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脸大汉带错婶娘了? 一句口头禅竟影响世世代代的当地人

"红脸大汉带婶娘(本地话指女人)"是福建莆田当地一个口头禅引起的一段颇为令人捧腹的故事。"凭凭崇圣宫"这句口头禅竟影响着世世代代的莆田人。"凭凭崇圣宫,红脸大汉带婶娘"至今仍为所熟悉故事的人所津津乐道。但人们只知"凭凭崇圣宫",至于"红脸大汉带婶娘",好多人却并不知情。

去崇圣宫游玩,完全是因为受这句口头禅的影响,心中对崇圣宫充满了好奇,想一睹为快。

红脸大汉带错婶娘了? 一句口头禅竟影响世世代代的当地人

崇圣宫大门

红脸大汉带错婶娘了? 一句口头禅竟影响世世代代的当地人

崇圣宫入口大门

崇圣宫位于萩芦镇的崇圣村,就在萩芦镇三角站那块刻有"萩芦"字样地名大石块的地方往白沙方向几百米的路旁边。寺庙看起来很不起眼,寺门小小的,周围围着不高的围墙,里面的崇圣宫大殿看起来也不大,但也算精致,供奉的是齐天大圣、普济圣侯(天蓬元帅)以及五谷神仙(神农氏)三尊神灵。此外就是大殿门口的大埕,旁边有两个亭子和一个戏台,整个崇圣宫看起来特别的精简。

红脸大汉带错婶娘了? 一句口头禅竟影响世世代代的当地人

崇圣宫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宫,名气却特别大。崇圣宫始建于隋末,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崇圣宫始建时,莆田当时人口稀少,因此民间一直有"未有兴化,先有崇圣"的说法(莆田旧时称兴化)。显而易见,有这样的一座崇圣宫对于当时的莆田也是一件很稀奇的事。因此,但凡莆田其他地方要兴建庙宇,人们都要到崇圣宫来观看来参照,依样画葫芦。这就是"凭凭崇圣宫"的由来。"凭凭"在莆田话中是依照的意思。这以后,逐渐演变成当地人在接下来许多事情的处理上,都喜欢说"凭凭崇圣宫",意思就是说,对一件事情无须多商量,就按约定俗成的惯例办就是了。"凭凭崇圣宫"也就成了一代又一代莆田人的口头禅。

红脸大汉带错婶娘了? 一句口头禅竟影响世世代代的当地人

崇圣宫大埕里的亭子

据说莆田当时山里一个偏僻的地方要演社戏,好不容易请来了戏班来演戏。在点演戏剧目的时候,乡里的年迈的乡老由于不识字,但好歹曾经在崇圣宫看过一出关云长的《千里走单骑》,于是该乡老就说,"凭凭崇圣宫,红脸大汉带婶娘"吧!结果,该戏班刚好有排过赵匡胤的《千里送京娘》这出戏,就按后者进行了演出。

红脸大汉带错婶娘了? 一句口头禅竟影响世世代代的当地人

崇圣宫景观

红脸大汉带错婶娘了? 一句口头禅竟影响世世代代的当地人

崇圣宫景观

关云长的《千里走单骑》和赵匡胤的《千里送京娘》是两出非常著名并且精彩的戏。这两个原本不相关的故事,却因为戏台上表演的关云长和赵匡胤都是"红脸大汉带婶娘(女人)"而闹了乌龙。结果,戏班去结算戏金时,这下乡老可不高兴了。关云长使用的是刀,护送的两位嫂嫂,而赵匡胤使用的棒,护送的只是一位姑娘。尽管都是红脸大汉,但剧情完全不一样。红脸大汉带错婶娘(女人)了。"无刀用棒犹则可",安能"搬二嫂变为搬一嫂了"?是不是欺我不识字?后来经沟通,才得知原来是点戏目时没有解释清楚而引起了误会。

误会消除了,但"凭凭崇圣宫,红脸大汉带婶娘"这故事渐渐留传至今。如今还不时会听到莆田当地人讲"凭凭崇圣宫",但"红脸大汉带婶娘"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少有人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