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名人话贺州 杨剑华:我在世界长寿市等您来!

贺州名人话贺州 杨剑华:我在世界长寿市等您来!

杨剑华,女,瑶族,现居贺州。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广西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作家协会会员,贺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共十九大代表。

我在世界长寿市等您来

在世界上,有一个以长寿闻名的城市,她是——贺州,是我美丽的第二故乡。虽然是第二故乡,可她在我的成长中,在我的文艺创作中产生了十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我是杨剑华,我在世界长寿市贺州,等您来!

贺州名人话贺州 杨剑华:我在世界长寿市等您来!

虽然我的祖籍地不在贺州,

但贺州是我的出生地、成长地,她以宽厚温情的怀抱,

拥抱了从祖辈就乔迁而至的我的家族,在我内心深处,

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深深热爱着这方水土的贺州人。

今天,我就以贺州女儿的身份,带大家走进美丽的贺州,

走进神秘的长寿市,讲讲我和它之间的故事。

我与家乡的成长故事

贺州名人话贺州 杨剑华:我在世界长寿市等您来!

我从小就在贺州长大,她虽然不是我的第一故乡,

而在我的心里,我已经早早地扎根于贺州的这一方山水。

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我的成长,秀美的山水洗涤我的心灵,

丰富多样的文化拓展我的视野,单纯质朴的人文性格给予我美好的回忆。

这些,都是贺州印在我灵魂上烙印,她滋养我的成长,我见证她的美丽嬗变。

贺州有着丰富的矿藏、悠久的采冶历史,

原平桂矿务局浓缩见证了贺州矿业文化的辉煌。

作为一个矿山孩子,我是在厂矿的宿舍区里长大的。

记忆中的厂矿生活特别美好,

来自五湖四海的厂矿工人在这里融洽相处,

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在这里融合互通,

但人际关系又很单纯很和谐。

这样质朴的人文性格,开放包容的的文化格局,

为我的成长营造了很好的氛围。

而这也正是贺州最大的魅力所在:

她丰富的语言种类决定了她包容的文化特点,

她多样的民俗文化增添了她的文化色彩,

而对于本土文化的珍视和外来文化的尊重,

让她在历史长河的文化演进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韵味。

她的秀丽山水、灵木奇石、瑶族舞蹈、客家山歌、

本土风情以及三省通衢融汇的多元文化......都成为了我文艺创作的灵感源泉。

我就是在这样的贺州中一点点成长,

我沐浴在她的文化中,我成长在她的包容中。

贺州陪伴我成长,而我,也见证了她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生活的矿区经历了二次创业和国有企业改制,

经历了平桂从设管理区,到现在的“百年矿区 岗石之都 祥瑞平桂”;

平桂所在的贺州经历了撤地设市,

到现在闻名遐迩的世界长寿市。

贺州一直在发展,发展中一直有着令人欣喜和感动的变化,

贺州她在时代发展的大浪潮中,仍旧保持自己的文化底蕴,

她从历史中缓缓走来,不紧不慢,在我看来,

她的改变相比“一日千里、瞬息万变”的大都市而言,

少了一些冰冷陌生,多了一份温柔缱绻。

我看到的家乡美

贺州名人话贺州 杨剑华:我在世界长寿市等您来!

我把所看到的家乡美,

都融进了我的文艺作品中。

正是因为我的眼睛里有她的美,

我的作品才有可能带有温度,

才有可能具备美的元素,因为她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啊!

我想所有的文艺创作者都会感谢这源泉和基础。

这些美,美得独特,美得丰富,美得绵延……

贺州名人话贺州 杨剑华:我在世界长寿市等您来!

贺州的语言美

贺州地区的语言种类非常丰富,

每个县区居民都能日常使用多种语言,

比如我,能说粤语、客家话、桂柳话三种方言,

在这贺州人当中,已经算是语言弱者了。

语言生态呈现多样性、复杂性特点,

使得贺州被称为“语言博物馆”。

我记得刚立市的那几年,

市区各行业和日常交流语言比较单一,

但随着后来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生活中能听到越来越多的方言和各种各样的口音,

天南海北的语言在这里畅快沟通,

我觉得这也体现了贺州文化包容的一面。

贺州名人话贺州 杨剑华:我在世界长寿市等您来!

