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利潤超阿里,7-11是如何將零售做到極致的?

7&I是日本的大型零售、流通事業控股集團,旗下擁有7-Eleven、伊藤洋華堂、Seven銀行、西武百貨等公司。7-Eleven日本公司從1974年創立以來,在日本經濟嚴重衰退的情況下,仍保持了連續40多年的增長勢頭,成為全球最大的便利店集團,在全世界17個國家和地區擁有6萬多家店。

人均利潤超阿里,7-11是如何將零售做到極致的?

親手締造了這個傳奇的鈴木敏文,作為7&I集團的掌舵人、日本7-Eleven的創始人,將自己創立公司的歷程和經營理念寫在了《零售的哲學》這本書裡,關於如何發掘顧客需求、如何擊中消費者心理、如何利用數據驅動門店運營、如何打破常規推進創新……這個傳統零售企業,有著眾多值得互聯網人和創業者學習的地方。

1

一言不合就開銀行——全能便利服務竟是這樣打造出來的

7-Eleven曾發起了許多領先業界的挑戰項目,例如在店內銷售飯糰等鮮食、食品配送服務、配置ATM、代收水電煤費用等等。目前7-Eleven已經推出包括票務代收、各種卡充值、快遞、乾洗、相片沖印等50多種便利服務,部分地區還可以租借充電寶,現在共享充電寶很火對嗎?人家早就玩兒過了。

還有一些想不到的奇葩服務:比如照看小孩、各種考試報名、優衣庫線上訂單自提等等,簡直無所不能,完爆社區裡各種小店。這些服務既帶動了商品銷售,又帶來了可觀的服務收入。

人均利潤超阿里,7-11是如何將零售做到極致的?

(電影《志明與春嬌》中,有許多情節在7-Eleven發生)

也許很多人認為,7-Eleven做這些便利服務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其實不然,作為首次在便利店提供這些服務的發起方,每一項服務的推進過程中,都經歷了巨大的壓力和阻礙。比如,在店內設置自動取款機ATM。

為了收集和了解消費者需求,7-Eleven經常以問卷的形式對顧客、周圍居民等各類人群展開調查,90年代後期,調查問卷中發現許多顧客提出“希望在便利店增ATM”的需求。鈴木敏文決定推進這個計劃。

起初,他們打算和既有的金融機構合作,然而雙方談判並沒有達成一致。原因是銀行工作日和週末採用兩套手續費價格體系,這在當時的金融業是常識,但7-Eleven認為這違背了“帶給顧客便利”這一要務,無法接受這個規則。最終他們選擇了最難的做法——自行申請銀行牌照。

便利店開銀行,是前所未有的事情,鈴木遭到了職業生涯中最大的反對和質疑。來自金融界、社會各方、甚至公司內部的批判聲像狂風暴雨一般。所有人都認為,外行開銀行一定會失敗,並且在銀行都快要破產的行情下,一個零售企業去趟渾水簡直匪夷所思。而且當時銀行的ATM早已處於飽和狀態,因此肯定不會有市場。

外界持續的質疑,和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各種阻礙,讓團隊成員也漸漸變得身心俱疲。鈴木始終保持了一貫冷靜,並引導團隊轉換視角,重新審視7-Eleven成立銀行的決定性因素,令團隊進一步達成了共識,堅定了信念:只有成立銀行,才能當顧客遇到燃眉之急需要現金的時候,幫助用戶解決問題,真正體現“便利”。於是Seven銀行在質疑和反對聲中,義無反顧的誕生了。

ATM落戶門店後,使用率穩步提升。如今,在日本和臺灣的大部分門店都能找到ATM。使用店內的ATM需要收取一定手續費,但和銀行的收費規定不同的是,店內24小時使用統一的價格體系。Seven銀行輕鬆實現了金融廳規定的“三年內盈利”的目標,令外界大跌眼鏡的同時,還給7-Eleven帶來了意外的收穫:大多數利用ATM取錢的顧客,都會順便在店內消費,也促進了商品的銷量。

反觀現在不少創業者,最大的問題是過於依賴外部因素的影響,以及過於看重眼前的回報。在決定一個項目要不要啟動的時候,往往首先考慮現在是不是風口,而不是用戶需求。在決定一個項目要持續還是結束的時候,總是先考慮眼下能獲得怎樣的收益,而不是給用戶帶來的價值。

