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抗战中薛岳的战功?

我在故我思考


烟酒阁大学士国军将领系列之十二:陆军一级上将、海南岛防卫总司令、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

蒋百里先生生前曾推断:中日之间必有大战,而最终决战,将在江河湖泊密布的湖南。历史证明果真如此,今天来说说在湖南与日军主力决战的中国“战神”薛岳。

薛岳,原名薛仰岳,字伯陵,广东乐昌人,外号“老虎仔”。保定陆军军校毕业,曾任孙中山警卫营长,粤军三剑客之一。

薛岳十分爱国、尊敬孙中山先生,擅长诗词文章与书法,文武双全。其性格刚毅独断,坚持己见,不风奉承阿谀。常以岳飞、袁崇焕自诩。

薛岳喜怒于色,对底层军官和士兵极为爱护,看不起一般同僚和官长,甚至敢摔蒋介石电话。手下师长、军长见薛岳无不战战兢兢。说话口无遮拦,因此得罪国军各个派系。

正是这个一身臭脾气的薛岳,抗战时期肩负中国之命运,出任第9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数十万人马,与日军最精锐的野战军第11军决胜湖南。薛岳抗住压力,运筹帷幄,独创“天炉战法”,取得4次长沙保卫战胜利。

薛岳是歼灭日军最多的国军将领,立下赫赫战功,极大鼓舞了抗战士气。获得杜鲁门总统颁发的自由勋章,青天白日勋章。日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评价:此人乃皇军克星,一切以小心为妥。

本文介绍薛岳与4次长沙保卫战细节,实在是4次长沙战役关系中日战争之命运、民族之危亡。国家有将薛岳,堪比陈庆之、岳飞、袁崇焕,实乃民族与国家大幸。


广东老虎仔薛岳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选择从军报国,担任孙中山警卫团3营营长,成为粤军三剑客之一。

薛岳(1896-1998年),原名薛仰岳,寓意仰慕岳飞之意。字伯陵,广东韶关乐昌人。薛岳自幼性格倔强,争强好胜,绰号“老虎仔”。

薛岳自幼好学,诗词、文章、书法都很扎实、功夫独到。12岁考入黄埔陆军小学学习,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入武昌陆军第二学校学习。

1918年参加孙中山建立的援闽粤军,任司令部上尉参谋、第1师机关枪营营长。1921年任总统府警卫团第3营营长,成为粤军三剑客之一。


薛岳在抵抗陈炯明叛军,保护孙中山夫妇战斗中一战成名,在二次东征中显露军事才能。

1922年3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将邓铿刺死,公然背叛革命。4月,薛岳护送孙中山回粤在广东韶关设立大本营。6月初,又护送孙中山夫妇由 韶关回广州。

6月16日凌晨,陈炯明公然叛变,令所部叶炬、洪兆麟等部队围攻粤秀楼和总统府。警卫团叶挺营坚守总统府前门, 薛岳营固守后门,战斗持续了10多个小时。

警卫团决定保护宋庆龄突围。叶挺营在前面开路,薛岳率领机枪营殿后,将孙夫人送到岭南大学校长钟荣光所住石屋。

孙中山则在事变即将发生前登上了永丰舰。警卫团被冲散后,薛岳带着部分官兵到珠江永丰军舰,继续守卫在孙中山身边。

1924年蒋介石率革命军进行东征,薛岳升任团长。在第2次东征中,薛岳作战勇猛,常常以少胜多,受到蒋介石通电表彰。


薛岳参加革命军北伐,屡立战功。中原大战、蒋桂战争中,在蒋介石、张发奎、桂系各种势力之间跳转、投靠。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薛岳部作为总预备队随西路军行动,在南昌城下与孙传芳部队鏖战。

北伐军进攻受阻,薛岳率领的第1师第3团死战不退。战后蒋介石召集第1师官兵训勉,号召向第3团学习。

12月薛岳升任第1师代师长、第2师师长,进军浙江。1927年2月攻克杭州,并陆续收复嘉兴、上海。

1936年张发奎在广州发动政变,夺取李济深大权。薛岳也投靠了张发奎,任第4军教导师师长。1928年薛岳北上投靠蒋介石,被编入第1集团军战斗序列。

中原大战期间,薛岳任桂军第10师师长,参加对蒋作战,后因身体原因任柳州军校校长,1932辞职赋闲在家。

1933年5月,蒋介石启用薛岳任第5军军长,参加对红军战斗,35年任龙云第2路军总指挥兼贵阳绥暑副主任、陆军中将。


淞沪战争爆发后,薛岳任新组建之第19集团军总司令,参加上海作战,后升任第3战区前敌总指挥。

1937年淞沪战役爆发,9月军委会组建第19集团军。薛岳任总司令,辖第4、66、69、75军,后调入第2、20军。

薛岳第19集团军编入左翼军序列,驻节安亭,归属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指挥。

指挥19集团军在蕴藻浜南岸坚守半个多月,后在竹园村与日军激战,猛攻5次,失而复得,给日军重创,自身伤亡惨重,生存者十之二、三。

11月1日,日秘密组建的第10军在杭州湾登陆。薛岳受命任左翼军总司令,在吴福线一带作军事部署。

南京沦陷后,薛岳任第3战区前敌总司令,率部在南京杭州嘉兴一带进行敌后作战。

薛岳调任第1战区第1兵团司令官,为掩护李宗仁主力转进,与日军主力激战于豫东兰封。

1938年5月,薛岳调任第1战区第1兵团司令官,驻防河南开封。第1兵团是中央军嫡系精锐,辖第8、64、71、74军,以及第3集团军、新编第35师、88师、264旅。

台儿庄会战,李宗仁大获全胜,但日军进攻势头并未减弱,华中派遣军及华北方面军两路钳攻,准备消灭李宗仁第5战区主力。

李宗仁指挥3战区主力转进,已脱离日军接触。但豫东薛岳的第1兵团为作掩护,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

土肥原第14师团,因27军桂永清私自放弃战略要地兰封,形式危急,薛岳调整作战部署并夺回兰封,在切割包围日14师团时,又因第8军从战场撤退,致使日军救援部队赶到。

5月30日薛岳任第1战区前敌总指挥,指挥各路国军作战,6月1日救援日军兵分两路,分别攻击归德、太康。蒋介石怕主力被消灭,令薛岳将部队撤往京汉铁路以西,前敌司令部往洛阳。



武汉会战期间,薛岳任第9战区代司令长官。在万家岭抓住战机,几乎全歼孤军深入的日第106师团,获得继台儿庄之后又一次抗日大捷。

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名义上迁到重庆,实际政府机关大多在武汉。同时武汉又是中国中心城市,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38年6月,日华中方面军名第2、11军35万重兵进攻武汉,武汉保卫战爆发。军委会调集57个军,一百万兵力进行决战。

