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过度关心正在扼杀孩子逐步建立的信心

你的过度关心正在扼杀孩子逐步建立的信心

你的过度关心正在扼杀孩子逐步建立的信心

1

一次陪女儿在家门口玩,邻居家小妹妹在骑一辆新型的滑板车,女儿很是羡慕。小妹妹很友好的跟女儿说:“姐姐,我们一起玩吧。”女儿很高兴地去骑滑板车了。

女儿第一次骑,有点紧张,很明显是怕摔倒了。我站在一边,安慰女儿说:“不要怕,慢点骑,小心点,没事的”。女儿骑的很小心,生怕摔倒了,再加上我不停的提醒,自然也是放不开,不一会干脆就不骑了。

本来想帮孩子学骑滑板车,但由于我的过度关心,却给孩子帮了“倒忙”。

自从做了妈妈,我几乎全部的精力都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是万般宠爱,小心翼翼的去呵护,唯恐她受点什么伤害。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总习惯把“小心点、慢点”挂在嘴头,理所应当认为这样就是对孩子关心。

后来我反思自己,这些关心并没真正的帮到孩子,孩子不但“不领情”,反而更加不想去骑车了。

你的过度关心正在扼杀孩子逐步建立的信心

孩子本身也是很想得到肯定,但是“慢点、小心点”这样的口头禅,只是在提醒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总是做的不够好,总是需要我去提醒,她心里不自在,后来干脆就不想去做了。

2

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奶奶过生日,妈妈带着小男孩去吃生日宴。吃饭时,孩子可能是饿了,吃菜有些急,不小心吃呛了,剧烈咳嗽起来。

这时大家都放下筷子,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安慰起他来。爷爷说:“吃饭要慢点”,奶奶说:“以后要小心点”,姑姑说:“别着急,慢慢吃”。

这时小男孩被亲人们的关心“包围”了。孩子听了这些,不但不吃饭,还大哭了起来,这让大家感到莫名其妙。

显然,小男孩“不领情”,爷爷奶奶姑姑的安慰并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让小男孩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他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够好被大家“发现”了,他很愧疚,只能用哭来找回自己的面子。这是他的一种不满,一种“反抗”。

你的过度关心正在扼杀孩子逐步建立的信心

我们大人都只是在表达对孩子“所谓的爱”,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或者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事情。

孩子吃菜的时候只是呛了一下,没什么大事。家人们完全可以“视而不见”,这样也不会让孩子难为情,孩子会调整好的。

3

听说这样一位爸爸的故事。孩子两岁的时候,爸爸带儿子去逛超市,原本以为出来玩孩子会开心。

可是细心的爸爸发现孩子好像并不怎么喜欢逛超市,只是站在那里看,一副不想继续往里走的样子。

于是,爸爸蹲下来和儿子一样,在一个很矮的高度去看超市。爸爸好像明白了什么,于是起身让儿子坐到肩膀上继续逛超市,儿子这下高兴的笑了。

我想大概是孩子觉得好玩吧。后来爸爸解释说,孩子太小了,他的高度逛超市,他看到的是各种屁股,孩子当然不喜欢了。

说起来可能是一个玩笑,这个爸爸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看问题,这样的用心,确实是值得学习的。

你的过度关心正在扼杀孩子逐步建立的信心

4

有一首儿歌《嘚啵嘚啵的》,儿歌唱出了孩子们的心声,是对爸爸妈妈唠叨式的爱的一种不满。

其中的一句

“如果你为自己多一点,我的压力不会那么大。”孩子也是需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的,大人爱孩子就请给他(她)多一点自由空间。

爸爸妈妈的唠叨式爱,只不过是一种过度表达,过度关心, 这种过度的关心和提醒只是满足了大人,孩子不领情,甚至有时会反感,因为这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和羞辱。

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说,本质上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优越感和得体性,却不能用同理心去体味孩子的感受。

最高的善意不是一定要说点什么和做点什么,而是得体和有分寸,以让对方感觉有用或舒服为原则。

你的过度关心正在扼杀孩子逐步建立的信心

生活中无所谓的小事大人不去管就是最好的管,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去对待,不过多说什么,不让孩子难为情,孩子可以自己慢慢调整。

爱孩子就走进孩子心里,给他们多一些包容与信任。

你的过度关心正在扼杀孩子逐步建立的信心


芝士视频签约作者:

禾言,89年全职妈妈,家有4岁女宝,专注育儿经验与心得分享,促进亲子共同成长。做孩子的好伙伴,妈妈的好朋友。

今日互动

多给孩子一点自由空间,你做到了吗?

任何育儿相关的问题,可以在文下留言提问哦

编辑 | 短大生 封面插图 | 摄图网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