然而,當你看見了某個風口,表示其他人也看見了,迎著風口也就意味著競爭慘烈,意味著你的價值不是獨特的,是可替代的。並且,當你在考慮眼前的回報時,有些人已經義無反顧的走在了前面。因此這樣的創業者們,很容易戰戰兢兢、自我懷疑,很容易玻璃心,容不得批判和質疑。於是這樣的創業者們,只能一邊抱著被風口吹上天的僥倖心理,一邊自我感動,說著創業維艱、生活不易。

2

以顧客為中心——關於需求,你的第一反應很可能是錯的

年輕時候在出版社工作過的鈴木,在出版社的研究所進行過一些統計學和心理學的學習,這對他之後經營7-Eleven起到很大幫助。

心理學在鈴木從顧客立場考慮問題、揣摩顧客心理方面起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而統計學則在數據驅動門店運營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

先說前者,書中舉了一個7&I集團下伊藤洋華堂的營銷活動的例子:

5%消費稅返還活動,為什麼比降價10%給力?

1989年的日本,經歷了長期的經濟低迷,而日本政府開始推行3%的消費稅政策,進一步打擊了消費市場。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民眾才稍微恢復了一些消費意願,政府又立即將消費稅提高至5%,自此消費市場一蹶不振。當時鈴木敏文向董事會提議,開展返還5%消費稅的促銷活動。董事會聽到覺得非常可笑,那時市場上即使降價10%都無人問津,區區5%的促銷能有什麼效果?

而鈴木認為,顧客抱有不滿情緒的根源來自消費稅上漲,因此如果以返還消費稅的方式推廣,一定能迎合顧客的情感訴求,令他們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雙方據理力爭後各退一步,董事會同意先以北海道為試點開展活動。結果一經推出,顧客反響熱烈,營業額同比去年增長75%,一週後公司立刻決定把活動推至全國。

用戶的消費心理,是一個很複雜且微妙的過程。決定是否消費,很多時候並不是最表面那個一眼就能看到的原因。關於這點,還有一個經典的例子:

經濟低迷中推出高價飯糰,為什麼反而熱銷?

在日本通貨緊縮的年代,各個公司都陷入了大幅降價的惡性循環,大打價格戰,然而7-Eleven卻反其道而行。

以飯糰這個品類為例,當時各大公司都推出了100日元的低價飯糰,非常熱銷,但隨著時間熱銷現象逐漸褪去,7-Eleven的產品研發負責人理所當然的提議:推出比100日元更低價的飯糰,他從100日元飯糰的熱銷推測“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消費者更喜歡價格低廉的產品”。這是很正常的思維模式,聽上去沒有什麼問題。

但鈴木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在產品過剩、消費飽和的時代,相比價格高低,產品是否具有新的價值才是決定購買的關鍵。最終,售價200元的高品質飯糰問世了,嚴選海苔、大米及餡料加上精緻的日本紙包裝,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令當年飯糰類的銷售額同比上一年度的增長率高達兩位數。

銷量低是由於降價力度不夠,經濟不好所以民眾喜歡更便宜的東西,這都是很容易想到的、聽上去很合理的結論,然而事實很多時候並沒有那麼簡單,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因素決定著消費意願。比如特定社會環境下用戶心理、情感上的訴求,以及對產品新價值的追求等等。

鈴木一直認為,7-Eleven真正的競爭對手並不是其他品牌的便利店,而是不斷變化的用戶需求。

現如今很多企業,一方面容易被競爭對手打亂腳步,看到別人打折自己也打折,看到別人送紅包自己也趕緊送紅包,扎堆把所有的傳統節日都硬生生過成了購物節,可手段來回就那幾樣,消費者早已失去新鮮感。

另一方面,很多管理者熱衷於追求捷徑,總希望以超低的成本獲取爆發式的增長,選擇性無視被媒體大肆宣揚的熱門案例中,存在的概率問題和倖存者偏差,將本該用來打磨產品的時間和精力,押注在了營銷上。因此,具有新價值的產品鮮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概念炒作、營銷事件。這些只能取得短期效應的做法,讓眾多產品在短暫獲取了大眾眼球之後,又如同一陣風迅速的消失在用戶的視野。

短視和本末倒置的思維,讓這些企業生存在一種非常焦慮的狀態。每天盯著競爭對手,坐立難安。每天追著熱點,手忙腳亂。反而像7-Eleven這樣清楚顧客需求,始終站在顧客立場考慮的企業,無論在什麼樣的大環境下,都能夠淡然處之。

