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命運將由誰來主宰?李世民又遇到李淵當年的難題

帝國的命運將由誰來主宰?李世民又遇到李淵當年的難題

唐太宗

01

公元619年,李世民喜得嫡長子,非常高興。因為生於太極宮承乾殿,唐高祖李淵為這個皇孫親賜承乾,字高明。有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

公元626年,李世民剛繼位便選定了帝國的繼承人,年僅8歲的李承乾被立為皇太子。 這樣一來,李承乾便成了正宗的皇位繼承人,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萬眾矚目的生活也就此開始了。

帝國的命運將由誰來主宰?李世民又遇到李淵當年的難題

李承乾

02

史書記載承乾“性聰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純深”,太宗很喜歡他,為了給他鍛鍊的機會,不時的讓他處理各種政務,他都能合乎基本原則,以後太宗每逢出外巡視,就派他留守國都,代管國政。

帝國的命運將由誰來主宰?李世民又遇到李淵當年的難題

太子爺

但人是會變地,尤其是成長中的少年。長大成人後,喜歡音樂美色和遊山玩水,但是害怕太宗得知,總是隱瞞自己的行蹤。

當時魏王李泰有好名聲,很受太宗喜愛和重視。而承乾腳上有毛病,行走不便,又害怕被廢黜,便與李泰結仇。李泰也圖謀奪取太子之位,二人便各樹黨羽。

帝國的命運將由誰來主宰?李世民又遇到李淵當年的難題

李泰

03

東宮有個優伶,長得很漂亮,承乾特別寵愛他。太宗知道後很惱怒,把這個優伶抓起來殺了,受牽連被處死的有好幾個人。

承乾認為是李泰告密所致,非常怨恨。他心裡非常懷念這個優伶,建房掛上他的畫像,還封贈官爵樹立碑文,在宮苑中建起墳墓,早晚祭奠。承乾在那裡徘徊彷徨,流下幾行眼淚,更加怨恨,藉口生病,幾個月不上朝。

帝國的命運將由誰來主宰?李世民又遇到李淵當年的難題

太宗憂心

這時的李世民已經步入晚年,他又經歷了高祖李淵當年皇子多儲的怪圈之中。此時的他才真正有了體會,當年李淵經歷的內心的痛苦在他眼前又重演一遍。諸皇子這樣的掐架,弄不好又是一個“玄武門事件”的重現,對此憂心忡忡。

帝國的命運將由誰來主宰?李世民又遇到李淵當年的難題

李治

04

李承乾表演的比較好,每逢上朝,滿口忠孝,說得非常懇切,退朝後便與一群不逞之徒戲耍。左右如有勸諫,他就嚴肅端坐,痛切自責,掩飾錯誤,多方辯解,使勸諫者拜服答話都來不及,所以人人都認為他有賢德而不知其底細。

後來他的惡行漸漸為人所知,太子屬官孔穎達、令狐德等常常規勸承乾,太宗聞知後總是厚賜金帛,想勉勵他學好。

帝國的命運將由誰來主宰?李世民又遇到李淵當年的難題

太子太傅

承乾卻傲慢而不知改悔,還常常派人謀害他們。

對不聽命令的就用杖抽打,有的被打死,輕的也皮開肉綻。他曾說:“我當了皇帝,就要隨心所欲。誰要勸諫,我就殺死他,殺到五百人,難道還壓不下來?”

帝國的命運將由誰來主宰?李世民又遇到李淵當年的難題

造反

05

以上這些還不算,李承乾又召集壯士左衛副率封師進、刺客張師政、紇幹承基等人謀殺魏王李泰,沒能成功,便與李元昌、侯君集、李安儼、趙節、杜荷刺臂歃血為盟,陰謀帶兵闖入西宮。

後來陰謀敗露,太宗下詔讓長孫無忌、房玄齡、蕭蠫、李責力、孫伏伽、岑文本、馬周、褚遂良共同審理,他對皇帝說:“陛下不失為慈父,太子得盡天年,則善矣!”他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希望保住李承乾一命。

