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祖秀光:慢快综合征 vs. 快慢综合征,诊断与治疗大不同!

「干货」祖秀光:慢快综合征 vs. 快慢综合征,诊断与治疗大不同!

慢快综合征与快慢综合征极易混淆,导致误诊。在心房颤动综合管理专项能力培训项目第2期学术活动现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祖秀光教授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详细讲述了慢快综合征与快慢综合征的鉴别要点。

「干货」祖秀光:慢快综合征 vs. 快慢综合征,诊断与治疗大不同!

祖秀光教授作报告

慢快综合征与快慢综合征心电图均可表现出长R-R间歇,且可引起相似的临床症状,如心悸、头晕、晕厥、猝死等,但二者在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等方面截然不同。慢快综合征中,慢是因,快是果,因慢致快;快慢综合征中,快是因,慢是果,因快致慢。

一. 定义不同

1.快慢综合征

快慢综合征可定义为原发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继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具体表现在平素心率和心电图均为正常,伴快速房性心律失常(频发性房早、阵发房速等)时有心悸,突然中止后在恢复窦性心律之前可有窦性停搏或明显窦缓。快速心律失常为主动性。

2.慢快综合征

慢快综合征可定义为原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伴继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在平素缓慢型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的基础上,发生各种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如房速、房扑和房颤,其中多数为阵发性房颤。快速心律失常为被动性。

二. 临床表现不同

1.快慢综合征

快慢综合征多发于中青年,缺乏病窦的诊断标准,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多为正常。电生理检查示窦房结功能多正常,窦房结变时功能正常,即运动后心率可>100次/分。

房性早搏、阵发性房速、房扑或房颤等快速心律失常均发生在正常心律基础上,也可在其终止后的长间歇之后立即再出现。早期多为短阵性房速、房扑或房颤,后期持续时间延长。

可于心悸后出现一过性头昏、胸闷、黑曚,甚至晕厥等。

2.慢快综合征

多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人。符合病窦的基本诊断标准,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结阻滞。

快速性心律失常均发生在缓慢性心律失常基础上,多为房颤、房扑或房速,转复后出现长R-R间歇,并发生晕厥,即慢-快-慢综合征。

平时即可有头晕、黑矇、晕厥、心悸等症状。

三. 发病机制不同

1.快慢综合征

快慢综合征的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房性心律引起心房肌局部乙酰胆碱增多并积蓄,增加了窦房结P细胞K+外流,导致舒张期电位负值增大,4相坡度降低,进而导致窦房结P细胞自律性下降;

(2)快速的心房律对窦房结P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

(3)快速的心室率会导致窦房结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窦性自主心律明显下降;

(4)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丧失频率适应性的电重构过程延伸到窦房结,影响到其传导及自律性。

2.慢快综合征

(1)慢的机制

窦房结存在基础病变(纤维化、退行性变、淡粉样变性等),窦房结起搏及传导异常。

窦房结周围神经及心房肌病变,窦房结由此会产生传导障碍,如严重的窦缓、窦停、窦房阻滞等缓慢心律失常。

(2)快的机制

在此缓慢心律基础上常出现心律失常(如房早、房速、房颤),这些快速心律失常可视为一种代偿。研究发现,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可能为局灶触发机制、心房肌自律性异常或不应期缩短导致折返。

1.快慢综合征

疾病特点

(1)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敏感:部分患者应用低剂量抗心律失常药物即可出现严重窦缓和使房颤发作后的窦停时间延长,从而使治疗选择更加困难。

(2)心电生理标测证实,房颤等房性心律失常多与起源于肺静脉或上腔静脉内肌袖的电活动驱动和触发心房所引起。

(3)导管消融对触发灶起源的大静脉电隔离后使大静脉与心房间的电连接消除,房颤能得到有效控制,窦性停搏现象可随之消失。

快慢综合征系由"快"引起"慢",因此,治"快"是关键。相关治疗包括导管消融、导管消融+起搏器。

阵发性房颤患者首选导管消融,总成功率大于90%,目前已成为主要治疗手段。消融成功后大多数不需植入起搏器。但对于极少数消融后仍有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应评估是否存在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房颤复发不愿再次消融者可行起搏器植入治疗。

2.慢快综合征

对于慢快综合征而言,由"慢"引起"快",治"慢"是关键。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慢"是起因,所以应安装永久起搏器避免出现"慢"。

◆药物治疗:起搏器基础上应用药物控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颤、房扑、房速等,主要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

◆射频消融:若存在药物不能控制的症状性快速心律失常,可行射频消融术。

「干货」祖秀光:慢快综合征 vs. 快慢综合征,诊断与治疗大不同!

图1. 快慢综合征与慢快综合征的区别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田新芳┆美编 柴明霞┆制版 刘明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