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严陵——牟山严氏祠堂

「访古」严陵——牟山严氏祠堂

严氏宗祠位于低塘街道黄清堰村

严氏宗祠位于低塘街道黄清堰村,为严子陵的祀祠,西晋初年即有建造,现为清代所建,整体坐北朝南,原前后三进,两侧厢房,天井内有戏台,现仅存中厅一进,雕刻丰富。2010年11月公布为余姚市文物保护点。2012年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当队员在祠堂内的“子陵廉政文化工作室”见到严氏第65代孙严永春时,他正在整理严氏家谱。家谱是每个人追根溯源的凭证。严氏祠堂一直保存有严氏家谱打印稿,严老先生说原稿现正保存在各家长子长孙手中一代代传承。严老先生从2005年3月开始在严氏祠堂工作至今已逾十载。随后,严老先生亲自带实践队员参观了祠堂。

严陵访古 寻心灵净土

「访古」严陵——牟山严氏祠堂

黄清堰村

钓台碧云中,邈于苍山对,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描绘严子陵钓台的诗句。严子陵钓台位于富春山山腰,面对着滔滔东流的富春江。因为东汉名士严子陵在此垂钓而名垂千古。千百年来,严子陵钓台吸引了历代的文人墨客前来瞻仰,留下了两千多首诗篇。而今,严子陵隐逸的故事与这些名垂千古的诗篇,成了严子陵钓台最为丰厚的文化财富,令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严子陵名光,东汉初年隐士。少时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再三盛情相邀,他不愿出仕,史记“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富春山便是严子陵钓台所在之处,严子陵的隐逸垂钓之所。千百年来,静若幽兰的严子陵钓台,因为这个流芳千古的隐逸故事,而让无数文人墨客景仰。

「访古」严陵——牟山严氏祠堂

富春江

“这里处于浙西唐诗之路的一个中段。因为以前我们看到这条富春江是到杭州的必经之路,也许在古代,陆路交通没有水上交通那么便利,所以很多诗人路过这个地方,因为仰慕严子陵不侍王侯的高风亮节,所以来到这个地方,有感而发,写下了大量的诗词佳作。”

「访古」严陵——牟山严氏祠堂

登上严子陵钓台,沿江边小路向左边走,就是钓台碑林,整个严子陵钓台景区,共有164副碑文和对联,碑文上所写的都是古人赞美桐庐和钓台的诗句,由国内外的著名书法家书写镌刻而成。

「访古」严陵——牟山严氏祠堂

“它其实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去欣赏,慢慢去品味。因为从南北朝期间到清朝,就有一千多位诗人到过我们这个地方,留下了两千多首赞美富春江,赞美严子陵的诗词佳篇。”

仔细参看碑文,发现里面不乏有李白、苏东坡、刘伯温等古代名士的诗篇。有趣的是,同一个严子陵故事,不同的名士,留下的感慨却大相径庭,里面既有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李白这是在借严光故事以表其心曲,言其心志。歌颂严子陵不慕荣利、热爱自由,也正是为了抒发自己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志趣。也有曹邺的“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只因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由此叹息光武帝刘秀没有早重视人才。

「访古」严陵——牟山严氏祠堂

范仲淹

北宋大名士范仲淹,曾被贬至睦州(今我县附近)任知州。在听说严子陵事迹后,来到严子陵钓台,为严子陵修建了祠堂,并写下一篇传世巨作——严先生祠堂记。直到如今,这块题写了严先生祠堂记的碑文依然保存在严氏祠堂中,只是字迹已模糊。

「访古」严陵——牟山严氏祠堂

「访古」严陵——牟山严氏祠堂

「访古」严陵——牟山严氏祠堂

「访古」严陵——牟山严氏祠堂

“文章写得非常好,特别是最后两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给予了严子陵很高的评价。”

时至今日,岁月更迭,风云变幻。来到这里的游客不再如过去的大名士那般,题诗感慨。但,习惯了快节奏,承载着巨大压力的人们,依然可以在隐逸之地,驻足品茗,欣赏富春江小三峡秀美景致,拜读历代名人的诗文佳作,从严光的故事中,寻求一份内心的平静。

「访古」严陵——牟山严氏祠堂

「访古」严陵——牟山严氏祠堂

「访古」严陵——牟山严氏祠堂

「访古」严陵——牟山严氏祠堂

「访古」严陵——牟山严氏祠堂

“我觉得这里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严子陵我们早就仰慕已久。到这里,我感觉心一下子沉静下来,找到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瑶琳仙境,严子陵钓台,加上桐君山是我县的三大老牌景点。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办旅游的号召下,民营资本开始进入旅游业,桐庐旅游出现了雨后春笋般的繁荣景象。 记者:王丽琳 章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