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觀察: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速分化,航企搶灘「千萬級」

2018年上半年我國機場繼續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受制於空域、時刻容量、地面保障資源等因素影響,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速開始呈現分化,航企紛紛搶灘千萬級機場。其中30強機場合計旅客吞吐量為4.78億人次,同比增長8.9%。

一、京滬穗蓉四地機場步入低速增長階段

受時刻容量限制,近些年來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大航空樞紐開始步入低速增長階段,四大城市五個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增速均低於7.5%。北京首都、上海浦東、廣州白雲、成都雙流、上海虹橋機場旅客吞吐量分別為4938、3669、3423、2612、2144萬人次,同比增長分別為5.9%、7.5%、7.2%、7.5%、3.8%。

2019年,在北京新機場投入使用後,北京必將超越上海重新回到第一。可以預料的是,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將維持京滬穗蓉這樣的排名,國內尚無任何一個城市可以挑戰這四大航空樞紐地位。

空港观察: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速分化,航企抢滩“千万级”

圖:2018年上半年度旅客吞吐量在500萬人次以上機場情況

二、除了四大樞紐以外,千萬級以上機場之間領先優勢日趨弱化

除了四大航空樞紐以外,年度旅客吞吐量千萬級以上機場相互之間的領先優勢日趨弱化。

從2018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半年度旅客吞吐量在500萬的機場有37家,這37家機場全年將都在千萬級以上。

37家機場中,排名上升有西安、鄭州、海口、天津、瀋陽、福州、南昌、寧波、珠海等9家機場,排名下降的有虹橋、廈門、長沙、青島、烏魯木齊、大連、蘭州、太原、呼和浩特、石家莊、溫州等11家機場。

三、航企紛紛搶灘千萬人次左右的機場

大型樞紐機場增速放緩,旅客吞吐量千萬人次左右的機場成為各家航空公司搶灘重地。主要機場受時刻容量限制,航空公司運力增加幅度有限,因此千萬級機場,時刻容量尚有餘量的機場就成了各家航空公司爭搶的主戰場。

2018年上半年度旅客吞吐量在500-1500萬之間的26家機場中,僅有8家旅客吞吐量增速不足10%,10家機場增速在10%-20%之間,8家機場增速在20%以上,其中最快的南昌機場增速為驚人的53.6%。

四、未來千萬級機場將越來越多

展望未來,受多種因素影響,大型樞紐機場的增速將日趨緩慢。航空公司在大型樞紐機場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並穩定,航空公司必將加大對中型樞紐機場的爭奪。中型樞紐機場有時刻、有客源,同時又有補貼,因此航空公司未來市場主要增長空間將在中型樞紐機場。(鄒茂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