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澜:药神,找药还是找神

那天我问徐峥,可以带我女儿看你这部新片吗?他说可以,这次你要不要也帮我写一篇影评呀?他问得很客气。是呀,他之前好几部电影我都自发写了影评。这次必须也不例外。

黄澜:药神,找药还是找神

制片人黄澜

去年五月份,我在南京录《非诚勿扰》,知道徐峥也在南京拍戏,就说去看看他。他怕我找不到偏僻的片场,于是约好了在南京南站集合,车把我捎过去。

好多年没有约人在火车站见面了,天空下着淅沥小雨,我在川流不息的道路上,等来了他热情的挥手。

他说他正在拍《我不是药神》,讲的是十几年前的事情,所以选在南京一个偏僻的大学附近拍摄。

开车一个小时到达的地方,真的很像十几年前,那时候网友见面常约火车站。

我们跳过几个水塘,来到灰灰的教学楼。徐峥很快就化完了妆,头发蓬乱,夹克哀伤。他说楼下在布景,我们去楼上候场,大家一起玩杀人游戏吧!

我上楼看到了谭卓、王传君、黄毛等,穿着戏服,表情颓唐又坚韧。

黄澜:药神,找药还是找神

​我说,你们都是专业演员,玩杀人游戏我怎么玩得过你们?

他们说你就试试玩玩嘛。

大家用微信里的软件分配了角色,现场气氛非常团结严肃紧张而不活泼。

每个人对杀手的指控,都有理有据,陈述过程好比一篇人物创作分析。

走了一圈,我就发现了端倪。有人虚张声势,有人搅乱逻辑,有人词不达意。

轮到徐峥,当对方指着他说:“杀手是你!”他就会做出特别惊讶的表情,眼睛瞪大,嘴巴微张,演技浮夸。以至于我马上认定了他就是杀手,因为他明显在表演惊慌。

果不其然。

一年后的今天,当我在电影院的银幕上看到“程勇”,他头发蓬乱,夹克哀伤,脸上布满中年男人深深的疲倦,还有缠结的愤懑挣扎,我想,怎么徐峥一点表演痕迹都没有了?

黄澜:药神,找药还是找神

​我仿佛完全回到了2002年的火车站,那时我在上海读大学,东体育会路附近,好多程勇这样的人。

我突然觉得徐峥是把游戏当成了表演,而把表演当成了人生。

左左右右的观众还在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影院的灯就粗暴地亮了。大概工作人员赶着下班,没有多给一秒情绪停留的空间,我们只好带着残妆仓皇离开。

回家路上,王律师严肃地长篇大论:花几十亿十几年开发新药,要是没有版权保护,科学家赚不到钱,如何继续研究突破,开发出更多新药诊治更多的人呢?没有钱又要保命,必须吃盗版药,这样违法就合理了吗?法律代表着价值观,如果盗版轻判,以后怎么维护正版?

我忍不住插嘴说,我觉得电影无意挑战世界理性的规则,只是展现个体绝境下人性的刹那光辉。

黄澜:药神,找药还是找神

​一向善于调和父母不同观点的儿子说:每一个人在自己立场上做出的选择都是对的,是不是我们需要一个更理想的社会?比如影片最后把高价药纳入医保就特别好。

司机小哥不同意,他说前几天妈妈查出来肺癌晚期,济南医院开的抗癌药就是印度原产的,药单是开了,但是药房断货。跑到北京医院打听,也是一样断货。无奈尝试淘宝代购,结果掌柜的被查了,断了进药路径。妈妈现在已经奄奄一息。

或许,我们不能依靠幻想全能政府来解决所有现实困扰,我们也不能单从理性或者感性的思维来读解世界。看到程勇在囚车里含泪挥别十里长街白血病人的时候,我在想,单薄的他不是药神,他解决不了大面积的贫穷和绝症。如果人们多赚钱,不生病,不就幸福快乐了吗?

说的都是废话。人们当然希望富裕又健康啦!

黄澜:药神,找药还是找神

​程勇在片头就是一个又不富裕又不健康的人,他虽未得绝症,但也离得不远。久病的父亲是在经济上给他压力,但我们看到更大的压力来源于并不通畅的情感关系,父亲对他不仅是经济上的依赖,更是情感上的索取。他在责任和情感的泥沼中翻滚。同样的父子关系又翻到他跟自己的儿子身上,他对儿子付出慈爱,同时也索取关心,他把儿子当成爱的救心丸。

过度缠结的父子关系,恰恰就是他跟这个世界的关系。

前一秒对前妻暴怒痛打,后一秒在警察局瑟瑟发抖。

他外强中干,气血不通。

心理生病久了,很快就生理生病。当他看到白血病人发青的脸颊时,其实也看到了自己同样病入骨髓的困境。

他看到父亲病倒,决定铤而走险,坎坷路上他却意外收获了友谊、信任、尊重,还有一缕爱情的香气。

从赚钱到不赚钱,到贴钱,是他精神升华的艰难过程。

黄澜:药神,找药还是找神

​卖假药让他赚了钱;开个小工厂,让他买了房,给儿子安置了家;但是赔了小工厂,锒铛入狱,却让他笑着放开了紧抓儿子的手。在卖药无私付出的过程中,他享受了给予的快乐,走出了狭小的利益交换的亲情逻辑,走向了更高的精神自由。

我们的成长,不只通过幸运的鼓励,甚至大部分是通过痛苦的磨砺。走向监狱的路,通常是困苦,但程勇走得如此幸福。扯下口罩的每一张脸,清灰浮肿,却又真实生动,小吕用自杀摆脱了拖累家人的命运,黄毛理了发,剃走了对世界的失望,张长林竟然没有告发程勇,让他改变了负面思维,重拾了信心和希望。

这就回到了我们说的,我们如何能不贫穷,不得病?

黄澜:药神,找药还是找神

还是那句永恒的鸡汤:相信并且付出爱。

我们有了爱神,就不需要找药神。

而爱神在哪里?

我觉得在我们自己的思维逻辑里。

在你生命最初的时候,世界给了你什么样的逻辑:如果他们教你,你生而要回报照料,你就陷入焦灼,他们教你,你生而应当感受美好,你就学会了信任和付出。

影片告诉我们,就算世界于你不公,你也可以大声叫停,改写自己的逻辑。

黄澜:药神,找药还是找神

​“我们一起玩杀人游戏吧?”一年多前的雨天,他们每一个人都造型颓废又表情坚韧。

“徐峥,我觉得你就是杀手!”

徐峥瞬间惊诧到浮夸。

因为他是被软件指派当了杀手,其实在那么多片子里,他一直在跟世界示爱。

The End

出品 | 北京独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监 制 | 李星文

主 编 | 杨文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