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農技課:水稻增產的本質原因

大家好,今天,我將分享一個不同以往的理念,它可能會顛覆一些農業從業者對於作物產量的看法。理念即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不是讓作物增產,而是在

保產,是在儘量接近不同品種應當達到的產量。接下來我會通過糧食作物——水稻,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這個理念。

1、水稻的產量來自哪裡

專業的水稻種植者都應該知道,水稻產量的三大指標,“有效分櫱數實粒數千粒重”,所以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在提高這三個指標。然而,水稻是有自己的產量極限的,這是由品種所決定的。

五分鐘農技課:水稻增產的本質原因

以“龍粳31”這個常見的粳稻品種舉例(這個品種,每個穗上可以有86個籽粒,正常的千粒重可以達到26g,在粳稻品種裡屬於穩產品種;黑龍江多數機插秧一平米有24個穴,也叫24蔸),根據品種本身的特點和黑龍江常規的種植技術,“龍粳31”產量有這樣一個計算公式:

產量=667平方×24穴×20個穗×86個粒×26g千粒重÷1000粒÷500g/斤=1431斤/畝

五分鐘農技課:水稻增產的本質原因

2、理想產量與實際產量及原因

理想的管理狀態下,“龍粳31”(本身是穩產品種)應該達到畝產1431斤,而現實中,黑龍江絕大多數農戶的產量只有1150-1200斤,其中有230斤,在種植過程中流失了。原因要麼是苗不好,分櫱不好,有效穗數不夠;要麼是分櫱末期肥水管理不到位,中微量元素缺乏,導致授粉結實率不足,沒有形成品種該有的86個籽粒/穗;要麼就是病蟲害管理不到位,水肥問題導致灌漿不飽滿,或者灌漿期不夠,底部產生癟粒。所以說,我們的種植管理,農藥化肥等一切工作,都是“產量保衛戰”,目的是實現品種的理想產量。

五分鐘農技課:水稻增產的本質原因

3、幾個簡單的保產方法和原理

因為農戶和種植者的水平參差,地區差距大,不可能使多數農田跟我們的實驗田一樣高產,目前“精準種植,精準管理”的農作技術,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普及,但是已經有一些辦法,可以縮小種植者技術水平之間的差距,使實際產量能夠更加接近品種的理想產量。

五分鐘農技課:水稻增產的本質原因

A. 分櫱期噴施蕓薹素,海藻素等促進快速分櫱柯茬的葉面調節劑,結合促生根返青的肥料,保證有效穗數達到最高值。(核心是“早、快”,因為越早長出來的分櫱才能形成有效穗,有足夠的時間孕穗和生長,較晚長出來的分櫱不會形成自己的根,形成無效穗,不能結實成籽粒,如同雜草一樣消耗營養)

B. 孕穗期補充中微量元素,由於多年種植,大多數土壤中都缺少中微量元素,比如硼鋅、鈣、硅等,可以在孕穗期噴施,促進揚花授粉的結實率。

C. 三唑類殺菌劑(苯醚甲環唑、丙環唑、戊唑醇等)可以打破階段性灌漿(原理是三唑類殺菌劑可以去除作物生長的頂端優勢,也就是蹲苗的作用,但對於水稻比較柔和),讓水稻稻穗上下的籽粒同時進行灌漿,也就能去除一些癟粒,提高產量。

D. 配合殺菌劑一起,噴施高鉀葉面肥,後期水稻的4片功能葉對產量作用很大,在保葉的基礎上,同時噴施高鉀葉面肥,促進灌漿和幹物質收集,

提高千粒重

今天關於水稻的管理就分享這麼多,按照目前多數農戶的種植水平,還有很多細節方面的技術需要我們做普及工作,如種子、農藥、化肥、人工相關的技術等等,尤其是土地相關的管理技術。這些技術的價值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以後我們可以一起不斷學習,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