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生活中的雅事(一):賭書潑茶

浣溪沙

[清]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賭書:此處為李清照和趙明誠的典故。李清照《金石錄後序》雲:

“餘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

賭書

李清照和趙明誠夫婦倆都喜好讀書藏書,李清照的記憶力又強,所以每次飯後一起烹茶的時候,就用比賽的方式決定飲茶先後,一人問某典故是出自哪本書哪一卷的第幾頁第幾行,對方答中先喝,可是贏者往往因為太過開心,反而將茶水灑了一身。

古代文人對書的喜愛自不必言說,有“鑿壁偷光”“囊螢映雪”的典故在前,又有五柳先生“好讀書”,“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在後。可見“學富五車”並非空談,飽讀詩書的古人閒暇之餘便有“賭書”這樣的遊戲,既不落俗套,又盡了玩興。

講堂 | 古人生活中的雅事(一):賭書潑茶

品茗

李清照夫婦賭書是為決定飲茶先後,可見茶在古人生活中也佔有很大的地位。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茶水並非僅作解渴之用,那種大口喝下,不品味一二的喝法還被稱為“牛飲”。

“品茶”不但是鑑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

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慢斟細品裡,是一種生活的閒適,是一種不急不躁的人生態度。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

白居易: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講堂 | 古人生活中的雅事(一):賭書潑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