帝國的命運將由誰來主宰?李世民又遇到李淵當年的難題

褚遂良

06

太子事敗後,必定還要選立皇儲,因為這是關係到國家未來命運的大事,也要聽聽群臣的意見。

於是李世民開始放風,想就此試探一下朝臣的意見。但是大大出乎他意料的是,朝臣們在新儲君的人選上再次產生了重大分歧。大臣們分成了兩派。

以中書侍郎岑文本、黃門侍郎劉洎等人為首的這一派,力挺魏王李泰;而司徒長孫無忌、諫議大夫禇遂良等人卻表示強烈反對,他們提出的人選是晉王李治。

帝國的命運將由誰來主宰?李世民又遇到李淵當年的難題

李治和武則天

07

李治幼而聰慧,端莊安詳,寬厚仁慈,和睦兄弟。開始由著作郎蕭德言教授《孝經》,李世民問道:“這部《孝經》說的什麼最重要?”對答道:“孝,開始是侍奉雙親,長大後是侍奉君王,最終是修身。君子侍奉皇上,進朝廷想著盡忠,退居在家想到彌補皇上的過錯,將順從其美,糾正其惡。”

太宗大喜道:“按此行事,完全能夠侍奉好父兄,做好臣子了。”

所以他們覺得李治將來一定能做個仁君。

帝國的命運將由誰來主宰?李世民又遇到李淵當年的難題

將來仁君

但此事被李泰知道了,心裡這個氣呀。自己殫思竭慮的準備、謀劃,扳倒了太子李承乾,自己離儲君只有一步之遙,誰知道半路上殺出一個程咬金,眼看煮熟的鴨子就要飛了,真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他直接找到李治,用威脅的語氣來發洩胸中的惡氣:“你歷來和元昌友善,如今元昌已被處死,你難道就不擔心自己的腦袋?”

十六歲的李治當即嚇得面無人色,此後天天哭喪著臉,惶惶不可終日。

李世民大為奇怪,屢屢追問他原因,李治不得不坦白交代,把李泰的話原封不動地轉述給皇帝聽。

帝國的命運將由誰來主宰?李世民又遇到李淵當年的難題

李泰威脅

08

李世民內心很擔憂,武德九年那場玄武門事變的悲劇就要在他的眼皮底下重演,同胞手足為了爭奪皇權而骨肉相殘。

李世民問話時恰巧李承乾也在身邊訊聽,一看機會來了,正好給李泰下了一個絆子:“我貴為太子,還有什麼希求呢?只是被李泰暗算,想與朝臣謀自全罷了。那些無法無天的人,教我做些越軌之事。父皇要立李泰為太子,正好讓其陰謀得逞。”

李世民聽後,心中暗想:“對呀,假如立泰為太子,那麼儲君之位就可用詭計求得。如果立泰,承乾和治都會被害;如果立治,泰和承乾都可保全。”

於是,一句老話應驗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後的結局是,廢承乾為庶人,流放到黔州。李泰被解除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將軍之職,降封為東萊王。

帝國的命運將由誰來主宰?李世民又遇到李淵當年的難題

儲君李治

就這樣,晉王李治被確立大唐帝國未來的接班人。

此時過後,李世民總結了經驗,看到皇子之間奪儲的危害性,特意下詔說:“今後凡是太子無道、藩王陰謀奪位者,雙方都要廢黜。把這記入律令中去。”以此來斷掉諸位皇子的非分之想。

帝國的命運將由誰來主宰?李世民又遇到李淵當年的難題

武則天

09

結語:唐太宗的初衷是好的,但他能禁絕這種血腥的爭鬥嗎?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鋌而走險的人比比皆是,是沒有辦法禁絕的,這只是李世民的單相思而已。

後立的繼承人,可謂是千辛萬苦才得到各方的認可,並且避免了兒子之間的血腥爭鬥,但是他千算萬算,哪能想到,這個悲劇的命運避免了,而關係國家命運的大問題來臨了,他當年的才人,後來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則天一下子冒了出來,當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而且讓李唐江山改變了模樣,這是命也?運也?那只有天知道了。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