薛岳任第九战区代司令,指挥的第1集团军、第9集团军、第10集团军;第4军、第66军、第74军, 共十万余人。日军方面华中方面军第106师团,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中将。下辖步兵第 111旅团和136旅团及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各一个联队。



日军占领九江后,第9师团、近卫师团、101师团、106师团分别于湖口、九江南犯,企图占领南昌,进而包围武汉。

第106师团孤军突入万家岭地区,薛岳抓住战机,准备围歼第106师团。在薛岳各部强烈打击下,第106师团的后方联络线从28日左右断绝,又因天气不良,日军飞机侦察和补给都不能进行。

冈村宁次鉴于第106师团一开始行动就陷入困境,令第27师团东进攻击麒麟峰,企图接应第106师团。


6月27日,宫崎联队在大炮、航空兵支援下猛攻麒麟峰,并施放大量毒气,守军伤亡极大,麒麟峰失守。

29日,薛岳命商震第32军141加强1个团猛烈反攻,经激烈战斗,再次夺回麒麟峰,切断第27师团与106师团联系。

日第106师团123联队企图从白水街以西突围,被预备6师、91师挡住。麒麟峰、白水街的胜利,粉碎了第27师团的救援,为合围第106师团创造决定性条件。

第27师团在麒麟峰迭遭挫折后,于10月1日向南推进至天桥河,5日占领箬溪。7日撇下第106师团,主力转向西朝辛潭铺前进。

日第106师团孤立无援。10月7日薛岳下令发起总攻,围歼第106师团。经过激烈战斗日军除千余人逃脱后,木岛联队、池田联队、津田联队及配属部队1万余人全部被歼灭,另俘虏日军300余人。

万家岭战役薛岳捕捉战机,大胆运用兵力,几近全歼一个日军主力师团,给全国抗战取得了完美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武汉会战后,日军因前期战损巨大,兵力不足,无力再发动全面战争。中国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蒋百里先生在《国防论》阐述的对日战略,归纳起来有三:第一中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故对日不应步步后退,而要主动地实施全面抗战。第二,主动出击上海日军,迫日军主力进攻路线由北向南改为沿长江而上的东西路线,利用地势抵消日军优势。第三以空间换时间,行持久战消耗拖垮日本。具体做法为将日军拖入中国地理第二棱线,即湖南、 四川交界处,和日军进行相持决战。

事实上,中国的抗战正是依照蒋百里先生战略来抵抗的。虽然在1938年早逝,中日的战争发展,恰恰按照他的预料进行。他也因此被称作二次打败日军的人。


武汉会战使得日军损失巨大,在中国战场兵力不足。因此日本派遣军停止在其他战场重大军事行动。日军认为,湖南是中国粮仓,是重庆政府进行抗战的战略基地,夺取湖南将使得重庆政府投降。

因此日军决定动用华中精锐第11军,辖3、6、9、13、16、101、106师团,约20万重兵,发动占领湖南长沙为战略目的连续大型作战,中国称为四次长沙会战。

专门为湖南作战为目的的第九战区,负责保卫湘南、赣北。司令长官薛岳,副司令罗卓英、王陵基、杨森。辖第1、19、27、30集团军,战区直辖若干军。
日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


长沙会战,是中日国力的对决,是民族意志的对决,更是第9战区司令官和第11军司令官的对决。那么双方将领是如何选定的呢?

第9战区司令长官原来是蒋介石最信任的陈诚,后陈诚调任第6战区,力荐万家岭大捷的第1兵团总司令薛岳出任。

蒋介石对薛岳这个老虎仔并无好感,他资历深,在粤军影响力大,脾气火爆甚至敢摔蒋介石电话。但是确实能征善战的大将不多,一切以国事为重。

日军第11司令官有点奇怪,四次长沙会战换了三任司令官。先是冈村宁次,再是阿南唯几、后是牛岛满。第11军司令官走马灯似的车轮战薛岳。
日第11军司令官阿南唯几。


第一次长沙保卫战:日军为了打击重庆政府抗战决心,制定了夺取长沙的作战计划,实现从西南包抄重庆,日方取名湘赣会战计划。中国军队第9战区在湘南、赣北应战日第11军。

第一次长沙会战记录之一:薛岳临危受命,立下军令状,在湘北赣北与日11军决一死战。

日军在华作战唯一一支野战机动军第11军担任作战任务,司令官冈村宁次,以4个师团(6、33、101、106师团)、2个旅团的10万余兵力,从赣北、鄂南、湘北三个主攻方向进攻长沙。

战前军委会经过激烈争执,薛岳等将领坚决主张在长沙决战,蒋介石也非常需要一场胜仗来鼓舞士气,否决了后退到衡阳背靠山区作战的论调。

蒋介石任命薛岳为第9战区司令长官、湖南省主席,全权负责第9战区军政。第9战区辖21个军共52个师(后由增加4个军,实际动用兵力24万人),分别在3个方向抵挡日军进攻。

长沙会战区域为湘北、赣北,此地带群山纵横、河流密布,薛岳将立下军令状,在长沙设立司令部,并将战役思想总结为8个字:后退决战,争取外翼。

薛岳吸取南昌会战教训,下令全面破坏湘北公路、铁路。湖南百姓积极响应,放水淹没农田。使得道路、农田变成一片泽国,给日军机械化部队造成极大的行动困难。

国军参加会战整体兵力配置如下:第1集团军58、60军张家山、麻下、会埠一线;第19集团军32、49军驻守莲花山、锦江右岸阵地;第15集团军驻守汨罗江南岸阵地,27集团军20军驻咸宁、73军驻楂津;第30集团军72、78军驻武宁以西;第4军、第5军、新6军、第70军、第74军等15个师为总预备队。另外,为与陈诚第6战区协同作战,6战区之20集团军之53、54、78军也归薛岳指挥。


敌军第11军司令官牛岛满。

第一次长沙会战记录之二:前敌总指挥罗卓英鏖战赣北,重镇高安失而复得。

9月14日,赣北方向的日第106师团和佐枝支队首先发动牵制作战,防守赣北战场的罗卓英(前敌总指挥)辖有3个集团军(第1集团军、第19集团军、第30集团军)7个军应战。

