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邹城古村,凰翥黄柱,傻傻分不清楚

农业知识科普带你走遍中国村庄。本期以 为主题,带各位读者朋友走进山东省济宁邹城市凰翥村,看一座散落在民间的古建遗珠。邹城是历史名城,人文资源丰富,文物众多,除了著名的孟庙、孟府古建筑群、龙山玉皇殿、大园戏楼、峄山白云宫之外,还有许多古建筑散落在广阔农村的土地上。 ,那么就让我聆听大束镇凰翥村督理文教阁的百年回响。

凰翥村,发音 huáng zhù。凰是传说中的神鸟。 翥:高飞。意谓凤凰高飞。早在晋朝陆机《浮云赋》中便写到:“鸾翔凤翥,鸿惊鹤飞,鲸鲵溯波,鲛鳄冲道”。神鸟雄为凤,雌为凰,总称为凤凰,常用来象征祥瑞。因村北有座山如鸟展翅,人送名凤凰山,该村随称作凰翥村。该村历史久远,始建于隋代,又处于“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文化氛围浓厚,尊师重教、崇尚教育之风兴盛。清道光年间为督理该村发展教育兴建了“督理文教阁”。

济宁市邹城古村,凰翥黄柱,傻傻分不清楚

济宁市邹城古村,凰翥黄柱,傻傻分不清楚

凰翥督理文教阁位于凰翥村中央的南北大道上,俗称“文阁”。该阁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为单檐硬山式建筑,砖石结构,高约10米,面宽约9米,纵深约7米。下部为宽约4米的过街拱门,是村中的主要通道;上部为三楹阁台,筒瓦覆顶,四脊立有吻兽,红木立柱石鼓作基。整体形象浑然高大,气宇轩昂,站在村南头便可一睹其威武的风采。

济宁市邹城古村,凰翥黄柱,傻傻分不清楚

济宁市邹城古村,凰翥黄柱,傻傻分不清楚

督理文教阁正门券门上方为清道光三年所题刻的“督理文教”碑刻。督理,意为监督治理,督率管理。此处的含义大致与清代刘大櫆所记《少宰尹公行状》中:“未逾旬,而天子使督理江苏学政“”。中的意思一样。文教,即是儒学,也包括诸子百家等国学。兴我文教,尊我儒学,即为我中华人。“建社仓以备荒年,创书院以兴文教。” 因此督理文教阁便是为了在此地督理该村发展文教教育。

济宁市邹城古村,凰翥黄柱,傻傻分不清楚

济宁市邹城古村,凰翥黄柱,傻傻分不清楚

在督理文教阁的背面则镌刻“地接宫墙”的石刻。所谓宫墙,在文教当中一般指代指万仞宫墙(孔子的学问)。其意出自《论语》子贡语。鲁大夫叔孙武叔曾经对大夫们说:“子贡的学问很深,比孔子还要强些。”子贡听说后就给叔孙武叔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这道墙不足肩头高,别人很容易看到里面有多少东西,我老师这道墙有好几仞高(仞:丈量单位,一仞约等于八尺),别人是看不到里面的东西的,只有找到门,走进去,才能看到这墙内雄伟的建筑,可找到门的人太少了!此处镌刻地接宫墙,意指和孔家文脉,一脉相承。

,那么我想凰翥村的督理文教阁,一定对当前我们大力推广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而欢欣鼓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