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的症狀,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甲狀腺結節的症狀,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疾病的一種,屬於內分泌系統疾病。到醫院掛內分泌科.甲狀腺結節一旦出現不能自愈,必須採取正規治療。如果年齡比較大,不適合手術治療,建議採取中醫免疫治療,病因根源修復甲狀腺,愈後不會復發。甲狀腺結節建議儘早治療,結節一旦形成,就很難自愈。初期發現,可以採用中醫保守治療,安全無副作用,病因根源修復甲狀腺功能

一、飲食應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適量脂肪和鈉鹽攝入為原則,少用辛辣刺激性佐料食物,食物應軟易於消化,富與營養;不要多食高碘食物,比如:海帶、紫菜、海蜇、海苔以及藻類食物等,防止甲亢控制不良。不吸菸.不喝酒.濃茶和咖啡。

(l)給予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節約蛋白質的作用,若供應充足,可使蛋白質發揮其特有的生理功能。給予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維生素利無機鹽能夠調節生理功能,改善機體代謝,尤其是維生素B和維生素C。應給予充足的鈣和鐵,以防缺乏。

(2)適當增加動物內臟,新鮮綠葉蔬菜,或補充維生素製劑。

(3)適當控制纖維素多的食物。甲亢病人常有腹瀉現象,如過多供給富含纖維素的食品會加重腹瀉。

二、甲狀腺結節早期會出現什麼樣的症狀表現:

第一、起病急,有發熱、咽痛及一側或雙側甲狀腺腫大而較硬,甲狀腺腺體內的結節大小不一,可為單個或多個,質地較硬局部疼痛,並常向耳後,後頭頂部放射,伴有甲狀腺體部位顯著疼痛和壓痛。

第二、起病與發展過程緩慢,甲狀腺腫大可不對稱,結節堅硬且與腺體外鄰近組織廣泛粘連、固定,局部有隱痛和壓痛,伴有明顯的壓迫症狀,但局部淋巴結不腫大,多見於中年婦女。

第三、早期無明顯自覺症狀,僅甲狀腺腺體內出現硬性無痛性腫塊,表面不平,生長速度較快,形態不規則,活動度差,後期可迅速生長而出現聲音、吞嚥困難、呼吸困難等壓迫症狀,局部淋巴結腫大或出現遠處轉移。

甲狀腺結節的症狀,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第四、甲狀腺體上發現單個或多個大小不一,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與周圍不粘連,可隨吞嚥上下移動,質地較正常腺體略硬,無粘連無壓痛的腫塊,可長期維持原狀或緩慢長大。

第五、甲狀腺腺體內的結節與周圍甲狀腺組織分界清楚,直徑一般3~4cm,結節較硬,硬度可超過實質性腫瘤,小囊腫一般無症狀,巨大囊腫可產生壓迫症狀。

第六、早期甲狀腺輕度腫大,質軟,無自覺症狀,隨著腺體增大,出現結節,腫大嚴重時可出現壓迫症狀,但甲狀腺功能正常,發病年齡一般在40~50歲或以上,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病史長,常合併有心臟病變。

第七、起病緩慢,多見於中年婦女,瀰漫性甲狀腺腫大而無結節,或表現為甲狀腺腫大不對稱、表面呈分葉狀,質地如橡皮樣堅韌,無壓痛。

三、 甲狀腺結節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1)熱量:因為甲狀腺機能亢進,會使身體新陳代謝率提高,所以每天可增加所需的熱量。

(2)蛋白質:可以增加蛋白質的量,如肉類、蛋、牛奶等。

(3)維生素:因為熱量提高,所以維生素B群需求也增加,要注意補充。

(4)碘:為甲狀腺素之成分,甲狀腺機能亢進者給予碘化合物,可以增加甲狀腺素貯存量並減少釋出,但是過量會影響抗甲狀腺素治療。碘一般需求量:成年男性為120~165微克,成年女性為100~115微克。若為孕婦則要增加10~15微克。若為哺乳婦女則要增加25微克的量。食物中來源:海帶、海產為其主要來源,另外綠葉蔬菜中、肉類、蛋類、乳類、五穀類、添加碘的食鹽中也有一些含量。

(5)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茶、咖啡、香菸、酒。

甲狀腺結節患者飲食宜吃的食物:

(1)宜多吃具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如木耳、香菇、蘑菇、薏米、紅棗、核桃、山yao和新鮮水果等。

(2)宜多吃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蜇、海參、乾貝、紫菜、發彩、海帶、龍蝦、甲魚等。

(3)宜多吃具有消結散腫作用的食物,包括油菜、芥菜、菱、獼猴桃等。

 甲狀腺結節飲食注意忌吃的食物:

(1)忌菸、酒。

(2)忌肥膩、油煎食物。

(3)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花椒、辣椒、蔥、桂皮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