当日日军突破184师防线后兵分2路,形成对58、60军合围态势。18日第58、60军后退宜丰建立新的防线,第32军则弃守赣北重镇高安。

19日日军进入高安,薛岳得知上高有失,严令罗卓英部停止后退,命令第32军夺回高安,并抽调总预备队第74军增援。

20日,第106师团切断第川军王陵基30集团军后路,师团主力准备西进。第32军见机借机收复高安。

23日日军主力攻击30集团军,王陵基且战且退, 罗卓英急调60军、74军阻截,双方在上富、治城一带进行拉锯战,罗卓英最终将106师团合围在于干坊。

不料106师团居然突破包围继续西进,此时长沙方向日军主力开始撤退,日第106师团牵制国军任务完成,突破国军阻截后退往武宁。



第一次长沙会战记录之三:湘北主战场,关麟征第15集团军坚守新塘河南岸,不料日军从水路偷袭成功,不得不撤出战斗。

有前敌总指挥罗卓英坐镇赣北,薛岳得以专注湘北主战场。

9月18日日11军主力第6师团及奈良支队、村上支队5万人,向新塘河以北关麟征15集团军(辖37、52、73军)发起进攻。

第6师团是日军王牌军,战斗力十分凶悍。关麟征第一道防线的第52军抵挡不住,退至新塘河南岸。关麟征命军37军亦撤至南岸,37军原阵地交给70军接防。

23日第6师团和奈良支队以80多门大炮攻击52军阵地,从七步塘地段强渡新塘河,第52军是关麟征起家部队,拼死一战、顽强阻击,挡住第6师团去路。

日第11军上村支队在海军协助下,突然在洞庭湖营田登陆,威胁15集团军侧翼。关麟征紧急向长官部报告敌情。在征得薛岳同意后,第15集团军迅速后撤,免遭合围。
第15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征。

第一次长沙会战记录之四:面对日军咄咄逼人态势,薛岳首提“天炉战法”,军委会半信半疑,蒋介石深怕薛岳拿中央军老底做试验。

大敌压境,薛岳没想到日军如此迅猛。于是在长官部召开紧急会议,决心在长沙附近与日军决战,即执行对日军反包围的天炉战法:

以新塘河、汨罗江、捞刀河、浏阳河4条河流逐次阻滞日军攻击速度,并彻底执行化路为田,使日军机械化部队失去机动能力,迟缓进军速度。

再用一个作战顽强的军守长沙城,吸引日军主力来攻。然后外围部队切断日军补给,与长沙守军里外合应,达到合围日军的目的。

战局如此,军委会对“天路战法”没有信心。第9战区的部队,很多是中央军嫡系,蒋介石深怕这个脾气暴躁的老虎仔把他家底拼光了,希望薛岳撤至衡阳一带决战。

蒋介石派白崇禧、陈诚前往长沙做薛岳工作。薛岳表达了决战意志及策略。白、陈半信半疑,拿不定主意,就将方案带回重庆交蒋裁决。
力荐薛岳的第6战区司令长官陈诚。


第一次长沙会战记录之五:日第11军围歼关麟征第15集团军计划破灭。受薛岳化路为田阻滞战术,缺乏重炮战车的日军攻击力大降。冈村宁次只得下令撤军。

日第6师团等部紧追南撤国军,不料道路被湖南军民破坏,泥泞不堪。汽车、战车与重炮、辎重行进困难,日军步兵与机械化部队脱节。

25日第6师团步兵逼近汨罗江,并作试探性进攻。由于缺乏战车与重炮,步兵被守军击退。同时日军上村支队攻陷归义。

26日日军猛攻汨罗江守军,未能突破国军主阵地。日第33师团被第20军阻击在幕阜山一带,至此日第11军围歼15集团军计划破灭。

此时重庆的蒋介石再三斟酌,多次与薛岳沟通,终于被其意志所感染,终于同意老虎仔的天炉决战计划,决战长沙。


28日日军奈良支队向平江迂回,准备策应日第33师团作战。第6师团、上村支队沿汨罗江难进,受国军伏击,29日再次遭到伏击。

只有一部分日军突破捞刀河,到达长沙市北面30公里的永安市,这是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到达的最南端。

坐镇咸宁指挥的冈村宁次之前非常轻视国军战斗力,对日军连续遭受伏击的状况困惑不解,为前线日军陷入泥泞道路感到担忧,逐下达了第11军撤退的命令。


小编胡说八道点评:第一次长沙保卫战,薛岳作为战区统帅,准备充分、调度有方。战役进程中颇多神来之笔,充分表现出其运筹帷幄的风采。中国军队第一次面对优势日军守住了大城市,开对日作战先河。

薛岳创造天炉战法的核心,是一种后退决战的战术,将兵力撒落在作战区域,成网状分布,重点放在侧击、伏击、尾随,分段消耗敌军兵力与士气。
相当于缠斗、粘着作战,也像太极中的粘字诀,是根据战局变化,迅速制定应变策略的战术,指挥官需要非常高超应变和部队掌控能力。

湖南群山纵横、水网密布,薛岳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合理配置部队、层层阻击,并动员湖南民众破坏湘北所有道路和铁路。

薛岳此举比撅开黄河牺牲河南民众的伤害后果小很多,是确实可行的战略改进。日军主力在湘北进展缓慢,主要是重炮和坦克拉不上前线,全是因此。

战役中,薛岳两次灵活使用预备队李玉堂之第8军:1是借大雨命第8军长途奔袭106师团;2是在攻击106师团的紧急情况下,第8军回援湘北。

薛岳又撤下正面战场关麟征第15集团军2个军,迂回第4师团侧后打击其辎重及重装部队,神出鬼没,皆神来之笔,令人叹服。

小编认为:掌握预备队是指挥官关键素质、处理突发事态能力。

薛岳在第一次长沙保卫战中,动用总预备队得当:第一次动用总预备队74军,直接稳定赣北战局,但在湘北战场则异常谨慎,在战役危急时刻,宁愿从正面战场撤下2个军侧后攻击第4师团,也没有动用预备队。而在第4师团准备拼死冲向长沙,则有恃无恐,动用全部预备队反击。



苏德战争爆发后,日军秘密准备南进东南亚,为配合南进作战,第11军计划再次进行加号作战,以牵制中国军队。第二次长沙会战逐爆发。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日军大本营秘密制定对苏战争准备。计划从中国派遣军机动部队第11军抽调2个师团北上,并做往东南亚进军准备。给11军作战任务是:以维持治安为主,如有条件可短时间进攻,继续给中国军队压力,但以不扩大占领区和返回驻地为原则。

方案遭到中国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和第11军新任司令官阿南唯几的强烈反对。冈村宁次的继任者阿南唯几原为天皇侍从官,急于想在中国战场报效天皇。

8月9日大本营放弃对苏作战,转向南进,华中方面军抽调3个师团南下进攻香港,为策应作战,第11军制定加号作战,第二次进犯长沙。

参战双方兵力对比:日华中方面军第11军集结第3、第4、第6、第40师团和4个支队(旅团)共12万兵力南下。

战役9月7日到10月7日结束,历时1个月,日军损失2万多兵力、飞机6架,日军歼灭9战区国军的计划失败,但国军伤亡10万人,日军一度进入长沙。

10月中旬日军退回新墙河以北,该战役达到了大量消灭国军主力的目的,国军精锐第10军、第74军2支苏械主力军遭重创,应该说是薛岳败了。


小编胡说八道点评:第2次长沙会战,薛岳没有掌握日军主攻湘北的动态。凭经验将主力分成赣北、颚南、湘北各自为战。并一度轻敌,预备队也使用不当,幸好统帅部命第6战区向宜昌发动猛攻,牵制了日军,并从6、7战区抽调4个军增援薛岳。

