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里的頂級謀略家只有他們三位,分別幫助主公建立三國!

三國是個英雄輩出、豪傑並起的時候,所謂“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亂世從不缺少猛將,也不缺少擅長奇謀出奇制勝的謀士,最缺少的是謀略家!只有他們能規劃戰略的大方向,讓自己的集團在最關鍵的時刻做最正確的事!

整個三國時代,稱得上頂級謀略家的只有三個人!巧合的是,正好是他們三個人分別幫助自己的主公建立了三國!

一.荀彧

三國裡的頂級謀略家只有他們三位,分別幫助主公建立三國!

荀彧是曹操集團僅次於曹操的二號人物,整個曹操集團戰略計劃的設計者,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功臣和第一謀臣。荀彧早年就被視為“王佐之才”,在荀彧投奔曹操之前,曹操一直疲於奔命,雖然經常取得勝利,但無法擴大勢力地盤。而得到荀彧相助後,荀彧幫曹操設計了迎奉天子,先滅呂布、再徵張繡,西結馬超,最後向北與袁紹的決戰的戰略藍圖。

後來果然如荀彧所料想設計,曹操先後擒殺呂布、招降張繡,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後在官渡一舉擊敗袁紹,統一北方,獲得了統一全國的優勢。除此之外,荀彧還穩固後方、舉薦人才,居中持重數十年,被尊稱為荀令君。

可以說,在曹魏乃至整個三國,荀彧的戰略眼光都是最頂級的!

三國裡的頂級謀略家只有他們三位,分別幫助主公建立三國!

二.魯肅

三國裡的頂級謀略家只有他們三位,分別幫助主公建立三國!

魯肅是三足鼎立最早的設想者。早在建安二年,北方曹操和袁紹還沒有對決出最後的勝利者,魯肅就在周瑜的引薦下,面見孫權。魯肅直接否定了孫權想當“齊桓晉文”的想法,告訴他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短期消滅,但是可以鼎足江東,以圖帝業。

建安十三年,曹操引荊州水師數十萬大軍南下江東,在孫權部下多主張投降時,魯肅與周瑜力排眾議,堅決支持孫權主戰。最終赤壁之戰擊退曹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結局。此後,魯肅又接替周瑜為都督,與關羽對峙。正是他的高瞻遠矚,實現了孫權稱帝江東的霸業,造成了最後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裡的頂級謀略家只有他們三位,分別幫助主公建立三國!

三.諸葛亮

三國裡的頂級謀略家只有他們三位,分別幫助主公建立三國!

諸葛亮號稱未出隆中而知天下三分,也是早在劉備寓居荊州是劉表的客將時,就為劉備規劃出了日後的戰略方針。東聯孫權、北拒曹操,西圖劉璋,然後從漢中與荊州分兩路進軍,圖取中原,興復漢室,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諸葛亮的隆中對,就是此後數十年劉備和蜀漢的基本國策,完全按照諸葛亮的規劃,先聯合孫權在赤壁擊敗曹操,然後迅速拿下荊州大部,再圖取西川,定鼎荊益,讓劉備有了先稱漢中王、再稱帝的資本。

三國裡的頂級謀略家只有他們三位,分別幫助主公建立三國!

除了荀彧、魯肅、諸葛亮這三位,其餘的策士謀臣像荀攸、郭嘉、龐統、法正等人,雖然計謀過人,但只是戰術層面,還談不上是戰略家!

(以上圖片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