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歷經2千多年,爲何一直不曾被盜?

我們知道秦始皇陵以及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除了秦始皇的歷史地位,皇陵保存完整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那我們會有一個疑問,帝王陵寢被盜在歷史上不算什麼稀奇的事情,為什麼秦始皇陵墓一直沒有被盜呢?

秦始皇陵墓歷經2千多年,為何一直不曾被盜?

而翻看史書,我們似乎看到另一番景象。《史記》中借就有借劉邦之口罵項羽:“掘始皇冢,私收其財物。” 《漢書.劉向傳》中寫道:“項羽燔其宮室營宇,往者鹹見發掘。其後牧兒亡羊,羊入其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燒其棺槨。 ”《水經.渭水注》中,也描述說 項羽入咸陽後就盜了秦始皇陵,30萬人數月都牛車不息,後又有牧羊人迷路火燒秦始皇陵。所以歷代關於秦始皇陵被盜是一個共識,其中原因不詳,但這無形中給秦始皇陵形成了一種保護。

秦始皇陵墓歷經2千多年,為何一直不曾被盜?

而民間盜墓一直也是皇家陵寢的最大破壞者,幾乎所有的皇陵都有被破壞的情況,對秦始皇陵長期的勘探研究來看,甚至沒有發現一個有破壞性的盜洞,為何秦始皇陵能獨善其身呢?

秦始皇陵墓歷經2千多年,為何一直不曾被盜?

也不是盜墓賊仁慈,而秦始皇陵實在太大了,當年修陵人數最多時達到近80萬,建造更是持續39年,這些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史記》也記載,“墓室穿過三層地下水方可到達,外層有流沙,途中機關陷阱暗器防不勝防,神秘莫測。墓室高大寬闊,底下用水銀做成江河湖海,流轉不息,墓頂用珍珠寶石鑲嵌成曰月星辰之狀,棺槨用黃銅澆鑄。”所以要打開秦陵地宮,一般的盜墓賊想進入根本沒有可能。

秦始皇陵墓歷經2千多年,為何一直不曾被盜?

要打開秦始皇陵墓,必須要動用國家層面的力量了。當然,這種事情還真的發生過,郭沫若就曾多次建議周恩來,允許開發秦始皇陵,但幸好都被拒絕。

其實當時也不是不想,而是被定陵事故搞怕了。1955年,由郭沫若上書中央,請求發掘朱棣的長陵,但長陵的規模浩大,就選定了萬曆皇帝的定陵進行嘗試性發掘。但是當時中國的考古水平和保護技術極低,造成大批文物氧化被毀,可以說這次教訓過於慘痛,以至於國家對帝陵不主動開發成為主流思想。

秦始皇陵墓歷經2千多年,為何一直不曾被盜?

當然,我們可能會想這麼多年過去了,考古和文物保護技術應該得到很大提高,是不是可以重新啟動呢?但對於秦始皇陵這種級別的陵墓,可能任何時候都不能保證技術絕對成熟,因為一旦開發隨時可能出現極端狀況,更為可怕的是,這是一個不可逆的行為,一旦出現問題,將會永遠無法挽救,甚至無法終止。

秦始皇陵墓歷經2千多年,為何一直不曾被盜?

但我們可以開個腦洞,假設我們就去開發了,那會遇到哪些問題呢?首先是時間成本,陝西鳳翔的秦景公一號大墓,是我國目前開採的最大的先秦墓葬,面積大約5300平方米,開採了將近十年,而秦始皇陵的面積是它的500倍,而我們去參觀過秦皇陵的都知道,秦始皇陵完全就是一座山,這工程的浩大遠非常規考古可比,如果按照常規的考古方式進行挖掘可能需要上百年。然後就是挖掘方式,是先去掉封土,還是直接打個洞進入,似乎都有弊端。而測算秦皇陵內大約有100噸水銀,如何做到水銀分離更是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所以這個工程開發費用和難度可能遠超我們承受能力。

秦始皇陵墓歷經2千多年,為何一直不曾被盜?

所以,在可預見的將來,除非出現那種超級地震把皇陵震裂,不得不進行搶救性開發的情況,否則秦始皇陵會一直保持現有的狀態了。秦始皇陵的神秘可能長久的保持下去,對於秦始皇陵的開發,你有什麼想說的嗎?不妨留言處一起交流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