战役国军主力伤亡10万人,第9战区主力第10军、第74军差点被日军围歼。长沙作为中国抗日的象征被日军占领了3天。会战结束,薛岳受到统帅部严厉批评,甚至出现了更换战区司令长官的声音。

新任日军第11军司令官阿南唯几上任后,仔细研究了薛岳的作战特点,认为第一次湘赣会战失利在于日军主力分兵所致。

所以加号作战是以赣北日军第40师团佯攻,第11军秘密在湘北集结第3、第4、第6主力师团和数个旅团,突发猛烈攻击,薛岳轻敌误判,认为日军还会以老战术进犯,措手不及。

第9战区密码泄露造成日军掌握中国军队调度,各个方向的侧击均告失败,特别是破译薛岳预备队调度的情报后,日军差点消灭了10、74军。

第6师团突破中国守军后,薛岳逐次使用预备队,打成添油战术,第一波第10、74军前后夹击第6师团,被日军识破,反使2个主力军被第6师团包围,第10军差点全军覆没。

薛岳在此次作战不但夸大宣传,虚报杀伤日军数量,还谎报长沙守军始终未退出长沙,蒋介石甚为愤怒,批评薛岳:我们有这么优势的兵力,良好的战场态势,一定可以打败敌人......没有一万俘虏,也应该有一千,没有一千也应该有一百,少而言之,也应该有十个,丢尽了军人的脸。此外第九战区上报的大雪山战役国军如何跳出日军包围属于谎报,第4军实际伤亡惨重,日军打过汨罗江时,国军在该区域已无有战斗力的部队(选自徐永昌日记)。

所幸湘北道路皆被破坏,薛岳又打击了11军辎重部队,日军陷入了缺粮少弹的境地。突入长沙的日军粮食告罄,并用信鸽向友军求援,被中国军队截获,薛岳借机发动反击,而11军见战役目的达到,则有序后撤。

战后薛岳闭门思过、虚心认错,总结失败教训,整军备战,终于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扳回一局。


百岁老将薛岳对长沙保卫战记忆犹新,不忘精忠报国,实为军人楷模。

1996年,《一 寸山河一寸血》纪录片摄制组来到台湾竹崎乡采访薛岳,请他讲长沙会战“天炉战法”。当时101岁的薛岳老将军,听和讲都已不甚清楚,但记忆丝毫不减,且兴致勃勃。

制片人陈君天回忆,那天薛岳讲完长沙会战,起身走到书房,用一张十行纸写几个字送给摄制组。薛岳拿纸时手抖抖的,纸上写着“精忠报国”4个大字。

陈君天回忆说:“100岁的退役将军,半辈子在默默 无闻的平淡中生活,还念着精忠报国,使人闻之涕下。”

未完待续


烟酒阁大学士


薛岳将军在抗战中的功劳是极其值得炫耀的,论其军事才能,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很少有能与之相匹配。

虽然参加革命早,但是没有跟对人

薛岳的父亲为他取名中带一个岳字,就是要他像岳飞一样,能够精忠报国,薛岳在抗战中的表现,可以说不辜负他父亲的期望。

薛岳也是自幼从军,先是在黄埔陆军小学学校,1907年考入保定军校,可以说在早年一直致力于学习军事才能,在辛亥革命爆发后,1914年就参加了中华革命党,算是投入到革命生涯当中了,但是薛岳的军事生涯却一直没有跟对人,跟过张发奎,跟过汪精卫,追随过孙中山。

虽然,薛岳在东征北伐时都有很多可圈可点的表现,但是因为派系倾轧,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尤其是在中原大战的时候,薛岳还反过蒋,结果中原大战老蒋力挽狂澜,薛岳也只能回家打酱油去了。

在蒋介石心腹陈诚的举荐下,薛岳才得以再次出山,不然,中国岂不是少了一个抗日名将。

薛岳的抗战

淞沪会战爆发时,薛岳已经逐渐进入老蒋的眼线,被蒋介石任命为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在南京保卫战之前,于蕰藻浜坚守半个月没有让日军进入,薛岳用激烈的战法,与日军殊死拼搏,虽然部队伤亡惨重,但是也给予日军重创。

南京陷落后,薛岳升任抗日战争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可见从抗战初期,薛岳就被委以重任,紧接着1938年调任第一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指挥第七十四军、七十一军,六十四军,第八军等部队,进行了兰封会战,在该次战役中击溃日军土肥原师团。虽然兰封会战没有取得重大的胜利,但是薛岳所表现出来的才能,让蒋介石刮目相看。

接近着,1939年在南昌失守后,薛岳就被安排指挥长沙会战,在第一次长沙会战当中,薛岳调集21个军、52个师,对日本进行阻击,经过二十天的激战,日军伤亡惨重,被歼灭四万多人。

1941年日军卷土重来,率15万军队并且配合海空两军第二次进犯长沙,薛岳调集二十万兵力与日本进行“后退决战”,利用长沙有利地形对日军进行打击,取得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当年年底,日本还不死心,调动十二万兵力对长沙进行第三次侵犯,在此战役中,薛岳创造“天炉战法”,更是以天地和地形为炉,以前沿部队与日军进行逐次抵抗,并且不断撤退,并且撤到炉底后对日军进行顽强阻击,在此情况下,率领侧翼部队对日军进行合围,最终取胜,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薛岳歼敌五万多人,并且因此获青天白日勋章一枚。

薛岳的军事才能表现在对大兵团指挥作战的能力,总所周知,在抗日战争之前,军阀虽然连年混战,但是战斗规模都比较小,没有发生过动辄几十个军,几十万人的会战,所以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的人,而薛岳正是这样的人。

薛岳和老蒋的黄埔嫡系不一样的是,薛岳是从小就学习军事理论,不像黄埔军校很多人都是半路出家,尤其是薛岳在保定军校进行的是系统性的学习,并且薛岳最厉害的地方在于,能够因地制宜的制定作战计划,这一点则吸取了孙子兵法当中的韬略。

对于薛岳的抗战,时有抗日"战神"之称,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史论纵横


薛伯陵,绰号老虎仔,是国军将领中对抗战有大功之人,被认为是抗日战争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故有战神一说。薛岳能取得对日作战较好战果,也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保定军校所习的良好军事素养。



