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鋼鐵產業動能轉換全面起勢

□記者 丁兆霞 報道

本報日照訊 在去年鋼鐵產業完成產值778.8億元、增長68.6%,利潤、利稅分別增長471.7%、343.5%後,日照鋼鐵產業今年又爆好消息:一季度,全市鋼鐵及配套產業完成產值239.4億元,同比增長26.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4億元、利潤33.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4%、91.6%。

鋼鐵是日照市的重要支柱產業,國家批覆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建設日照先進鋼鐵製造產業基地”。今年以來,日照市聚焦新技術、新模式、新理念、新業態、新載體,加快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打造世界知名、國內領先的先進鋼鐵製造基地。

其中,針對當前鋼鐵行業低端過剩產能大面積虧損、中高端產品有效供給不足的突出矛盾,積極引導鋼鐵企業引入新技術,推動產品向高端化轉型。

目前,山鋼日照精鋼基地一期項目,吸收德國西馬克、韓國浦項和中冶、寶冶等國內外企業先進技術,自主創新1000餘項工藝技術成果,主導產品突出高表面質量、高技術含量、高性能等高端化特點,生產的家電板將有效解決山東家電用鋼全部外購的問題,汽車板強度最高達980兆帕,酸洗板厚度規格填補國內空白,5年內可實現代表行業最高水平的第三代汽車鋼批量生產。目前,一期一步已全線貫通,一期二步按時間節點穩步推進,4月28日粗軋機熱負荷試車成功,軋製完成熱試第一板,二期正在規劃推進。

日照鋼鐵投資300餘億元獨家買斷意大利阿維迪工藝技術,建成4條世界領先水平的ESP無頭帶鋼生產線,第5條正在建設。經過自主創新,ESP超薄規格產品已升級到0.6毫米,0.8毫米超薄板已進入家電生產線;與江淮汽車搭建“產學研用”合作平臺,全球首發低合金(LA級)1.0毫米ESP薄板成為商用車輕量化關鍵性材料,ESP超薄規格產品比例達到30%;配套建設了世界上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寬帶鋼酸洗鍍鋅聯合機組和國內軋製規格最全、自動化程度最高、作業產能最大的H型鋼生產線,研發出了海洋工程用鋼、高技術船舶用鋼、先進製造基礎零部件用鋼等高端鋼鐵品種,精品鋼佔鋼材總產量80%以上。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鋼鐵產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通過管理模式創新提升企業價值鏈、效益鏈成為鋼鐵企業不可迴避的重要課題,日照市積極引導鋼鐵企業借鑑世界先進管理模式,優化管理流程,提升成本控制能力。

目前,山鋼日照精鋼基地與韓國浦項合作完成“管理流程創造暨信息化頂層設計”,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訂單為驅動”的管理新模式,推行集中監控、無人化技術,實行日成本結算、全成本管理,投產後產品庫存將降至5天以內,人均年產鋼量將達到1600噸。日照鋼鐵積極對標臺灣中鋼集團,實行一貫制質量管控、高效成本管控、全流程物流管控等現代化高效管理系統,積極搭建客戶需求、客戶關係管理、物流供應鏈等平臺,推動企業經營管理和生產作業向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發展,當年無主庫存由5萬噸降至2.8萬噸,減少資金佔用8000餘萬元;產品準時備貨率達到96%,比上年提高15%;人均年產鋼量達到1007噸,約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鋼鐵企業是鋼鐵產業動能轉換的要求。堅持新理念,日照積極推動企業加強環保治理,實施節能、脫硫、脫硝、除塵等技術改造,確保高標準達標排放。如今,山鋼日照精鋼基地環保估算投資64.7億元,佔靜態總投資的15%,是目前國內環保投資比例最高的鋼鐵項目,排放標準優於歐洲目前的水平;節能指標對標韓國浦項、寶武集團等先進企業,鋼渣、除塵灰、高爐渣、粉煤灰、廢油脂等均再資源化,煤氣、餘熱、餘能等實施提質高效利用,固廢回用率達100%。日鋼集團累計投資90餘億元,用於節能環保和循環經濟建設,建成了除塵脫硫、餘熱發電、高爐煤氣發電、固廢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節能減排體系項目,企業噸鋼煙粉塵、二氧化硫等汙染物排放全部達到清潔生產一級水平,各項生產工序能耗均優於行業准入要求,被國家發改委、國家標準委列為鋼鐵行業循環經濟標準示範單位。

日照還強化“互聯網+鋼鐵”理念,促進工業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在鋼鐵企業生產製造、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全流程和全產業鏈的綜合集成應用,推動生產、管理、服務全過程智能化,推進鋼鐵產業智慧化發展。山鋼日照精鋼基地打造了“智能製造夢工廠”,配套建設的全流程智能製造指揮中樞,依靠信息技術,實現生產經營一級調度、能源介質遠程控制和設備維護檢修智能化管理。日鋼集團投資逾8億元,建成了集生產、物流、能源、設備、環保、安保、計量等為一體的調度指揮中心,實現對企業產、供、銷、人、財、物各個環節的優化集成,形成了以“產銷協同、質量保證、成本控制、綠色製造、物流管控”為重點的核心競爭力。通過財務、物流等信息化系統控制,當年噸鋼成本降低10%,財務月度結賬效率提高67%,成品發運效率提高30%。

依託港口和山鋼日照精鋼基地、日照鋼鐵兩大龍頭企業,日照市著眼延伸高端產業鏈、提升高質價值鏈、拓展高效服務鏈,堅持“築巢引新鳳”,大力招引“吃鋼嚼鐵”項目。高標準規劃建設的總面積45平方公里的鋼鐵配套產業園,重點圍繞山鋼日照精鋼基地、日照鋼鐵的2250萬噸鋼及連雲港、臨沂、青島等周邊3100萬噸鋼產能,進行精深加工及配套服務,建成後年可實現產值5000億元以上。目前,已有北方廢舊鋼鐵交易平臺項目、中信環保項目、上海冠卓海工裝備製造項目、同德礦業項目、青島皓邦項目、光興爐料項目等21個項目落戶。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打造成為國家級新興工業化示範基地、全國鋼鐵產業循環經濟示範區、全國鋼鐵行業標準化示範園區。

據悉,目前,日照市已經形成了以山鋼日照精鋼基地和日照鋼鐵為龍頭,寶華新材料、萬方板業、京華新型建材等為配套的較為完善的鋼鐵產業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