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怎麼死的 曹仁一生的戰績

曹仁字子孝,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的從弟。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官至大司馬。諡曰忠侯。 戰績:破袁術,仁所斬獲頗多,大破陶謙軍並陶謙將呂由,克句陽,生獲呂布將劉何,雞落山之戰戰勝袁紹軍,赤壁兵敗後,曹

曹仁字子孝,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的從弟。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官至大司馬。諡曰忠侯。 戰績:破袁術,仁所斬獲頗多,大破陶謙軍並陶謙將呂由,克句陽,生獲呂布將劉何,雞落山之戰戰勝袁紹軍,赤壁兵敗後,曹仁鎮守江陵與周瑜拖了一年之久,為曹操重整旗鼓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渭南破馬超,破反將蘇伯、田銀、侯音,襄樊魏蜀之戰擋住了關羽的進攻,攻破邵。

曹仁怎麼死的 曹仁一生的戰績

曹仁是病死的。

222年九月,魏吳進一步交惡。曹丕不顧大臣反對親自督三路大軍伐吳。孫權也不甘示弱,積極調動部隊,沿江部署,並新任朱桓接替剛去世的周泰為濡須督。次年二月,曹仁統中路大軍數萬步騎進攻濡須,這也是曹仁軍事生涯中的最後一次行動了。年事已高的曹仁已經不能親臨戰場前線,只能坐在中軍帳指揮調度大軍的行動。也許是一生中勝績無數,曹仁並不把年輕的濡須督朱桓放在眼裡。曹仁先是採用聲東擊西的戰術,引朱桓分兵救援羨溪,自己親率大軍急攻濡須。等到朱桓明白上當後曹仁大軍已經開到距濡須七十里的地方,要追回羨溪的兵力已經來不及了。而朱桓只有五千士兵守濡須。曹仁的確低估了朱桓,朱桓在大敵當前的時候從容調度士兵守城,並主動示弱引誘曹軍進攻。曹仁的聲東擊西戰術成功後可能有點飄飄然了,認為濡須沒有什麼防禦能力,可以輕易拿下。於是派遣自己的兒子曹泰率軍進攻,並且派遣部將常雕,諸葛虔,王雙另率一部從水路偷襲朱桓後方家屬區。自己則帶一萬人留守囊皋給兒子做後盾。

整個作戰方案看似天衣無縫,但隨軍的蔣濟看出破綻,苦諫曹仁。曹仁不以為然,繼續執行作戰方案。結果朱桓一面分兵將偷襲的常雕等人擊潰,一面以逸待勞突擊曹泰,並且放火燒了曹泰的軍營。兩路人馬均敗,羨溪救兵也已回到濡須,曹仁的軍事生涯中最後一次軍事行動以失敗告終。濡須一役作戰時機不成熟,準備不充分以及倉促進攻都是失敗的關鍵(這都是曹丕的錯),但曹仁不能逃脫輕敵和用人不當的關係。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的結果。曹仁未能給自己完美的軍事生涯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不用再說了。曹丕不是孫權的對手,這場失敗不是別人的錯,而是曹丕的錯。 這一年,曹仁去世,享年五十六歲。曹仁在東漢末年的軍事舞臺上活躍了將近四十年,親身經歷了東漢王朝的顛覆及三國鼎立局勢的形成。四十多年的戰爭洗禮使曹仁從一個少時行為不檢點的懵懂少年轉變為一個嚴於治軍,奉公守法的軍人典範,最終成為三國一代名將。

曹仁怎麼死的 曹仁一生的戰績

曹仁是三國時期魏國的名將。曹仁好弓馬騎射,少時不修行檢,及至長成為大將,則變得嚴整,奉法守令。仁從曹操多年,屢立功勳。官渡之戰時,曹仁從圍高幹於壺關。當時曹操下令城陷盡坑敵軍,結果連月不下。曹仁向曹操建議「圍城必闕」,曹操從其言,城池果然立降。錄前後功封都亭侯。自此曹操倚曹仁為南方屏障,封仁徵南將軍。鎮守荊州時,仁曾拒吳將周瑜於南郡,又拒蜀將關羽於樊城,其間又行安西將軍西拒馬超。文帝時,拜曹仁為車騎將軍,都督荊、揚、益諸州軍事,進封陳侯。又與徐晃共攻破陳邵,進軍襄陽,拜為大將軍。

曹仁怎麼死的 曹仁一生的戰績

曹仁於曹操起兵時與曹洪一同前來投奔,並隨曹操一同參與討董戰役。後從徵袁術、呂布、張繡,參加官渡之戰,多立功勳。曹操平定北方後決意南征,曹仁率軍先攻劉備,並列八門金鎖陣以敵劉備,但陣法卻被徐庶所破,因而敗績;樊城亦被劉備所取,曹仁敗回。夏侯惇在博望坡失利後,曹操親率大軍南下,曹仁為前鋒先至新野,此時劉備已將新野軍民遷出,曹仁率眾入城,中了諸葛亮的火計,急奔出城,又在白河中遭到水攻,其軍大敗。此後曹操於赤壁遭受火攻大敗,曹仁引軍自荊州前來接應。赤壁之戰結束,周瑜乘勝進取荊州,與鎮守南郡的曹仁大戰,曹仁用曹操遺計詐敗引周瑜入城,隨命放箭,周瑜中箭敗退。然此後反中東吳軍士詐降之計,被周瑜殺敗。後曹仁隨曹操西征馬超、韓遂,平定漢中,並南下抵擋孫權的進攻,此後負責鎮守襄陽。漢中之戰後關羽進取襄陽、樊城,曹仁死守樊城,後於戰中命令弓弩手放箭,射中關羽右臂。後曹操遣徐晃來援,終解樊城之圍。曹丕稱帝后封曹仁為大司馬。夷陵之戰後,曹仁奉曹丕之命進軍濡須口,卻被守將朱桓殺敗,不久後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