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伪军在关键时刻救了岳飞一次

原文@bigegg 载于中读App

南宋绍兴十年,金兀术公然撕毁与南宋的盟约,大驱金军铁骑攻打南宋,很快占据了河南各州县,但在两淮、四川等地遭到韩世忠所部的强烈抵挡。金兀术的金军铁骑在顺昌城下碰得头破血流。宋高宗赵构听闻战报,命令屯兵于鄂州的岳飞马上率军驰援顺昌。岳飞接到圣旨后立马北上,于河南郾城大破金军。

后人在分析郾城之战时,为何金军全面占据优势地位,却没有打赢这一关键之仗。其实原因非常简单。

七月,岳家军与金军在郾城进行决战。剧烈的战役中,金军的步卒被岳云带领的背嵬军击溃,而从左右两翼前出进行迂回包抄的金军杀手锏"拐子马"和"铁浮屠"又在手持扎马刀、长斧的宋军步卒面前步履维艰。

南宋伪军在关键时刻救了岳飞一次

此刻的河南已成宋金必争之地,谁操控了华夏,便可以王天下。金兀术还意识到,南宋诸军唯岳家军"将勇而兵精",故而决定先集主力击破之,宋就可待攻下;所以他将手中的精锐部队-重甲马队"铁浮屠"派了上去。

但是,金兀术没想到的是,其统帅的十万大军存在一个丧命短板:"签军"。

什么是签军,建国之初,女真人实施全民皆兵的军事制度,早在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之前,就实施了一种由围猎制度演化而来的"猛安谋克"制,全部男人都要参加,壮丁为正兵,老弱为阿里喜(类似后勤)。

到了绍兴十年的时候,金人所面对的战略局势非常严峻:南有南宋的战役;北有蒙古的要挟;西有西夏攻击;东北也有高丽人蠢蠢欲动。四面楚歌声中的金人还要腾出一只手来抵挡因自己的苛捐杂税而激起的国内各族人民的装备抵挡,军力远远不够。为了处理兵源紧张的问题,金朝统治者决定在占其统治区人口绝大多数的汉人中强制征兵,以"抽签"的方式决定汉族男人谁去从戎,这就是签军,实际上就是汉人组成的军队,类似抗日战争的伪军(伪军的主要来源有国军战俘能改造部分和当地抓的壮丁,以及地痞流氓的补充。从组成来看,属于国军老底子的不少,但中央嫡系投降的不多,大多是地方部队。)

南宋伪军在关键时刻救了岳飞一次

金国全靠打压地主、残酷压榨平民获得金钱,还有就是用前朝两倍高工资收买各族军队包括陕西、河南、山东的汉军,只重给钱不重提拔洗脑过的将领,军队貌合神离。很大程度上,签军缓解了金军兵员缺少的问题。例如,郾城之战大约二十年后,金海陵王为再次侵宋曾一次签发汉军十五万。

但当由汉人组成的签军遇到岳家军的拼死冲击时,汉人在阵前溃散而退则成了一种必定,因为强制征兵激起了汉人的强烈抵挡,但迫于无奈只能顺从。曾经,金朝军队赴山东签军,人不愿从,不愿意者杀之。为了躲避征兵,许多汉族男人还拿起武器进行抵挡。而那些不幸被征入军伍者,也是一有机会逃出军营,更有杀死军官之后再投向宋军的。

这种由满腔怨气乃至抵挡连连者所组成的部队,不会有什么战力。当其遇到岳家军的拼死冲击时,阵前溃散则成了一种必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