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须一词溜的竟然是寇准的须,溜须之人竟然是一位天才

丁谓在宋朝名声不太好,他的标签是个奸臣。

他还创造了溜须拍马这个成语的50%,溜须那两个字就是他故事。

当时他是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他的正职是大名鼎鼎的寇准。

丁谓知道,这是个脾气不好的人。

但是丁谓对他充满了敬仰,因为寇准当年不遗余力向朝廷推荐自己。

那时候的寇准还不是丞相,他向丞相李沆推荐丁谓,但是李沆不同意,对寇准说你将来会后悔的。以寇准的性格,根本就听不进去这样的话,他还是大力推荐。

这个时候,寇准做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他觉得机会来了,在寇准面前谨小慎微。

寇准吃饭的时候,胡子上沾了几粒米饭,丁谓赶忙上前要为寇准梳理胡子,择掉饭粒。

寇准投来鄙视的目光,说:“身为参知政事,你的工作难道是溜须吗?”

这时候身边全是同僚,寇准这几句话,让他颜面尽失。

溜须一词溜的竟然是寇准的须,溜须之人竟然是一位天才

因为他这几年的表现让寇准太失望了。

丁谓27岁中举的时候,推荐他的课不光是寇准,当时的知制诰(皇帝的贴身秘书)、大诗人王禹偁甚至将他和另一个人孙何称为比肩韩愈和柳宗元的文章大家。

亲自为他写诗:

二百年来文不振,直从韩柳到孙丁。

如今便可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经。

那意思便是韩愈柳宗元之后二百年,文风颓靡,今日幸好遇见二人,现在便可重新修改历史,这二人的文章如同六经,要载入史册。

这时候的丁谓可以说春风得意,但是放榜的时候,孙何第一,他列在第四。

丁谓就颇为不满,甚至向当时的皇帝宋太宗提出疑问,认为自己与孙何起名,怎么排在第四呢?

宋太宗没有跟他计较,只说道:“你姓丁,甲乙丙丁合该第四。”

皇帝抖了个机灵,这事就算过去了。

溜须一词溜的竟然是寇准的须,溜须之人竟然是一位天才

丁谓这么在乎此事,细心的人,就发现此人的品质或许不如他的文章那么好。

例如当寇准力荐他的时候,宰相李沆就说:“这个人的确有才华,但是他的人品……还是不要让他处在人上了。”

王禹偁后来在读丁谓的诗读到两句“天门九重开,终当掉臂入”言下之意就是要大摇大摆的进入天门,王禹偁很不以为然,他说君子进公门还要谨小慎微,怎么能大摇大摆。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人最终真的大摇大摆的进入了庙堂,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溜须一词溜的竟然是寇准的须,溜须之人竟然是一位天才

他最先依靠的就是自己的才华。

他先从基层干起,在王禹偁和寇准的推荐之下,很快就升到了转运使,这本来是个运输军需物资的临时职务,但到了宋真宗的时候,这个官已经成了地方上的大员。他先任福建,后转四川。在四川任上还平定过叛乱。

当时王均在川陕的确叛乱,自立为帝,朝廷征集四川少数民族子弟前去平叛,想必工作简单粗暴,结果兵没有征到,反而把这些人给逼反了。丁谓到任,亲自与叛军首领会晤,劝说他们放下武器,兵不血刃招降叛军。

丁谓在四川任上发现少数民族多稻谷少盐,于是就召集贸易以盐换粮,解决边军的军粮问题,看到少数民族养的马好,他又主动购马,提高军队战斗力。

本来四川多蛮族,治理不便,多有叛乱,但是丁谓却治理有方,未发生过大事。皇帝问他方法,他说没有什么诀窍,只要不贪功,放任自流即可。

在地方上担任了十几任转运使之后(中间也曾短暂地回到朝廷,但不久就下放地方,简直就是救火队员,哪里有问题就拍他去,而他从来也没让人失望过),他被召回东京汴梁,担任知制诰——他的前辈王禹偁曾经担任过的职务,这时候王禹偁已经故去了。

溜须一词溜的竟然是寇准的须,溜须之人竟然是一位天才

这一年是1004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当时辽国的的萧太后和辽圣宗大举南下,当时的宰相寇准拉着宋真宗到前线督战,打败了辽国人。

第二年就是著名的澶渊之盟。

在这场战役中,丁谓也施展了自己的才华。

当时的宋朝的逃难百姓急于渡过黄河避难,船夫乘机涨价大发国难财,面对这种情况,丁谓从监狱里提出死囚,换上船夫的衣服,拉到渡口一刀斩头,船夫一看,发国难财原来要死的,赶忙开始拉人。

面对来势汹汹的契丹军队他组织难民穿上军服,在黄河边上摇旗呐喊,敲鼓示威,让契丹人以为宋朝军队早有防备——这个桥段在许多演义小说里曾被借用。

后来澶渊之盟签订,他又大肆搜捕辽国留下来的间谍,功绩赫赫。

也难怪寇准喜欢他。

溜须一词溜的竟然是寇准的须,溜须之人竟然是一位天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