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瓶頸,其實是你自己給自己設的坎

工作已經幾年了,但依然每天都感覺很焦慮,感覺自身還有許多問題,但沒有所謂的進步......如果你正處於這種狀態,那你可能正在遭遇職業瓶頸期。

職場瓶頸,其實是你自己給自己設的坎

所謂的“職業瓶頸期”就是:

在職業生涯中無法改變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的情況下,而產生的一個發展停滯時期。

產生職場瓶頸的原因通常有:

你對未來3-5年沒有詳細的職業規劃

你的目標與你的能力錯位

你缺乏培養技能的方法和毅力

在一個崗位上待久了,看不到上升的空間,還要擔心自己會不會某天被勸退,於是由難以忍受外部環境變成最後連自己都難以忍受。

其實沒有人會阻擋你提升自己,與你為敵的是你的焦慮、彷徨、懶惰、拖延、和不會規劃、理財。

1

一個人的選擇很重要,無論是在初入職場時,還是在35歲的職業分水嶺,在人生的岔路口上,你總是需要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有人期望好的發展,卻沒有進行有效的努力;有人因為自身的條件限制,總是在退而求其次,總是在妥協,兜兜轉轉,卻沒有去深造自己,導致自己沒有能力去迎接高的挑戰。

剛入職場的年輕人,大多不會把職業規劃放在心上,因為大家乾的都是企業或公司裡的底層工作,但這往往會為你的埋下陷阱。經過幾年的職場工作後,漸漸失去了銳氣,啃著經驗做事,技能也有落伍的一天。

職場瓶頸,其實是你自己給自己設的坎

正如有人說的:“你以為你有十年工作經驗,其實你是拿一年經驗用了十年。”

有的人有目標,也願意承擔壓力,但目標和能力之間發生了較大的錯位,又或者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盲目學習,讓自己陷入學習的焦慮中,同時也缺乏足夠的機會讓你去鍛鍊這些能力。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當“鴕鳥”,而是應該花時間給自己進行能力上的盤點,以及精神上的梳理。

2

為了預防“職業瓶頸”或者突破職業瓶頸,我們首先應該拒絕“被動發展”,認命不如做出改變。以下是幾點建議:

>>>

重新定位

如果遭遇職業上的挫折,沒有重新定位,而是隨波逐流,那麼時間很容易就會被浪費掉。

為未來3-5年找到定位,明確以後幾年到底應該如何度過。是繼續現在的工作,還是說換一個工作、換一個崗位,或者換到另一個國家去工作?這些都是重新定位的問題。

你需要先明確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再來制定計劃。在重新定位的時候一定要比之前更加理性。

職場瓶頸,其實是你自己給自己設的坎

>>>

制定規劃

給自己定階段性的目標和計劃,根據目標一步步主動發展。

當然,有些人不想定目標,是因為被“習慣性失敗”嚇怕了,從小到大,定的目標裡面10個有9個半都沒能實現,實在不願意再折磨自己的內心了。

沒有目標的情況下還好,得過且過,一旦定了目標,心中有了衡量,壓力也就隨之而來了。趨樂避苦是人的本性,本能上,人人都怕壓力。

職場瓶頸,其實是你自己給自己設的坎

然而目標的價值不在於你未完成時的自我折磨,而是讓你有方向可循,目標的設定容易使人改變心態,從而改變了行為。

有目標的人就算定錯了目標,也能收穫得比別人多。這就像“讓你漫無目的地走”和“讓你去前面的車站”一樣,就算你發現那個車站不是你想去的,比起漫無目的,你總會用更快時間來調整方向,繼續出發。

>>>

充電學習

明確自己的專業能力和通用能力(比如溝通能力),清楚地瞭解自己,有哪些優勢和劣勢,從而有針對性地學習。

找一個“標杆”,這個領域或同業翹楚作為自己的榜樣,讓自己嘗試能否有能力達到或超過他的標準。

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去拓展,讓我們在工作之外,依然有所愛、有所做,有所思,有所得。

很多時候把工作看的太重了,把升職看成了衡量是否成功的唯一標誌,最後的效果還不一定好。

當我們能這樣想,這樣做的時候,就會灑脫很多。面對職場進退,能更加從容;面對職場瓶頸,能想開很多。

職場瓶頸,其實是你自己給自己設的坎

每個人的成功都是階段性的,當面對職場瓶頸期時,不隨波逐流、自暴自棄是對自己的負責,把瓶子摔破,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狀態和生活狀態,繼續大步往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