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和网商银行会有未来吗?

有朋友问,今年 6月至今,已经有超过一百家P2P平台爆雷,成百上千万投资人卷入其中,很多人或将面临“血本无归”的结局。那么,余额宝和网商银行能独善其身存活下去吗?

P2P平台的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也一直是人们争议较大的问题。

受人关注是因为P2P发展很快,受人关注是因为太多的野蛮生长;

发展快是因为确实有很多高收益的金融理财产品让人趋之若鹜,而野蛮生长则滋生了各种各样的兑付风险和非法集资风险,因此有一个阶段跑路成了P2P的代言人。

爱P2P的经营者觉得这是一个快速发财、自由办理金融业务的捷径,甚至一些P2P平台公司成为企业的融资工具,因此到处都是金融投资公司和财富管理公司,截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P2P网贷平台数量达5382家,在运营平台1751家;对于P2P的投资者觉得这是一个快速赚钱的平台,觉得那可以获得高收益,那种对风险的无视与过去的一叶障目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甚至有的老年人、退休人员将将养老金也投入到P2P,结果为了高利息而失去了本金,据有关数据,累计问题平台数量达3631家,不仅有300亿甚至700亿的大平台,也有各种国资背景的平台,还有银行存管的平台也未能幸免,以至于一些人倾家荡产,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风险隐患。

前几天有一个专家说,大家对互联网金融有误解,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坏人,其实不是互联网金融是坏人,而是坏人进入了互联网金融。在监管部门从严监管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一些实力不强、经营不善、野蛮生长的P2P公司风险提前集中暴漏,各种暴雷已经并不意外,今年 6月至今,已经有超过一百家P2P平台爆雷,成百上千万投资人卷入其中,很多人或将面临“血本无归”的结局。这就是P2P平台的现状,优胜劣汰本来属于正常,但是由于P2P涉及千家万户,所以才如此受人瞩目。但是只有打掉、垮掉那些水平低的平台,互联网金融才能健康发展。

再回到余额宝和网商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整治和风险大暴露的现状,它们能够继续下去吗?还值得信任吗?

首先看看余额宝。虽然余额宝也是互联网金融公司,但是余额宝与一般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不同,互联网金融是指不同的网络节点之间的小额借贷交易,需要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借款者可自行发布借款信息,包括金额、利息、还款方式和时间,自行决定借出金额实现自助式

借款。说直白一点P2P就是借贷中介,但是由于对借贷者的信用并不了解同时又由于资金来源是高利率,所以必须寻求借贷的高利率,从而借贷风险必然大,一旦出现借贷方不能及时归还的情况,P2P公司就出现了兑付困难。而余额宝则不同,余额宝依赖的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即支付宝,其存款来源主要是支付宝沉淀的资金,因此资金成本比较低;同时余额宝的资金收益一开始是对各银行的拆借,收益和本金都是有保障的,其借贷又借助于淘宝的信用风险评估大数据,风险相对可控。蚂蚁金服集团董事长彭蕾曾表示,蚂蚁金服的小贷服务不良率一直控制在1%以下。相对于目前现金贷行业平均30%-50%的不良率,蚂蚁借呗的不良率远低于同业水平。只要不良率控制的好,短期内看应该是明白网上看控的。

再看看网商银行,网商银行是我国最早的五家民营银行之一,至今已经开业三年的时间,网商银行有自己的明确的定位即基于云计算的技术、大数据驱动的风险控制能力,采取“轻资产、交易型、平台化”的运营思路。所以,是中国比较典型的互联网银行模式。因此,网商银行与P2P平台最大的区别是P2P是互联网金融公司,而网商银行是银行,只要是银行就从一开始就接受严格的银行监管,而不会野蛮生长。

从网商银行2017年公布的年报看,网商银行累计向小微经营者发放贷款4468亿元,目标客户为电商平台上的个人卖家和个人创业者,然后就是业务操作上简单的纯信用贷款,无抵押无担保,整个流程都是纯线上,随借随还。贷款一年内贷款周转了5.71次,即贷款期限基本上在两个月左右。从盈利能力看,根据网商银行的年报,资产利润率只有0.517%,而传统银行一般的资产利润率都在1%以上,工商银行2017年利润437亿美元,资产总额4.2万亿美元,资产利润率在1.04%。虽然网商银行的资产利润率不高,甚至只有传统银行的一半,但是如果考虑到网商银行只有第二个完整会计年度,客观来说能实现这样的成果已经很不错了。因此,客观分析网商银行的年报应该是一个相对好的结果。最后再看看最重要的风险指标,网商银行2017年的不良贷款率为1.23%,基本接近传统银行同业的平均水平。

因此,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P2P风险的暴露也许对余额宝和网商银行是一个好事。

余额宝和网商银行会有未来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