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了《药神》很怕死,这周看了《邪不压正》敢赴死!

姜文《邪不压正》上映了,坦白说,这部电影我期待了很长时间。

上周看了《药神》很怕死,这周看了《邪不压正》敢赴死!

荒诞的姜文

前阵子回顾了《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这几部经典的姜文影片之后在看这部《邪不压正》,能感觉到姜文之所以戏谑的原因一直没有变。而与20年前相比,现在的大荧屏,对荒诞风格的电影确实包容度,近乎为零。

上周看了《药神》很怕死,这周看了《邪不压正》敢赴死!

姜文无时不刻在冒犯观众,无时不刻在给予观众新的审美体验——当然,很多人会不喜欢。上映前就可以预见,这会是一部评价两极分化的电影。

他向来是个不喜欢——或者说不屑于讲故事的导演。但其实在叙事艺术中,只要人物立起来了,故事荒诞也行;只要意境对了,人物荒诞也行——所以姜文在电影中,常常通过剪辑,让人物与情节游离,你想起来似乎是那么回事儿。但是具体如何你也说不清——荒诞艺术风格的精髓,源于生活本身的似是而非

上周看了《药神》很怕死,这周看了《邪不压正》敢赴死!

在《邪不压正》中,有个小片段可谓是荒诞不经:一群医生对着一个肾发表职业誓言。随后领誓的医生云淡风轻讲述了自己错将病人的左肾切除,留下了病着的右肾,病人做了手术依旧病死的荒诞事件。

这个事件并非杜撰,而那个倒霉的“病人”也确非等闲——他是梁启超。1926年,梁启超因便血腰疼到协和医院诊治,经X光透视显示左肾有黑斑一处,医生诊断结果是左肾患结核,需手术切除。当时由协和的院长刘瑞恒亲自主刀。但手术之后,梁启超依然便血腰疼,最终去世。

上周看了《药神》很怕死,这周看了《邪不压正》敢赴死!

姜文曾表示,他想要在电影里表现这个世界的荒诞——你想当然的事情,很多时候并非你想象的那个样子

“儿子”彭于晏

第一次被彭于晏的“美貌”惊艳到,是在2009年的台湾电影《听说》里。他和陈意涵演绎了一段超级有爱又奇妙的爱情故事。在此之前,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仙剑奇侠传》里并不太出彩的唐钰这个角色上。

上周看了《药神》很怕死,这周看了《邪不压正》敢赴死!

现在的彭于晏,已经成为票房担当。在《邪不压正》中几乎全裸上阵,美好的身体,美好的少年。飞檐走壁的戏,恍惚间仿佛将观众带回《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爬上烟囱冲着刘忆苦、米兰嚷嚷的那个下午。

上周看了《药神》很怕死,这周看了《邪不压正》敢赴死!

电影里彭于晏在师父、养父和爸爸来回转,恰是姜文迷恋、怀疑和推翻父权(权力)的境况投射。李天然是“天将大恨”之人,他的故事,就是复仇。而他的复仇故事,可以分为前后两段:亨德利爸爸死前,亨德利爸爸死后。

亨德利爸爸死之前,他古灵精怪,复仇是他生活的激情,他自由且安全;亨德利爸爸死后,他转而悲凉,复仇成为他真正的目标,他陷入危险,却也成为蓝先生布局中的棋子。

上周看了《药神》很怕死,这周看了《邪不压正》敢赴死!

对于少年来说,成长就意味着进入某个利益链;你要从曾经的恣意奔放,迅速转变为按规矩办事,但无论如何,最终完成自己的目的。是否“男人”与你有多少肌肉、能坚持多久、能不能复仇,可能都没有关系——

当有一天,你不再需要一个爹,你就成为男人了。

成熟的女人

姜文电影中,虽然常常是雄性荷尔蒙爆棚,但确实明显的女性主义倾向。姜文也是中国目前的商业片市场上风格最鲜明的“熟女审美”的导演了。在姜文镜头下的周韵,无论是《太阳照常升起》的疯妈,还是《让子弹飞》里的花姐,还是这部影片中的关大娘,观众们一次次通过镜头理解了姜文的意思:我老婆美。

上周看了《药神》很怕死,这周看了《邪不压正》敢赴死!

