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国中之国,掌控着经济命脉,吮吸中国人民的血汗

枫叶吹兮,微风萧瑟,大家好,我是枫叶吹兮。清朝经过鸦片战争后,在新开放的通商口岸中最重要的就是上海。其重要性很快超过广州,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桥头堡,帝国主义在此建立一个服务于大老板们的“共和国”,这个王国不但是在中国领土上独立的王国,而且长时期的掌握着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经济命脉,吮吸全中国人民的血汗来养肥自己,而成为国际大老板们真正的天堂。这个“共和国”就是我们常说的租界,它几乎完全独立于清政府,自己有着完备的政治体系,那么它是怎样一步一步成形的呢?让枫叶吹兮为你一一道来。

清朝时期的国中之国,掌控着经济命脉,吮吸中国人民的血汗

鸦片战争后,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代表人物,首先用欺诈的办法从清朝封建官员里取得在上海建立租界的权利。道光二十三年英国领事巴富尔同清朝官员宫慕久交涉,把上海城外一百三十亩的荒地租下来,作为领事馆的用地。其后,在未来三年的时间内土地扩大到一千零八十亩。

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上海领事同清朝官员签订《上海租地章程》,为上海“租界”的产生奠定基石:第一,洋商在租地建屋后,可以停租,也可以转租给他人,但”业主不可任意停租“,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永租制。第二,租地租屋洋商应会商修建木石桥梁,保持道路清洁,树立路灯等一切事由的决定权,清朝官员认为洋人愿意自己花钱修路,自我管理并没有什么不好。其实英国商人是在为建立独立王国做铺垫。第三,章程里同意让外来人员,首先向英国领事申请,而清朝官员看英国人愿意自己处理纠纷,自己则乐得清闲,便答应下来。事实上承认了英国领事具有最高的权力。

清朝时期的国中之国,掌控着经济命脉,吮吸中国人民的血汗

随后的美国人和法国人,纷纷效仿英国人。截止到1863年,英国和美国租界合并,成为了“公共租界”,这个租界最后扩展到八万多亩以上,比最初的英国领事土地扩展了六百多倍,所谓的法国租界最后也扩展到二万多亩。在公共租界里形成了“工部局”的机关,实际上就是一个市政府,设立各个机构办理“警务”、“税务”、“财务”、“学务”等方面的事。

清朝时期的国中之国,掌控着经济命脉,吮吸中国人民的血汗

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外国人在租界里建立一个所谓的“外人纳税会”。由它产出董事会,而董事长就是工部局的首脑。公共其实意思就是国际,上海的公共租界,乃是一个住在上海的各国大老板的“民主共和国”。其后台便是各个侵略国家。当然只有领事和大老板们是不能形成国家的,以后租界里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人数远远超过了外国居民,到了1920年又另设了一个华人纳税会,成员也就是所谓的“高等华人”,主要由买办资本家组成,是帝国主义侵略者重要的爪牙。

清朝时期的国中之国,掌控着经济命脉,吮吸中国人民的血汗

最后,在租界里完全独立于中国政府的这些“共和国”居民们,居住在中国领土上,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吮吸着他能吮吸到的每一滴血汗。租界铸就成为国际大老板们的天堂,因为在这里他们就是“上帝”。

枫叶吹兮,微风萧瑟,览历史,品文化。喜欢的话分享和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