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苗蛮东夷后裔都承认是颛顼后人,为何其影响远超黄帝?

颛顼,号高阳氏,为上古五帝之一。传说是轩辕黄帝的孙子,父名昌意,姬姓。20岁时登基帝位,建都于濮阳。《史记·王帝本记·集解》载:“颛顼,都帝丘,今东郡濮阳是也。”颛顼带领他的部族在濮阳繁衍生息,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对于我国上古的历史,很多学者认为,在上古时期我国先民分为华夏、苗蛮、东夷三大集团。这三大集团的后裔,都把颛顼奉为自己的祖先。如《国语·楚语》载:“有虞氏谛黄帝而宗颛顼。”苗蛮集团的后人屈原在《离骚》中,也说自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初学记》引《帝王世纪》语:“颛顼,生十年而佑少昊,属东夷集团。”另外,在我国最早的地理神话传说《山海经》中的《海外北经》、《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都提到帝颛顼。

可以说在我国历史传说中,人不分华夏、苗蛮、东夷三大集团的后裔全都承认是颛顼的后人,地不分东西南北,全都有他的传说,可见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黄帝。颛顼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主要是他改革原始宗教,完成了从多神崇拜到一神崇拜的过渡,形成了君主制国家的雏形,我们从史籍中可找到记载。《国语·楚语》载,颛顼时代“民神杂糅,家为巫史,民渎齐盟,无有威严,灾祸荐臻。”

华夏苗蛮东夷后裔都承认是颛顼后人,为何其影响远超黄帝?

可见当时,氏族有氏族神,部落有部落神,人人祭神,家家有巫吏,巫术占卜泛滥成灾,占卜结果互相矛盾,社会秩序非常混乱,严重影响了部族间行动的统一和部众的团结,部落首领即君主也没有什么威严,这正是原始社会末期多神崇拜的情形。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颛顼在玄宫改革原始宗教,除保留了已经批准的宗教机构、场所、人员外,下令在民间禁绝巫教。九黎贵族拒不执行中央禁令,为此发生了中原与蜀地的战争。这场战争前后进行了一年多,最后以帝颛顼达成中原与蜀地的统一而告终。

颛顼改革原始宗教的主要内容是区分神事与民事。《国语·楚语·观射父问绝地天通》:“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就是说颛顼指派南正重“司天以属神”,专管天上的事,把民意转达给神灵,把神灵旨意传达下来,其他巫觋不得升天与神沟通,更不得妄传神的指令,又指派火正黎“司地以属民”,管理地上的巫觋,使之好好为氏族成员祈福、治病,并采取一条严命,把过去群神聚会和往来的各山予以查封,使群巫不能随意往来,再不能与天上的神直接交通。这样就断绝了地民与天神相通的道路,使通天成为少数人的特权,结束了过去人杂言庞使人无所适从的混乱局面,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部族的统一,也标志着国家权力和政府机构雏形的出现。

华夏苗蛮东夷后裔都承认是颛顼后人,为何其影响远超黄帝?

继宗教改革之后,颛顼又进行了一系列社会制度的改革。首先,以职事命官。据《汉书·百官司公卿表》载:“自颛顼以来,民师以民事,有重(天)、黎(地)、勾芒(木)、祝融(火)、后土(土)、蓐收(金)、玄冥(水)之宫。”说明颛顼开始设制官吏,使分工更加细致明确,官吏职责不再含混不清。其次,创建九州。据马端临《文献通考》和《乾隆御批纲鉴》记载,颛顼对中国区域建置进行明确规划,确定了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九州的名称和分辖区域。至此,帝颛顼所辖缰域,《史记·王帝本记》载:“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祉,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这一带有神话色彩的记述显然说明颛顼改革所产生的影响。

颛顼改革历法,开始以建寅月为历元。据史书记载,颛顼观察天文,并进行测算后改革了黄帝颁行的《调历》,制定了新的历法《颛顼历》,以初春一月一日黎明之时为立春,以此类推,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每年366天基本上吻合了自然规律,对农业生产进步做出了贡献,因此后人将颛顼奉为“历宗”。

濮阳是颛顼部族集团的主要活动区域,并在此建立帝都。颛顼死后,葬在濮阳,故称“帝丘”,又称“颛顼之墟”。《水经注·瓠子河篇》:“河水旧东决,迳濮阳城东北,故卫也,帝颛顼之墟。昔颛顼自穷桑徙此,号曰商丘,成谓之帝丘。”颛顼由穷桑(今山东曲阜)徙都帝丘(今濮阳五星乡高城村一带)以帝丘为中心建立起中原部落大联盟,帝丘因处于政治、宗教、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地位而声名远扬。

华夏苗蛮东夷后裔都承认是颛顼后人,为何其影响远超黄帝?

颛顼在帝丘创造了远古最大的原始宗教圣地——玄宫,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都是在玄宫完成的。这个时期,氏族集团首领实际上是大宗教主,是大巫。颛顼也不例外,他自诩为鬼神的代表,要按照鬼神的意志安排各项事物,并强调属民像服从鬼神那样服从颛顼的统治。

玄宫虽然是宗教场所,同时也是颛顼的政治活动场所。他在此举行会议,发号施号,作军事决策等等。《庄子·大宗师》:“颛顼得之(道),以处玄宫。”处,即居住,“得之”,即得道成神。

已故的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认为:“颛顼是一个宗教主,他死后,他所居住的帝丘大约还继续了很多年为宗教圣地。”这一说法,在文献中得到了印证。《墨子·非攻下》有一段记载:“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玄宫由颛顼创建,颛顼死后,其氏族依然存在,高阳氏仍继续为宗教主,主持玄宫,成为职业宗教人。这场战争为高阳命禹于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禹虽出于高阳氏,但他个人事业多在民事方面,大巫和宗教主的地位仍属于高阳氏 。禹伐三苗未必受命于舜,却不能不受命于高阳,到颛顼所遗留下的玄宫内向颛顼讨“天之瑞令。”由此不难看出,玄宫作为宗教圣地,从颛顼到禹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

颛顼作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和宗教主,通过一系列改革,即审判权、祭祀权、军权于一身,成为声名洋溢,威灵显赫的古帝。而他从事改革的宗教圣地——玄宫,虽因古黄河溃决,早已淹没在地下,却成为海内外众多颛顼苗裔心中永远的寻根敬祖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