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經常吵架和父母離婚,哪個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我們常說,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性格、等塑造,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與一個整體吵鬧不休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不言而喻,前者讓孩子在愛中成長,後者卻是讓孩子在傷害中煎熬。

那如果是將處於以下兩種環境中的孩子作對比,哪種對孩子的傷害更大呢?

父母經常吵架和父母離婚,哪個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1. 父母經常吵架,家裡很少有和睦相處的時刻

吵架在一個家庭中很常見,但經常性吵架就說明家庭關係出了很大問題。而很多時候,夫妻雙方為了孩子能成長在一個完整的家中,會得過且過,堅決不離婚。

生活中就有這樣一個例子,從孩子出生開始,夫妻兩人就不停吵架,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日子越過越覺得看錯了人,與談戀愛時完全不是一回事。兩人也想離婚,但雙方父母卻不同意,一直壓著,覺得離婚了對孩子不好。

於是兩個人就這樣相互折磨過著日子,在兩人吵得激烈的時候,男方對年僅3歲的孩子又打又罵。後來女方受不了這樣的生活,兩人就開始分居生活,將孩子一邊放幾天。但是對孩子來說,卻備受折磨,因為父母經常會把氣撒在他身上。

等到孩子上學了,老師和家長反映說孩子平常不愛說話,很沉默,也不大合群,讓家長平常多關注關注孩子。

父母經常吵架和父母離婚,哪個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同床異夢的夫妻,在婚姻中不少見,為了孩子而堅持不離婚的也有不少,但往往最後受傷害的還是孩子。

婚姻是需要經營的,如果夫妻對婚姻充滿了怨氣,即使想盡方法遮遮掩掩,久而久之也會折射到孩子身上。

對孩子只養不教,不離婚的意義在哪?不是不離婚就是一個完整的家,完整的家最重要的就是和諧的夫妻關係。

父母經常吵架和父母離婚,哪個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2. 父母離婚,沒有爭吵但總有父母一方缺失的情況

現在社會上的單親家庭,算是比較普遍的了。但人們談到單親家庭時,總會帶著有色眼鏡,覺得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必然會有所缺失。難道離婚真的就對孩子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了嗎?

一個孩子上小學3年級了,在學校膽子很小,性格也內向,走路的時候也喜歡低著頭,和別人說話時聲音也非常小,他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

因為父母夫妻關係破裂,在孩子1歲的時候就離婚了,孩子撫養權歸母親。但是自離婚後,母親卻從來不讓他見父親,經常在他面前說父親的缺點。而父親在偷偷見孩子的時候,也說其母親的缺點。孩子被夾在中間,成了他們宣洩的出口,讓孩子失去了安全感。

離婚後依然對對方存有怨恨,並試圖通過孩子來表達各自的不滿,苦果只能由孩子來吞。

父母經常吵架和父母離婚,哪個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但不是所有的離婚,都是這樣的,也有完全不同的案例。

一對夫妻離婚了,可對孩子的愛卻沒有任何變化。孩子由母親撫養,父親每週都來探望孩子,但是夫妻雙方從未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不好。

母親會解釋離婚的原因:“我和你爸是性格不合離婚的,但是這並不會影響我們對你的愛……”

父親會對孩子說:“我們都很愛你,只是我和你媽不能在一起了……”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雖然父母離婚了,但孩子卻並未受到什麼影響,性格陽光開朗,禮貌待人,學習成績也好,誰也不會想到這樣的孩子竟是出自離異家庭。

父母經常吵架和父母離婚,哪個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無論是父母經常還是父母離婚,哪一個對孩子來說都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但是,真正影響孩子的卻是,他是否有一對真正懂愛的父母,尊重他、愛他、教他、管他、陪伴他……為他營造充滿愛的成長環境。

當父母是一門學問,生孩子賦予孩子生命,養孩子卻要用心、用愛澆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