涉案人员达17000人之多,事后竟然一个喊冤的都没有。数量之多,质量之好,在当时传为佳话。

历史上的狄仁杰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狄仁杰第一次当上丞相,正值武承嗣踌躇满志之时。他认为狄仁杰将是他被立为皇嗣的障碍之一,便勾结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狄仁杰以非常之举,立刻服了罪,却暗中拆被头写了状子,藏到棉衣中,请狱吏转告家人。他的儿子狄光远得到冤状后,持书上告。武则天于是召狄仁杰等“谋反”的大臣当面审讯,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当问他为何要承认谋反时,狄仁杰回答说:“向若不承反,已死于鞭笞也。”就这样,狄仁杰运用智谋死里逃生。结束了他第一次短暂的宰相生涯。

武则天深深信任和依赖这位谋臣,内政外交政策无不问津。这位人人惧怕的女皇,常尊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不直呼其名;狄仁杰喜欢面引廷争,武则天“每屈意从之”;狄仁杰曾多次以年老告退,武则天不许;狄仁杰觐见,武则天常阻止其参拜;她还经常跟大臣们说,不是军国大事,一律不要去麻烦狄仁杰。

历史上的狄仁杰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民国时期,荷兰外交官高罗佩来到了中国,听到民间关于狄仁杰的传说后,颇感兴趣,便将这位中国历史人物的故事写成了侦探小说《狄公案》,使得这位东方“福尔摩斯”闻名海内外。

历史上的狄仁杰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