贺州的民俗文化美

在民俗文化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瑶族文化和客家文化。

比如土瑶文化,它属于瑶族文化的一个分支。土瑶风俗独特迷人,

有瑶家迎亲,拜堂,耍歌堂,上刀山,土瑶长桌酒,饮酒歌,舂糍粑等,

还有每年农历10月16日的盘王节,广大瑶胞载歌载舞,

庆丰年,颂盘王。作为一个瑶族人,我觉得非常骄傲和自豪。

虽然家族迁徙让我一度远离了我的民族文化,

但贺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我接续上了民族文化的血脉,

为我的成长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化烙印!

贺州名人话贺州 杨剑华:我在世界长寿市等您来!

贺州的文化美

贺州对于本土文化的重视,

这也是贺州文化与众不同,

独具特色的重要原因。

贺州境内的名胜古迹很多,

像昭平有黄姚古镇,

富川的“宋明清民居博物馆”秀水状元村、风雨桥,

市区的临贺古城、客家围屋,

还出土有战国时期代表岭南文化的重点文物神兽麒麟尊等,

这些都是我们重视和重点保护的物质文化遗产。

贺州的瑶族盘王节、瑶族服饰、瑶族蝴蝶歌、

瑶族芦笙长鼓舞成功申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保护本土语言多样性,

贺州设立了全国首家实体语言博物馆,

馆内有客家话、粤语、九都话、鸬鹚话等29种本地方言的录音资料,

为了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富川瑶族自治县设立了“盘王节”公众假期,

这些都体现了本土文化受重视的一面。

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瑶绣了,它非常的漂亮。

瑶族服饰文化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瑶绣是瑶族服饰最具艺术价值部分。

瑶绣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刺绣的一种,

用红、黄、白、黑等五色丝线为材料,

用黑布、蓝布或白布为底,以错针绣等多种技法,

绣出丰富的花纹,既有简单的几何图案,

也有彩蝶双飞、游鱼戏水等生动的形象和生活场景。

瑶族人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

他们的历史大多靠瑶歌、瑶绣来记载。

所以瑶绣是了解和研究瑶家文化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必须传承和保护。

它的美让我叹为观止,让我感动。

那是一次瑶山采风,我认识了一位瑶族阿妹,

她的妈妈是广西民间工艺(瑶绣)大师,

她本人也是瑶绣代表性传承人,

她的丈夫、弟妹也都在从事瑶绣,

她的儿子还很小也在传习瑶绣了。

这个瑶族阿妹,在传承古老瑶绣的同时,

也致力于瑶绣相关文化产品的

创新、研发、应用,

她的作品成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礼品。

我觉得这是一个这是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非常美好的人物形象,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感动的事情。

这个形象和事情后来成为了我参与主创的瑶族铃鼓《歌堂夜》的原型。

《歌堂夜》讲述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瑶绣奶奶摆歌堂选徒弟的故事,

展示了瑶族歌堂夜对歌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浓郁迷人的民族民俗风情。

节目 2016 年获得了广西首届曲艺展演节目奖,

2017年获得了第十五届中国人口文化奖二等奖,

2018年,提名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进入终评。

我在想,为什么这个节目能走出那么远?

获得一系列成果?

因为她浸染着贺州的文化之美,而这美,是共通的、永恒的。

这也让我明白了民族特色,

民俗文化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

贺州地区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是我们这些本土文艺工作者成长的丰厚土壤,

是我们的创作原乡。

贺州市文联2003年成立发展至今,

有文学创作、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

书法、摄影、民间文艺、文艺评论、杂技等10个专业门类的协会,

1500多名会员,

是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的一个发展历程。

这与当地文化底蕴的长期浸养是分不开的。

贺州的长寿文化

贺州有很多独特之处,

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

应该就是“寿城”这个响亮的文化品牌了。

长寿文化作为贺州的特色,相信是目前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特点。

我们贺州市辖区内有百岁老人474位,

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先后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是全国唯一的长寿之乡县域全覆盖的地级市,

