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給我報那麼多培訓班!教育我之前請先做榜樣!這些少年對父母喊話,讓你更懂孩子!

别给我报那么多培训班!教育我之前请先做榜样!这些少年对父母喊话,让你更懂孩子!

近日,湖南衛視青少年健康成長心理表述節目《少年說》熱播,借鑑了日本綜藝節目中“未成年主張”的經典環節,邀請全國12所中小學的學生走上天台,大膽喊出他們的心理訴求。

不少學生一邊喊,一邊掉淚,有孩子哭訴:“媽,我困擾了9年了!”許多在父母看來只是山坡一樣的小事,在孩子的世界卻是無法逾越的大山。

孩子成長中最為困惑的是什麼?父母在孩子心理成長的重要時刻,應該扮演什麼角色?我們一起來聽一下國家心理諮詢師汪金燕來為我們解讀,我們一起來聽聽孩子的心聲!

别给我报那么多培训班!教育我之前请先做榜样!这些少年对父母喊话,让你更懂孩子!
别给我报那么多培训班!教育我之前请先做榜样!这些少年对父母喊话,让你更懂孩子!别给我报那么多培训班!教育我之前请先做榜样!这些少年对父母喊话,让你更懂孩子!

少年說:我愛弟弟妹妹,

但是我也怕失去你們的愛

一個女孩含淚喊出困擾了她9年的一件事,有了妹妹之後,全家人都圍著妹妹轉。最讓她寒心的是,一天,媽媽竟然忘了接她回家,空蕩蕩的校園裡,她孤獨地等待,老師焦急地打電話給媽媽,媽媽卻說:“我忘記了,以為她已經回家了!”那一刻,姐姐以為自己徹底被遺忘了。

一個男孩吐露了有弟弟時的真實感受,“大家都來恭喜我!我臉上雖笑著,心裡卻不平衡。”

甚至,一個女孩非常嚴肅地說“狗把我的愛搶走了”。她說,養狗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小時候爸爸對她那些關愛的小行動,全部都用在了狗身上,而她卻永遠失去了。女孩含淚訴說:“說好的上輩子的小情人呢?你的溫柔都給了狗嗎?”聽起來不可思議,實際上,這條狗作為闖入者,吸引了爸爸的愛,恰恰是一個二孩的角色。

專家說: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同胞競爭”,汪金燕解釋,說的就是弟弟妹妹出生時,大孩表現出情緒紊亂,競爭、嫉妒的心理,一些孩子還會表現出行為退化的現象,比如本來做得很好的事,突然不會做了,行為表現出幼稚化。可能孩子自己沒意識到,潛意識裡希望引起父母的注意。孩子會控制不住跟弟弟妹妹發脾氣,表現出痛苦、焦慮的情緒。如果父母不及時干預,這樣的情緒紊亂和退化很可能持續。

一個令人難過的結果就是孩子心理發展停滯,他的注意力和精力消耗在擔心“父母是不是不愛我”,而不能關注到外界的變化和自己的發展。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要理解,千萬不能簡單地說“要讓著弟弟妹妹”,孩子跟父母撒嬌,提一些幼稚的要求,父母可以照做,給孩子情感上的滿足。父母還可以用行為和語言正面表達,雖然有弟弟妹妹,但父母對你的愛是不變的。

别给我报那么多培训班!教育我之前请先做榜样!这些少年对父母喊话,让你更懂孩子!
别给我报那么多培训班!教育我之前请先做榜样!这些少年对父母喊话,让你更懂孩子!别给我报那么多培训班!教育我之前请先做榜样!这些少年对父母喊话,让你更懂孩子!

少年說:爸爸媽媽,

我希望你們成為我的榜樣

在湖南一個山區學校,一個女孩哭訴,媽媽偷偷花了她存在外婆那裡的零花錢,她並不是心疼錢,她不能接受的是媽媽拿她的錢打麻將。她說:“只要媽媽不打麻將,我把所有零花錢都給媽媽。”

打麻將是很多小孩都不能理解的事,一個小男孩對著外公大喊:“外公,你可不可以不要搓麻將了!”他還說:“麻將每一生都可以搓,家人可能只有這一生才會遇到!”希望外公不要因為搓麻將,忽略了身邊的親人,在家陪陪外婆。

還有的孩子質疑媽媽:“我玩電腦影響視力,你玩手機、搓麻將就不影響視力了嗎?”

不僅是搓麻將,家長抽菸也給孩子帶來同樣的困擾。一個三年級女孩吐槽爸爸:“爸,以後能不能不在家裡抽菸,對我和媽媽的身體很不負責任!”