一,依靠陈诚获得蒋介石的信任与支持。

薛岳是同情过共产党的,蒋介石在上海准备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前,第一件事就是调走薛岳任师长的第一师 ,而以军阀队伍改编的周凤岐26军换防;薛岳是跟着张发奎反过蒋的,中原大战时张桂联军冲湖南蒋军开火,薛岳是第四军主力师长;薛岳是跟汪精卫混过的,是粤军中挺汪的骨干人物;薛岳还是镇压广州起义的干将,曾经的孙中山警卫团营长,历史挺复杂的一个旧军人。

没跟对人,一直混的不是很明白,直到遇见陈诚。

陈诚是个爱才之人,第四次围剿江西苏区大败后,陈诚开始反思自己的作战指挥能力,并积极挖掘可用之战将,向蒋介石推荐了赋闲九龙的薛岳。

(陈诚和薛岳将军合影)



我们得承认,老蒋是有些胸襟的,否则历史这么复杂的薛岳怎么能被重用?红军长征后薛岳奉命率中央军衔尾追击,不辞劳苦,终获信任。

没有蒋介石和陈诚的信任与支持,薛岳抗日战争也拿不出卓越战绩,老蒋的中央军可不是随便谁都可以指挥得动的。

二,大兵团作战指挥方面有一定天赋。

这才是难得的。

国军黄埔系将领因在黄埔军校受训时间很短(黄埔一期七个月就结业了),虽勇气与精神可嘉,但大兵团作战指挥的专业能力普遍较低,而日本军队有系统的军事院校比如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等,双方军官专业差距很大,薛岳却是个另类。

淞沪会战后不久,1938年5月,薛岳调任第一战区豫东兵团司令,指挥第8、74、71军等12个师的中央军精锐参加兰封战役,围歼孤军窜入河南的土肥原第14师团,薛岳的战场指挥基本到位,将日军压缩至三个据点,歼灭在望,后由于27军桂永清的无能,兰封战役功亏一篑,国府不得不以黄河決口来迟滞日军。

但薛岳的大兵团指挥水平却于此役崭露头角。



三,万家岭大捷奠定抗日名将之基。

1938年6月转任武汉卫戍区第一兵团司令,与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对阵。冈村出奇兵第106师团于南浔线配合其它二个师团,拟占领南昌和粤汉铁路,从南向北包围武汉。薛岳发现冈村之企图后,调动优势兵力,不动声色地在万家岭地区完成了对日军106师团的战术包围。

1938年10月7日,薛岳向所属部队下达总攻命令,国军主力之第4、74、66等军奋勇杀敌 ,战至10日,日军第106师团除千余残部突围外,一万余人全部被歼,第一兵团俘日军300余,日军第106师团长松浦仅以身免,薛岳差点创下全歼日军一师团的记录,史称万家岭大捷。



四,长沙保卫战世界瞩目名留青史。

1939年2月起,升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主席,与驻武汉的日寇11军对峙达五年之久,先后与其五任司令官冈村宁次、圆部和一郎、冢田攻(未到任)、阿南惟畿和横山勇斗智斗勇,力保长沙不失,有力拱卫了大西南后方,是抗战战略相持阶段主战场之主将。

先后指挥了四次长沙会战,三次让日军无功而返并遭受重创,其中尤以第三次长沙会战最为精彩 。1941年12月底,薛岳以自创的“天炉战法”迎击阿南的闪电进攻,用层层阻击、保持两翼、后退决战和全面围攻的战术,使南犯长沙之敌伤亡五万余,在日军横扫南洋的大背景下,引来英美诸国极大关注,称“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有力振奋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军心士气,薛岳由此获青天白日勋章。

与此同时,薛岳协调指挥战区副司令长官、第19集团军罗卓英部,在赣北亦多次重创日军 ,其中以上高战役最为出彩,中国军队在江西宜春地区以74军为主力先守后攻,击破驻南昌之日军34团主力,伤师团长大贺,毙伤俘敌15000余人,取得压倒性胜利,被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五,抗战末期个人膨胀晚节不保。

薛岳守长沙五年有余,多次抗命进行作战布署和调动部队,皆因战果有佳和陈诚力保而无事,逐渐养成了拥兵自重和刚愎自用的毛病,抗日战争末期个人野心膨胀,居然与桂系合谋有脱离蒋介石指挥的念头,虽事不成,但军人参与政治,已有杂念。

1944年第四次长沙会战期间,不采纳参谋长赵子立的中肯意见,仍以老战法迎敌,被横山勇以强大的两翼兵力反天炉,长沙失陷;日军破衡阳下桂林,一路杀进广西贵州,完成一号作战 ,重庆震动,史称豫湘桂大溃败 ,薛岳难逃其责。



*******************************************

瑕不掩瑜,薛岳将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仍可视为国军抗日第一名将,是反击日寇侵略的民族英雄,被日军恐称为长沙之虎,罗斯福总统还特别通过史迪威将军,授薛岳美国自由勋章一枚。

第三次长沙会战期间,1942年1月1日,世界上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集会,中国与美英苏作为四大强国领衔在宣言上签字,公推蒋介石出任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

你说老蒋高兴否?

薛将军千古留名。


度度狼gg


薛岳,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军著名将领,军事家,“战神”。\t

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后,薛岳到达南京被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任左翼军中央作战区总指挥,在蕴藻浜南岸一带坚守半个多月。指挥第十九集团军于竹园村和日军展开争夺战,阵地反复易手,日军遭到重创,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己方部队存者十不过二三。

1938年9月,万家岭大捷,薛岳于江西省德安城西北20余公里的万家岭率部歼灭日寇106师团1万余人。

叶挺将军评价万家岭战役为:“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1939年,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集合6个师团兵力,百余架飞机、300余只舰船掩护下,兵分六路进犯长沙。薛岳以湘北为防御重点,“后退决战”、“争取外翼”作战方针,并调集30多个师和3个挺进纵队,共约24万多人,部署在赣北、鄂南和洞庭湖畔阻敌进攻。经过20多天的战斗,日军惨败,伤亡3万余人,含少佐以上军官40余人。

1941年,日军以11军为主力,派遣第3、第4、第6、第40师团和4个旅团,总兵力达12万余人,在百余架飞机、200余舰船支援下(第11航空舰队和第3飞行集团后为支援南方被陆续调走),分兵两路二犯长沙。薛岳调集了10个军约20万兵力,进行“后退决战”,将部分部队部署于东侧山地,实施侧击,牵制敌人。逐次抵抗,诱敌深入汨罗河、捞刀河地带予以重创。“诱敌深入,反击歼敌”击败日军,中方伤亡17426人,日军伤亡48327人。

