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 酒业

到了宋代,酿酒技术经过了上千年的实践,技术得到更大的提高,已经形成了传统的酿造理论。


宋代的酒业政策

宋代的统治者为充实国库,增加税款,提出了“设法劝饮,以敛民财”的政策,使得民众纵酒畅饮,城乡酒肆林立,酒楼夜市通宵达旦,人人畅饮不息。

宋朝还实行了酒税承包制度:一个人买下某一地区的酒税以后,就可以独占这里的酒利,其他的小酒店就成为它的附庸。

南宋时期,除继承了北宋的酒业管理制度以外,还创立了户部管理的赌军酒库。赌军酒库虽为户部主办,但主要由军队掌管,临安府的酒库由殿前司经营,其他地方的则由所在驻军掌管。仅仅十年之后,殿前司就有近七十多处酒坊,其下设的分点更是无数。此外,各地的大户以及达官贵人也私自酿酒,并且私设酒坊和分点,与朝廷在酒业上争利。临安府附近的一些城市,私人酒坊最多。

两宋 酒业

饮酒风气

宋代政府对酒业的鼓励以及酒业对政府财政的重大影响,酿酒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政府的勉励极大地促进了酒类的生产和技术革新。这种发展在北宋的首都汴京和南宋的临安表现的最为明显。

宋人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纪事》等书,都对宋代酒业发展做了很详细的记载。《清明上河图》展示了宋代民众当街沽酒,酒肆饮酒,瓦肆听唱饮酒的热闹场面。

苏轼在《书东皋子后传》中说:

子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者······闲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未尝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者。

两宋 酒业

宋朝名酒

宋朝名酒甚多,其中典籍中记载的宫廷名酒有:蒲中酒、苏合香酒、鹿头酒、蔷薇露酒、流香酒和长春法酒;

两宋京城的名酒更是多不可数,其中包括香泉酒、天醇酒、兰芷酒、玉沥酒、琼浆酒、玉液酒、流霞酒、清风酒、玉髓酒等等。

两宋 酒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