因而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第一个长寿市”,这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国际地理联合会健康与环境委员会专家组专门过来考察研究过,

发现由于地质、土壤和水质等原因,

当地人尤其长寿老人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比较高,

还存在一些有益的稀土元素,这些都是促成长寿的因素。

长寿的生命现象,当然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绿色健康的饮食文化密切相关,

但与和谐安详的文化生态也不无关系。

在这座与时俱进的城市里,全市上下倡导生态环保的理念,

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孝老爱亲、和谐友善的行为规范,

“说干就干 干就干好”奋发有为的精神。

贺州作家朱东写了一篇《长寿赋》,

就从贺州生态,人文,社会,精神等多个维度揭示了长寿的奥秘——现在,

《长寿赋》已经以书法碑刻的艺术形式展示在贺州市园博园里,

和矗立在花团锦簇中的长寿阁一起,成为贺州的长寿文化景观。

长寿文化,作为我们特有的文化,

在文学创作上也有极强的审美价值,

作为本土文艺工作者,我们的重大使命就是弘扬优秀的本土文化。

我们通过一系列文艺作品来擦亮贺州长寿文化的名片,

用美术、书法、歌舞、摄影、文学等形式,

画“长寿贺州”,唱“长寿贺州”,拍“长寿贺州”,写“长寿贺州”,

呈现贺州独特的长寿文化特质。

我们和《民族文学》共同举办了“生态贺州 长寿胜地”专栏,

组织本土作家书写寿城的山川风光、人文风情,

向全国的读者展示和推荐寿城贺州。

我们举办了“生态贺州 长寿胜地”全国摄影展,

通过影片展览、出版画册等方式,

展示长寿胜地的生态之美和长寿老人福寿安康的饮食起居和日常劳作。

我们的原创歌曲《相约寿城》成为2018年

广西“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大型民俗实景演出贺州专场的主题歌曲,

通过广西卫视把寿城贺州的美名唱响全国,

今年我们还准备打造一张关于长寿文化主题的音乐专辑。

让看不见,摸不着的长寿文化,变的切实可感,让大家更多的了解长寿文化,宣传长寿文化。

扶贫攻坚与民族融合

贺州名人话贺州 杨剑华:我在世界长寿市等您来!

身在长寿之乡,人们自然而然会对幸福有着更高更美的追求。

扶贫攻坚作为直接提升幸福指数的时代命题,

每一个贺州人都责无旁贷要做好答题人。

身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所要做的就是扎实做好文艺扶贫工作。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经常到贫困乡村去,

到基层群众中去,用采风创作、公益展演等方式,

助力优势产业发展,实现文艺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比如我们在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岔山村挂牌成立了“贺州市作协文学创作基地”和“贺州市文艺志愿服务基地”,基地成立后,贺州的画家们去那里为古朴典雅的传统建筑写生,

摄影家们去那里拍摄历久弥新的村落风光,

文学创作者们去那里写出了《我在长寿之乡等你》的诗篇广为传颂,

音乐、舞蹈、杂技家们到那里举办公益演出,

为那里引来更旺的人气,从而推介当地旅游,

带动产业发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民族文化和长寿文化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资源。

我们的文艺扶贫要突出打好“民族文化和长寿文化牌”,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单纯的生态旅游是没法长远地吸引游客的,文化和文艺应该更多地助力到旅游产业当中。今后我也会以民族文化、长寿文化为题材,创作更多的文艺作品,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能让家乡的美名更加广为人知,更加闻名遐迩。

今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讲

好“广西故事”促进民族团结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民族融合与文化的包容性密不可分,

贺州文化其本身的特点,在民族融合上有着鲜明的优越性。

怎样致力于民族融合工作呢?我要多说促进民族团结的话,

多做促进民族团结的事,多写促进民族团结的文,

为贺州文化更加繁荣,更加和谐的未来而不断努力。

贺州陪伴我成长,我见证她的发展,

我衷心希望更多的人能见证她的发展,

参与她的建设,陪伴她一起走向更好的明天,

我在世界长寿市——贺州,等您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