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上市大捷,成A股第一大科技企业,但“血汗工厂”传闻不断

2018年6月8日,富士康正式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开盘即涨停至19.83元,涨幅44.01%,富士康的总市值也超过3900亿元,成为A股第一大市值科技企业。

富士康上市大捷,成A股第一大科技企业,但“血汗工厂”传闻不断

一边是代工领域的绝对头部,完全覆盖全球高科技领域的代工份额。但非常尴尬的是,富士康也被指缺乏议价能力,利润稀薄到令人发指。与此同时,血汗工厂的指责似乎就没有中断过。

富士康上市大捷,成A股第一大科技企业,但“血汗工厂”传闻不断

就在前不久,湖南富士康亚马逊基地就再次陷入血汗工厂争议。这家工厂为了缩减成本,雇佣了超过4成的非正式员工。人数超过8000人,这些零时工没有进行足够的安全培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工厂还存在严重的加班现象,每个月加班超过100多个小时,却没有按照1.5倍支付加班费。

富士康上市大捷,成A股第一大科技企业,但“血汗工厂”传闻不断

台资企业会非常强调管理,这可能是受到日本的管理理念影响。而以劳动密集型模式下,代工高科技产品,强硬的管理和严苛的制度也是必须的。在发生几连跳事件后,富士康开始反思自己的企业模式。近几年来开始注重员工心理辅导,以及提高各种福利待遇。

富士康上市大捷,成A股第一大科技企业,但“血汗工厂”传闻不断

据报道,2017年富士康支付给员工的资金约220.32亿元。据此计算,富士康人均员工成本约为8.46万元/年,富士康每月支付的员工成本大约7000元每人。从数字上说以及非常高了。

富士康上市大捷,成A股第一大科技企业,但“血汗工厂”传闻不断

而就在6月11日,深圳富士康龙华工厂有员工贴出《致富士康员工的公开信》,公开信的内容随后在网上疯狂传播。公开信表示,富士康未按照全额工资的5%缴纳住房公积金,而是底薪的5%,这让每名员工每年至少损失1000元。而工厂周边房租已经上涨到底薪的1/3,相比之下富士康工厂工资提升太少。工厂宿舍严重不足,导致新员工必须租房的问题也被员工吐槽。

富士康上市大捷,成A股第一大科技企业,但“血汗工厂”传闻不断

可见富士康虽然上市,但还需要用避税等粗鄙的方式来节约企业成本。长远来看,这会加强外界对富士康盈利能力的质疑。富士康未来迫切需要更核心技术带来的竞争力提升。

富士康上市大捷,成A股第一大科技企业,但“血汗工厂”传闻不断

虽然富士康工艺创新和流程管理方面走到了世界前列,但面对劳动密集型困局始终无法有实质性的突破。富士康曾表示会用100万个机器手臂,来彻底扭转自己劳动密集型的形象。但从目前来看,这个过程可能还需要很久。

富士康上市大捷,成A股第一大科技企业,但“血汗工厂”传闻不断

你对富士康虽然上市,但依然被称“血汗工厂”怎么看?不妨留言处交流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