1941年12月,日本11军司令阿南惟几以12万兵力三犯长沙。而薛岳所部30个师30约30万兵力。初,日军猛攻新墙河阵地。守军逐次抵抗,将敌诱至捞刀河、浏阳河等决战地区。至31日,日军兵至设置好的袋底,国军开始侧翼挺进。次年1月,开始进攻挺进日军,逐步开始反包围。各部先后攻至各自的攻击线,完成了对日军反包围。随即各个方向向中心发起进攻,日军溃败。随即薛岳立即命令各部追击、侧击和截击突围日军残部。此战日军伤亡56944人,俘虏中队长松野荣吉以下官兵139人,中国军队伤亡官兵31346名。

1944年,日军集合36万兵力孤注一掷,猛攻长沙。但国军指挥层方面的麻痹轻敌思想导致长沙沦陷。日军指挥官横山勇将部队一分为二,一线猛攻长沙城,二线攻击外围薛岳主力侧翼,以此若是主力进攻日军攻城部队,则会陷入被包围歼灭,反之只能坐视长沙城沦陷,天炉战法告破。6月15日,长沙沦陷。但期间衡阳守卫战,方先觉将军打出了国军将士的勇往无前,以不到2万余兵力孤军死守衡阳城四十七个昼夜,重创来犯日军,被称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长衡会战,来犯日军被击毙6.8万余人。

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曾说:撼山易、撼薛将军难。

学者王建学:薛岳在抗战当中对日军的打击最大,歼灭日军也最多,他是日军最惧怕的中国将军,为中国的抗日战争立了大功。

薛岳将军万家岭一战痛击日寇,三次长沙会战共歼灭日军有生力量11.75万余人,天炉战法、八字口袋战法均为其手笔,大兵团指挥作战能力无出其右,抗日“战神”当之无愧。

以上。


木剑温不胜


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用战功去衡量一个将领,是最客观的。

从抗战中的战功来看,薛伯陵堪称国军第一名将,必将以“民族英雄”的名义彪炳千秋。

与抗战时的大多数国军名将不同,薛伯陵并非出自黄埔军校,而是出自保定军校。他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但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得到了老蒋的重用。

薛伯陵参加过很多会战,立下过赫赫战功。比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但那时候,他并非总指挥。真正让他扬名天下的,是他亲自指挥的三次长沙会战。

彼时的薛伯陵,担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面对日军对长沙的进攻,他高接抵挡,三次将他们击退,取得了三次长沙保卫战的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击毙日军11万余人。

这个数据,是无人可及的。所以我在文章的开头说,薛伯陵堪称国军第一名将。

薛伯陵指挥长沙会战时,总结提出了自己的独特战法——天炉战法。

何为天炉战法呢?通俗点说,就是游击战+诱敌深入。

在日军进攻的线路上,布置大量兵力。但这些兵力并不是决战兵力,而是类似于游击部队,对日军进行袭扰。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主要目的是搞得你不得安宁,疲惫不堪。

等到把日军诱入事先选定的口袋——也就是决战之地时,再聚集起所有主力,与之进行生死之战。

正是靠着这个战法,薛伯陵干掉了日军11万,被日军尊称为“战神”。


趣谈秘史


抗战时期,国民党将领的表现总体来讲是乏善可陈的,虽然绝大多数国军将领在八年抗战期间还是坚持抗战的,但是从抗战的实际效果来看都不是很理想,不过有一些将领的战功还是很卓著的,薛岳就是其中一位,在抗战的相持阶段,薛岳所领导的长沙抗战的胜利对于抗战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薛岳在1939年到1942年间先后指挥过三次长沙会战,三次长沙会战中,薛岳指挥得力,在整个中国战场乃至世界战场都处于低潮的时候,薛岳领导的长沙会战的胜利对于激励国人和将士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三次长沙会战攻击歼灭日军11万余人,而我军损失不到十万人,这在抗战初期是完全无法想象的,抗战初期,国军与日军的战损比一般在三比一到五比一之间,而长沙会战,国军已经几乎可以和日军具备同样的战斗力了。

在长沙会战中,薛岳还发明了非常有效果的天炉战法,即诱敌深入后,逐层对日军进行分割包围,以优势兵力实现对日军的有效打击。

因为薛岳的卓著战功,日本人称呼薛岳为长沙之虎,薛老虎的名声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有的。

在国民党的众多将领当中,能够指挥大兵团作战并且能够强有力的迎击强硬敌人的将领只有少数人,薛岳算其中一个,不管他的政治立场怎么样,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薛岳对抗战是居功至伟的。


青年史学家


薛岳将军这个战功,实在是……


我今天就为大家总结一下抗战时期国军军中对薛岳的评价,而且为了避嫌,在国军将领评价薛岳方面,凡是1949年后留在海这边的将领,他们对薛岳评价的史料我一概不用;我只用1949年后去到海那边的薛岳的上司、他的直接下属以及他抗战时的同僚对他的评价,这也算是“战神”薛岳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吧。


首先出场的是他的顶头上司蒋介石,蒋介石在1944年日记里大骂薛岳“叛变”,我们来看蒋介石1944年11月18日的“上星期反省录”——“薛岳在赣自由行动,等于叛变矣。”


紧接着在“十一月二十一日”条目下,蒋介石在日记中更是大骂薛岳:“最近桂柳失陷…中外舆论对我讥刺诬蔑…各种形势恶劣,尤以薛岳在赣自由行动等于叛变,对于我手令,久置不理,最令人难堪。”


蒋介石为什么会在日记里痛骂“战神”薛岳?


简单来说,薛岳想借着史迪威与蒋介石不和的机会,依靠史迪威的力量与李济深等人在华南“另立一番局面”,随着史迪威的调走,薛岳的算盘成了泡影,但是他还不死心,还继续向史迪威继任者魏德迈将军做试探。


(魏德迈将军)


可魏德迈与史迪威为人完全不同,他并不想卷入当时重庆内斗中去,所以面对薛岳的试探,魏德迈直接向蒋介石报告情况,这才有了蒋介石1944年11月30日日记中“下午与魏将军(德迈)讨论作战准备各事…(魏德迈谈及)薛岳向美军私自求给军械,并问余,薛是否忠实可靠。”


我不想在这件事里做什么道德判断,但是很显然,薛岳从1943年开始就和李济深等人谋划在华南“另立局面”,这严重影响到了第四次长沙保卫战的备战工作。


这是蒋介石对薛岳的评价,我们再来看看薛岳的老朋友,老伙伴,也是多年合作对象,1949年后选择居住香港的张发奎将军是怎么评价“战神”薛岳的三次长沙大捷的。


张发奎和薛岳同为广东人,又在抗战时同为战区司令,可以说彼此之间利益大于分歧,而且在抗战后他两还曾经合作,把宋子文排挤出广东,企图实现“粤人治粤”,而1949年后,张发奎将军没有去台湾,而是居住在香港,另外,根据薛岳后人回忆,张发奎将军此时和薛岳关系还很铁,因此,张发奎将军对薛岳“三次长沙大捷”的评价应该是最客观的。