專家說:

抽菸、喝酒、打麻將的父母,在孩子眼中成為壞榜樣。汪金燕認為,可以辯證來看,一方面,打麻將讓孩子不滿,是因此忽視了對孩子的陪伴,父母可以多花精力對孩子實現高質量的陪伴。

另一方面,打麻將在孩子眼中是一個不好的事情。這時,可以跟孩子坦誠溝通,打麻將只是父母的一種娛樂方式,跟孩子的玩是一樣的,娛樂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當然,和玩跟學習需要平衡一樣,需要適度適量,跟工作、生活平衡。

别给我报那么多培训班!教育我之前请先做榜样!这些少年对父母喊话,让你更懂孩子!
别给我报那么多培训班!教育我之前请先做榜样!这些少年对父母喊话,让你更懂孩子!

少年說:把報興趣班的權利

交給我

一個初一女生吐槽,女強人媽媽安排太多補習班,最關鍵的是,本來舞蹈學得好好的,也很熱愛,媽媽又給自己報了武術,想成為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卻硬生生被練成了女漢子。更鬱悶的是,媽媽還把她堅持不下去的英語培訓班轉給了女兒。節目中,她大膽喊出心聲:學習是享受自我學習的過程,我要享受,不想被要求,不想有目的地學習,不想為別人而學習!“我不想為你而學習!”

父母在興趣班上的過多控制,讓孩子沒有了自主性。有女孩哭訴,自己喜歡的芭蕾舞培訓班,被媽媽當條件要挾,一定要考到年級多少名才能報!女孩幾乎是哭著求媽媽,讓自己繼續學芭蕾舞。

一個三年級男孩不懂為什麼媽媽要在給自己報那麼多培訓班,“12個,有些名字都記不住”。

專家說:

孩子9歲前自我意識不太成熟,反抗少一點,9歲後,孩子的自我意識比較明確,父母需要多跟孩子商量。

家長要學會讓孩子多做選擇,併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孩子的決定不一定理性、全面,但我們要相信孩子,適當給他一些方法上的指導。這樣不僅孩子會成為有主見的人,親子關係也會變好。

如果父母壓抑孩子的自我,過多包辦,孩子可能形成反抗父母的行為模式,不管父母說得對不對,一律反抗。要麼就形成依賴模式,對什麼都無所謂。

别给我报那么多培训班!教育我之前请先做榜样!这些少年对父母喊话,让你更懂孩子!别给我报那么多培训班!教育我之前请先做榜样!这些少年对父母喊话,让你更懂孩子!

少年說:我們不是垮掉的一代

一個小學男孩喊出了一句:“我們不是垮掉的一代!”

這是每個時代都有的困惑,相對於父母的年代,他們擁有更殷實的物質條件,更豐富的教育資源,全家圍著一個“寶貝”轉,看起來生活只剩安逸和舒適。實際上,他們也需要面對競爭、壓力和更高的期待。

節目中,“00後”表現出了責任和擔當,單親媽媽帶大的三兄妹,站在高臺上對媽媽說:“我們長大了,可以為你分擔,從此髒活累活我們來!”

專家說:

“00後”面臨的時代確實和我們不一樣。

汪金燕說,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前幾代人解決的是較為低層次的溫飽、安全的需求,而這一輩人已經有了物質基礎,他們有更高的實現價值的需求。

每一代都有自己面臨的問題,而每一代都會在實現價值的過程中,產生自發的責任感。我們應該信任這些孩子,多讓他們獨立自主選擇,多讓他們歷練,給予情感上的支持,方法上的引領,他們的表現會讓我們驚訝。

别给我报那么多培训班!教育我之前请先做榜样!这些少年对父母喊话,让你更懂孩子!别给我报那么多培训班!教育我之前请先做榜样!这些少年对父母喊话,让你更懂孩子!

天台喊話只有一次

良好親子關係伴隨一生

節目中,孩子們鼓足勇氣將自己的心裡話喊出來。天台喊話之後呢,孩子就不會遇到困惑了嗎?家庭建立溝通的長效機制是關鍵。

汪金燕給家長支招:首先,父母要學會用接受性語言,多跟孩子進行建設性交流。避免使用不接受的語言,比如評價、判斷、批評、說教、教化、警告和命令。

其次,對孩子的話積極傾聽。積極傾聽包括兩個方面:及時反饋孩子的話;標明孩子的感受,是生氣、傷心,還是憤怒,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理解他的。

孩子說話時,儘量不要評判,而是對孩子發出的信息表示理解。

最後,分析孩子遇到的困難,用語言和行動陪伴孩子一起解決。

孩子成長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包括節目中喊出的一些“小事”,如果得不到解決,會成為孩子成長中的攔路石。

這時,如果父母及時加入,幫助孩子分析,給予情感上的支持,方法上的指導,給他解決問題的信心和勇氣,當孩子解決了這個困擾,就會把父母當作堅強的盟友。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心理抗壓能力也會進一步提升。

來源 | 教育導報1988(ID:jydb1988)

别给我报那么多培训班!教育我之前请先做榜样!这些少年对父母喊话,让你更懂孩子!

校 對丨曉 白

編 輯丨留 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