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议员:中国2025计划“吓到”了美国

【侨报记者徐一凡7月18日华盛顿报道】7月18日,来自得州的共和党众议员、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主席迈克尔·麦考尔(Michael McCaul)在华盛顿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EI)谈及美中关系。麦考尔指出,中国在《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发展目标“吓到”了美国,让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改变。美国希望与中国合作促进新技术发展,但中国的一些行为让美国不得不把中国看作竞争对手。

美议员:中国2025计划“吓到”了美国

麦考尔演讲现场。 (侨报记者徐一凡摄)

麦考尔说,在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中国政府列出了10个新兴产业领域,期望这些领域未来都能由中国主导;这样的目标“吓到”了美国,让美国从此对中国的看法改变了。其实美中两国在新技术发展领域有很多内容可以合作,可以共同造福人类。但是,美国很害怕中国会在技术合作过程中继续窃取美国的知识产权——这让美中达成合作变得非常艰难。他以华为和中兴为例,称这些中国的企业可能会损害美国的国家安全。比如,澳大利亚曾经让华为为该国的5G网络提供设备,现在就在担忧国家安全受到伤害。麦考尔甚至还说,苹果公司的许多零件在中国生产,这也是令人担忧的;虽然劳动力价钱较低,但很难保证中国不在这些零件上“做手脚”,从而窃取信息。

麦考尔表示,中国是重要的超级大国。抛开美中意识形态差异不提,未来十年中国也应当被看作美国的竞争者。对美国的网络攻击、知识产权窃取等都是中国的“招数”。中国可能不像俄国、朝鲜等国家会与美国掀起“网络战争”,但多年来中国的相关行为——包括获得美国的健保资料等——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却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在非洲、南美,中国与美国在自然资源的获取方面也是互为竞争关系。

美议员:中国2025计划“吓到”了美国

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主席迈克尔·麦考尔在智库强调美中之间的竞争关系。 (侨报记者徐一凡摄)

麦考尔还指出,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朝鲜问题上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但美国还是要弄清楚,“中国是竞争对手”是个前提。另外,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长期目标是让朝鲜成为与美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这正是朝鲜现在所提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