[薛岳与张发奎(右)]



张将军在其回忆录里是这么评价薛战神“三次长沙大捷”的:三次所谓长沙大捷同所谓粤北大捷相似。敌军志不在长沙,犹如它们志不在韶关,它们只不过是佯攻而已。我的观点是基于一个简单的理由:我感觉敌人能攻占任何他们想要的目标;倘若他们没有占领某地,那是因为他们不想要。


徐永昌将军


而抗战时担任军令部部长的晋军名宿徐永昌将军因为直接和各战区打交道,因此对薛岳的评价要直接的多,这位1949年去了台湾的国军元老直接在回忆录里痛斥薛岳谎报战绩,“由谎报一点看我国军人无耻,可谓达于极点。”


而到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薛岳通报战绩时,当时另一位国军将领,国军军法总监何成濬在日记里记载了薛岳汇报完战绩后,国军军委会会议场景:在场诸人均笑斥之,主席亦言其过于虚妄。


何成濬将军


何将军最后感叹到虽然国军在战报里注水是惯例,但是在战报里灌水灌到水漫金山的,薛岳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各处作战报告,本多有不确实处,然向无如此之人之甚者。


说完了“三次长沙大捷”战绩,我们再来看看“战神”薛岳是如何营造自己“战神”形象的,当然,同样是由1949年后去到海那边的国军将领的日记做证明。


唐纵


唐纵,他是国民党特务系统三大巨头之一,曾经长期作为戴笠的副手和对手存在,他在1941年日记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晚贺主任宴客,鲁荡平自湖南来,言薛伯陵之飞扬跋扈与部下之阿谀逢迎。长沙近有‘新战长沙’之戏,演薛伯陵湘北大胜故事。鲁用戏台辞令,形容有声有色,听者皆笑不可抑。


这里所谓的“新战长沙”京剧就是薛岳在第一次长沙保卫战后,为了吹捧自己授意手下人编的,而且还强迫九战区到处上演这出戏,因为这出戏里,薛岳让手下文人把自己塑造成“岳飞”、“诸葛亮”一样的人物。根据1949年后住进功德林的抗战时薛岳诸多下级回忆,该戏“薛岳头戴帅盔,身穿帅甲,前有马童,后有大纛,纛上大大地写了一个‘薛’字,两厢的龙套打着‘精忠报国’的旗子(这四字是薛岳标榜的口号),俨然以‘岳武穆’自居。”



但是由于这些下属统统住进了功德林,为了避免口水,所以他们对这处戏的讽刺和嘲讽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过我这里列举当时地下党干部给陕甘宁边区秘密报告里对薛岳这部戏的观感——


“薛岳我想说几句话……(薛岳)脑筋狭小、固执与横蛮,特别是极喜‘表功’。每当别人谈论起张治中在湖南的施政成绩时,他是很不高兴的。如果你说一声薛主席的施政成绩好,则很易得他的恩惠……他自己之所以取薛岳这名字,就是为表明他有薛仁贵、岳飞之才能。在湖南的政府机关报《湖南日报》,现在差不多变成了薛岳个人的‘表功’的报纸……”


好了,列举完薛岳上级、同僚对他的评价,我们再来看看抗战时“战神”薛岳直接下级是怎么评价薛岳的战绩以及其军事指挥素质的,还是老规矩,该下属是1949年去到海那边的。


丁治磐将军


丁治磐将军,在抗战时担任第二十六军军长,曾参加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他在晚年回忆录里直言第一次长沙保卫战日军根本不想攻击长沙,第三次长沙保卫战日军并没有占据长沙的意思。


日军第一次攻长沙时,长沙实际上没有保住,薛岳说击退日军,根本是胡吹。”


“第三次攻长沙也是未进城即退走……他们在一战区打到宜昌,九战区打到长沙,就都不前进了。”


同样,丁将军在回忆录里谈及自己当时上级,“战神”薛岳的军事指挥本领时,丝毫不留情面:


“(薛岳)规模不错,但

不懂得大军调度指挥之道。我在战史中所见到的高级统帅对大兵团用兵不论是否合理,都有其独特风格。但他专讲蛮干高压,以大吃小,毫无大军统帅的风格。”


许多长官像薛岳又没学过战术,只凭平常剿匪的一些个人经验。所以抗战时的将领素质很有问题。”


以上只是国军将领对薛岳评价的一小部分,因为有很多抗战时期薛岳的下级在1949年后因为或是被俘、或是起义,都留在了海这边,他们其实写了很多关于抗战时期薛岳所作所为的回忆性文章,并且这些文章里并不隐瞒薛岳很多毛病,比如薛岳这个人用人为亲,用自己兄弟执掌湖南民政和银行大肆捞钱等等。


这里我举一个例子,抗战时湖南物资局里根据相关人回忆,这个物资局高层全是清一色的广东人,专门用来以军需名义平价购买各种紧缺物资(比如大米),然后贩卖到广东等地谋利。湖南当地老百姓和政府人员对薛岳家族这些做法是怨声载道的……


类似记载还有很多,但是为了避免被人说写这些文章都是“被迫、被逼”,我在这个回答里所使用的史料都是1949年后去到海那边曾经和薛岳共事过的人的回忆录。


当然,我列举的这些史料并不是单纯的要“黑”某个人,而是我觉得虽然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了,但是我们关于抗战的记忆依然有很多水分,在评价和回忆抗战过程中,我们,甚至包括我,经常爱犯的错误就是很难客观评价抗战时中日两国的差距,也很难客观评价抗战时抗战过程,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比如网上对薛岳的评价就是这种情况的具体表现,希望今天我这个回答能让一些看我回答的朋友对抗战历史产生新的思考,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兰台


实事求是讲,抗战中薛岳的战功绝对比某些人吹嘘的“第一名将”优秀得多,也靠谱得多。总体说起来,无论能力还是战绩,在国民党军所有将领中绝对能排进前三。

薛岳在抗战中是扎扎实实地从头打到尾。抗战伊始,薛岳就参与了淞沪抗战,先是指挥第19集团军参与左翼作战,后来又先后升任左翼军中央作战区总指挥和左翼军总指挥,在蕰藻浜、江桥镇、竹园村等地与日军反复血战,虽然损失很大,但也让日军进展艰难。

1938年,薛岳被调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参与兰封会战。随后,薛岳又率部参与规模空前的武汉会战,负责指挥南浔铁路沿线和鄱阳湖沿岸的防卫,以粉碎日军从南面包围武汉的企图。此战中,正是在薛岳的指挥下,中国军队创造了著名的“万家岭大捷”,重创日军第106师团。而某些被吹成“第一名将”的国民党军将领在此战中不过是一名中级军官而已。