巧红这个角色是有原型的——民国时期的“女侠”施剑翘,1935年,施剑翘为报杀父之仇,刺杀了军阀孙传芳,一年后获得特赦。姜文曾经在采访中表达过他把施剑翘这一人物拍进电影的兴趣。看来这次实现了,而且确实非常适合周韵出演。

上周看了《药神》很怕死,这周看了《邪不压正》敢赴死!

在《邪不压正》中,许晴也非常吸睛了。“骚”就是她在影片中的标签。“许晴携屁股出镜”的镜头,真的是透过荧屏能闻到充满香水味的骚气。姜文甚至通过关巧红这一角色奚落唐凤仪“得是多臭的人才需要喷这么重的香水啊”。

上周看了《药神》很怕死,这周看了《邪不压正》敢赴死!

而最终,连唐凤仪都是复杂而高贵的。

很多人说姜文的影片大男子主义,大约是没有看明白。在姜文的所有电影中,决定和激发男主成长的都是各种英气逼人的女性,米兰,疯妈,鱼儿,关巧红和凤仪,莫不如是。

上周看了《药神》很怕死,这周看了《邪不压正》敢赴死!

当然,姜文真的很会拍老婆。

太监影评人

著名影评人史航在电影中饰演了一位似乎仅仅是为了让导演奚落影评人而存在“伪影评人”太监潘龙,似乎是迎合了姜文曾经讲过的那句话“影评人评电影就像是太监谈做爱”。

实际上更多的,如果没有潘公公这一人物,似乎就难以还原1936年北平原汁原味儿的颓败。在大清亡了之后的几十年间,太监们是那个时代的四九城内特有的社会阶层。这部《邪不压正》,是姜文写给老北京的情书。影评人不必过度带入。

上周看了《药神》很怕死,这周看了《邪不压正》敢赴死!

不过还是要忍不住吐槽一下——确实,姜文的傲气有些矫枉过正。但是每当影评人开始说“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票房说明问题”,我就很想翻白眼。这么多年过去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都是什么鬼我们心里没点数吗?敢投7.5个亿去拍《阿修罗》的电影人都怎么回事啊?真正阅片量及格的影评人又有几个?

从这个角度上,导演和影评人保持互骂,也不失为一种进步中的平衡。

民国三部曲

姜文的民国三部曲,源于他的民国情节——那是个复杂的时空。将所有套路化的情节放在那个时空中探讨,都能被他拍出不一样的感受。

上周看了《药神》很怕死,这周看了《邪不压正》敢赴死!

三部曲的共同特点是,有着明晰的人物主线和正邪二元论。《让子弹飞》里的张麻子,《一步之遥》里的马走日,《邪不压正》中的李天然……他们都有着超乎常人的能量和支配力,也都向着光明与正义,经历了超乎寻常的成长与考验。更深层的他们,都带着喜剧的外壳和悲情的内核。

上周看了《药神》很怕死,这周看了《邪不压正》敢赴死!

还是那句话,姜文真的善于讽古喻今,这部电影你不能把它放在民国北洋看,而应该放在今天看,你就知道那个杀了师父又把师父供起来当神的人黑的是谁了,你也知道李天然的身份是谁了。

一盘大棋

姜文的电影,向来没什么好剧透的。因为它不是故事,更像是颇有野心又充满野趣的诗——看过一遍都未必明白,更何况只言片语的描述。

下面是在豆瓣上看到一个网友的影评:

为吃醋做一顿饺子,为贺礼烧一座烟房,

饺子没吃到嘴里,鸦片迷醉进鼻腔。

为不老打一管针剂,为隐形做一件衣裳,

不老却主动求死,隐形却光着皮囊。

汉奸跪在地上如狗,侠客飞上屋檐如鸽,

谁睡在丧钟里不醒,谁僵在火海里失声。

躲得过爱情的子弹,拔不掉仇恨的齿牙,

北平本是一座孤岛,海水退去便是江湖。

而这些细碎的情节,被姜文酿进这杯名叫《邪不压正》的酒里——兑上10杯水,也尝得出好酒。

这杯酒,你觉得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