3

數據驅動運營——玩了30多年,可能比某些互聯網公司還6

上文提到,鈴木在出版社學習到的統計學知識,對之後7-Eleven的經營起到了關鍵作用。鈴木對數據的重視和敏感,引導7-Eleven形成了數據驅動的單品管理模式,也是門店乃至整個集團維持高效運轉、保持高利潤的關鍵。

80年代初,7-Eleven成為日本首家引進POS機的公司,利用POS系統可以更好的把控每個產品在不同時間段分別賣出的數量。但鈴木的要求不止於此,他希望對POS系統加以活用,於是提出了基於數據的“假設-執行-驗證”的工作模式:

“假設”並不是憑空想象,而是以銷售數據為出發點,結合第二天的天氣、氣溫、街市的活動等前瞻性信息,進行客觀的分析和思考,提前預判顧客的消費心理,並以此為基礎訂貨。最後再通過當天收銀結算的POS系統,精確的掌握產品銷售的數量和時間,印證和調整自己的假設。然後再繼續下一輪的“假設-執行-驗證”步驟。

這就是7-Eleven沿用至今的單品管理原則。

和早期商品管理只是停留在“讀取、分析數據,掌控庫存”的層面不同,鈴木提出的單品管理,觀察數據的角度,從關注數字大小轉移到了對數字變化背景上。比如:發現昨天飯糰賣出11份,今天賣出15份,就需要思考為什麼會增加:

是由於麵包缺貨了,顧客才用飯糰替代?

還是天氣的影響呢?(天氣常常會影響快餐飲料類的商品銷量)

是不是顧客性別年齡層次等屬性發生了變化?(店員每次收銀都需要錄入顧客的年齡性別等信息)

……

找到數字變化的原因,就可以在下次訂貨中充分活用,應對不斷變化的顧客需求。

分析數字變化僅僅是前提,單品管理最重要的精髓,在於快速執行,快速驗證,根據驗證結果再推算,不斷重複。長期下來,7-Eleven的每個人,包括老闆、店長,甚至是實習生、兼職人員都培養出了對銷售數字的敏感和直覺,什麼時間什麼商品會暢銷,什麼商品擺放在一起會促進銷量,銷售額會有什麼變化,甚至不看數據就能憑直覺做大致判斷。訂貨的時候沒有人再說“庫存少了,補一箱吧”,而是“我想賣多少,所以訂多少”。

“假設-執行-驗證”的單品管理,極大的提高了備貨的精準度,減少了庫存。不僅門店運營,7-Eleven的物流部門、產品開發部門、店鋪開發、設備等部門,都汲取了這個理念,也造就了7-Eleven的強盛。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可獲取的數據源也更加豐富,網絡熱議話題和網絡熱銷情況這些新型數據也在7-Eleven的收集參考範圍內。

主動思考、建立假設,再以實際的經營數據驗證假設的流程中,最重要的核心是“人”。無論多麼大的數據量,多麼豐富的數據源,多麼高科技的分析系統,如果只單純的依靠系統給出的結果是遠遠不夠的。

現如今的互聯網公司,掌握著億萬級別用戶的海量數據,但對數據的利用,大部分還停留在很初級的階段,遠遠沒有發揮數據應有的作用,我認為這其中更多還是“人”的原因:

1、大多數決策由管理者拍腦袋來定,數據淪為給老闆已經定下的“英明決定”做支撐,或是彙報時邀功的素材,平時只是擺設;

2、即使對數據進行了分析和解讀,後續相關的執行(比如改進措施、解決方法、發現的新的突破點等等)沒有跟上,導致之前的成果和經驗無法進一步驗證,也無法更深入的運用,因此不可能產生實質性的提升。

最後總結一下,7-Eleven是一個積極應對變化,不斷打破常規的公司。但一個企業的成功,絕不僅僅是因為做對了某一兩件事,而是很多綜合因素的結果。促使7-Eleven成功的,除了以上提到的,不遺餘力打造全能便利服務、以顧客為中心的經營原則、數據驅動運營的工作模式以外,還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比如,推進了物流體制改革,對後期整個物流行業都影響深遠;深入細節的用戶體驗;推出網絡購物,嘗試網絡與實體店的相互融合。今年最火爆的概念“新零售”,7-Eleven早早就開始探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