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三部曲」指的是什麼?

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三部曲”

2015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修訂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2016年3月2日出臺《實施若干規定》

2016年05月09日發佈《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三部曲”指的是什麼?

2015年全球約有290萬件專利申請,中國以1010406件居民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一。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三部曲”指的是什麼?

但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0%左右,遠低於發達國家40%的水平,促進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刻不容緩!!

若想企業唱主角,必須建立一批市場化、規模化的專業提供科技成果轉化的機構。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低下主要原因有三點:

  • 政策堵:科研院所屬於國有資產,沒有科技成果轉化的審批權。
  • 意願少:科研人員不積極,科技成果轉化率不計入績效,且轉化享有收益低。
  • 渠道少:市場化、規模化的專業提供科技成果轉化的機構極為缺乏。

只有打通了企業與科研機構之間的壁壘,資金和專利技術才可以良性流通,企業才可能將自己的市場需求更快更準地反饋到合適的科研機構!

鑑於此,2016年3月國務院印發《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提出改革:

  1. 疏政策:政府審批權下放,高校自主決定轉讓。
  2. 激意願:收益權、分配權高校自主處理,科研人員享受轉化收益從20%以上提高到50%以上。
  3. 建渠道:促進企業與高校合作,培育專業從事科技成果轉化的公司。

2016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15.97%,達到11407億元,若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歐美髮達國家水平,那將釋放出一個巨大的科技成果轉化市場,屆時將大幅提升我國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三部曲”指的是什麼?

知識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類對物質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結果總和。知識,至今也沒有一個統一而明確的界定。有一個經典的定義來自於柏拉圖:一條陳述能稱得上是知識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它一定是被驗證過的,正確的,而且是被人們相信的,這也是科學與非科學的區分標準。

知識也是人類在實踐中認識客觀世界(包括人類自身)的成果,它包括事實、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實踐中獲得的技能。

我們的世界發展到現在已經是一個高度精細化的社會。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知識體系,有各自的專家大拿。人們鼓勵各自領域的探索,拓展新的知識,專利體系的建立更是激發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把知識轉化為財富,需要把知識轉化為專利,才能更好保護知識產權。然而,把知識轉化為專利就能順利地獲取財富嗎?

再牛逼的專利技術,得不到具體的應用,也只是空中樓閣,產生不了太多財富。

所以還需要打通“最後一公里”——科技成果轉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