再往后,薛岳长期担任第9战区司令,负责湖南北部、长沙一带的防御,其先后指挥的三次长沙会战都算得上比较成功,尤其是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更是把他的“天炉战法”充分发挥了一把,给日军造成严重损失,连日方战史也承认在此战中损失惨重。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中,由于麻痹大意,第9战区丢掉长沙,让日军得以长驱直入,打通“大陆交通线”,算是薛岳抗战史上的一个污点。

从地位上说,薛岳在抗战期间一直是高级指挥官,从最初的集团军司令起步,到后来长期担任战区司令,在历次战役中发挥的作用自然非同一般,可以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一点也是某些“名将”不能比的。

从能力上说,薛岳和很多国民党军将领的呆板、莽撞不同,肯动脑子、并且能想出办法。他设计的“天炉战法”虽然从本质上说只是诱敌深入的一种方式,但整个战术设计完善,并且能执行到位,在国民党军中已经殊为难得。我军著名军事家粟裕对薛岳的评价是“薛岳用兵尚称机敏果断”,也是比较肯定其能力的。T


联合防务


答 ‖ 历史风云团队

薛岳是国军十大名将之一,更有“抗日战神”的称号,但这样一位常打胜场,为祖国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名将,蒋介石后来为什么不重用他了呢?今天小编就跟你聊一聊薛岳的一生。

薛岳,1896年生于广东省乐昌县九峰乡的一个农民家庭。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在薛岳小的时候,他就进入了黄埔军校进行军事教育的学习,在此期间,他受到了孙中山思想的熏陶,也渐渐明白了只有进行国民革命,才能推翻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中华民族才有复兴的希望。毕业之后的薛岳,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开始了为中华人民奋斗的军事生涯。

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以及指挥能力,薛岳很快就成为国名党的高级将领,土地革命期间还曾与毛泽东带领的红军多次对战,毛泽东都对他的战术十分敬佩。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第二年9月21日,日军第106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中将,意图进攻万家岭,欲一举打通南浔路。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时任第1兵团总司令的薛岳及时组织第66 军、第74军、第4军各2个师,对敌实行合围,并断其补给。经过数天的浴血奋战,万家岭战役最终大获全胜,是抗日战争初期的一次重要胜利,战果犹过于台儿庄。万家岭一役获胜也为武汉撤守争取了重要的时间,可称为一次难得的大捷,更是“赣北地区主要作战中歼敌最多的一次”,蒋介石还在国庆节这一天,亲自起草嘉奖电给薛岳各部道:“查此次万家岭之役,各军大举反攻,歼敌逾万,各级指挥员指导有方,全体将士忠勇奋斗,曷胜嘉慰”。这也是使薛岳名声显赫,为外国人称道的一次重要战役,连皇军都称薛岳是他们的克星。

此后,薛岳又接连指挥了四次长沙会战,坚决护守长沙。当时日军来势凶猛,更多次拉拢蒋介石,因此蒋介石当时对于日军的态度极其暧昧,在长沙保卫战时,蒋介石担心自己力量被削弱,并且企图利用共产党的军队与日军进行蚌鹤相争,便命令薛岳的长沙守军不抵抗,薛岳这样一位爱国名将,多次发电蒋介石请求抵抗,蒋介石也不予理会,薛岳便义无反顾地自然违反了蒋介石的命令,并坚定地说“我就要在长沙打,打败了我自杀,以谢国人;打赢了算我抗命,你们枪毙我!”

终于,长沙在薛岳将军指挥下保住了,薛岳运用他的“天炉战法”,利用山岳江河有利地形,诱敌深入,分散日军,断绝日军补给,最后将其包围进行突袭,打败了日军,日军指挥官冈村宁次也输得心服口服。四次长沙会战,薛岳共歼灭日军27万余人,是歼灭日军最多的名将。长沙大捷后,日军第十一军对国军第九战区完全失去了战斗信心,两年多的时间里不敢再对长沙发动任何的攻击。这场战役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无可估计的作用。薛岳也得到了“长沙之虎”“抗日战神”的称号。

之后的解放战争,蒋介石命令薛岳在海南构筑“柏陵防线”,最后以失败告终,加上蒋介石对他违抗命令怀恨在心,薛岳再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重用,只到党内担任了几个虚职,直到薛岳将军以102岁高龄过世,只是可惜了这位抗日名将。


欲知全文详情,关注本头条号,专门研究历史人物,有一个原创视频介绍薛岳。



薛岳出生的那一年,中国在甲午战败之后割让了台湾,他父亲希望他能够效法岳飞精忠报国,收复故土,因此取名为“仰岳”。后来,薛岳成年以后,认为只是崇敬岳飞是不够的,于是就去掉了仰,以岳飞自况。这便是薛岳名字的来历,纵观他的一生的,其经历十分复杂,曾经亲共,最后又与共产党对立,成为蒋介石的得力战将,却又多次反蒋。后人对他争议很多,但是他在抗战之中,绝对是可以说是效仿岳飞人生之路,传承武穆精忠报国之遗风

不过他也有很多弱点。薛岳这个人非常自信,每次大胜日本之后,就有点轻敌的思想。所以他对日会战有个特点,基本上就是胜一次后败一次,再胜一次又再败一次,几乎成了规律。其实我觉得也有可能是日本人在吃亏以后长了点记性。不过总体来说,薛岳抗战之中,功勋卓著,为民族的独立艰苦奋战,立下了无数功劳。这里就主要介绍其胜利之战:

1.万家岭之战

万家岭会战中从1938年9月25日到10月17日,历时22天,一共歼灭日军8000余人。这一战,薛岳表现非常出色,被蒋介石称为“极光荣、极宝贵的战斗经验”。比如第66军本来应该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去守庐山,在战争的关键时刻,薛岳先斩后奏,一面报告蒋介石,一面让其在万家岭北面进攻,抓住了取胜的战机,确保了战斗的胜利。


2.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对日军杀伤在2万人以上,更重要的是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迫使日军放弃占领地区而退回原阵地的战斗,被称为“湘北大捷”。薛岳在这次会战中,尽管付出了较大伤亡,但是这次会战极大的提高了广大军民的士气,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


3.第三次长沙会战

这一次的长沙会战对日军杀伤了5万多人,还缴获了大量的物资。薛岳运用“天炉战法”,创下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盟军在中国战场首次胜利的记录,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当时驻华美军司令官史迪威授予薛岳一枚美国勋章。

薛岳是非常爱国的,例如在长衡会战是,发送的电报中是这样说的:“岳有一口气,一把枪,必援救弟等,战胜敌军,弟等惟有血战死战,自有生存见面之日,切勿叫苦,切勿畏敌,必须发扬我祖宗精神,以唤起天下之人心生为民族英雄,死为忠臣烈士,万世之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